电开水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身安全,然而,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的一些电开水器企业却大肆生产劣质产品,并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给消费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陈村镇毗邻广州,是佛山市顺德区管辖的一个小镇。近年来陈村电开水器制造业发展迅猛,其中不乏既无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又无关键技术的村民,也纷纷涉足电开水器产业。这里大约积聚着近50家电开水器生产企业。今年10月份公布的电开水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
查结果中,34家不合格企业,陈村就占了22家。
为探究竟,11月底,记者对陈村的电开水器产业进行了暗访。
在合成宏景电器厂,记者看到所谓的生产车间、生产条件极其简单落后,只是简陋的低矮平房,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仅靠十几名工人手工拼装便生产出一台台外观精美的电开水器。产品的合格与否仅凭几位熟练工的经验判断,然后贴上合格证,便完成了整个生产工序。
与此相隔不远的“南涌建华电器厨具厂”,里面一番忙碌的景象,工作台上杂乱不堪,工人们大都忙着拼装电开水器,一台台大型电开水器仅凭几名工人和几把螺丝刀便大功告成。
“这样生产的产品能合格吗?”记者问。“没问题,水肯定能烧开。”该企业老板回答得十分轻松。
“产品不经过检测就出厂,能放心吗?”
老板笑着说:“没有必要检测,这种产品就那几个配件,我们这儿的企业都是这样生产的。”
电开水器作为一种电加热设备,主要应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宾馆饭店的厨房、锅炉间等高热潮湿环境中,一般在无人照管下昼夜连续通电工作,使用条件比较恶劣。加上使用单位往往不具备专业电气维护操作知识,如果产品的安全质量达不到要求,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正因为如此,电开水器产品于1997年开始实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然而,在陈村许多企业不具基本条件。一些村民在没有什么技术条件和检测设备的情况下,招上几个人,租上几间房或自己在家中用购进的配件进行拼装。另外许多“作坊”工厂的业主是当地的农民,缺乏必备的技术和知识。同时,一些企业通过采用低质配件甚至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以致产品质量隐患重重。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台电开水器的价格在这里只有400多元,而正规企业生产的同规格产品每台则需要600多元。在电开水器的零配件市场上,不同质量的零配件价格相去甚远。以温控器、电热管等关键部件为例,同样的零件,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一些企业在零部件的选购上普遍存在“问价不求质”的问题。
据调查,陈村的电开水器“作坊”式工厂相当普遍,已经形成了以配件生产、拼装组装的“产业链”,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作者:本报记者 沈洪 实习生 陆国秩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