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老社长巢峰痛陈出版界的“四个看不懂”,一时引起了出版界的众多反响,确实,在出版业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的今天,有很多东西值得出版人好好思考。
作为上海出版界的老前辈,巢峰对出版界现状的忧虑可以理解,毕竟,在那一代出版人的记忆中,曾经有一个出版业的黄金时代。正如巢峰所说,20年前的好书动不动就开印数
十万册,读者如潮,而在今天,虽然图书品种空前庞大,但当年的繁荣却再也不见踪影。
出版界的低谷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站在读者的角度,从去年开始就有人感叹“无书可读”,而站在出版者角度,每年数以十万计的新书品种带来的只是仓库中的积压,长此以往,对出版业的伤害是可以想像的。
也正因为如此,巢峰的言论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某些从业人员来说,出版业的危机似乎正在到来。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出版界确实出了些问题,不过就此认为出版业面临危机,恐怕还言之过早。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不管库存、退货如何增加,但作为业界最根本的一个指标,我国的人均购书册数和20年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考虑到人口基数的增加,这个事实其实说明图书市场规模正在越变越大。既然如此,对于出版界的种种问题,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是,当前状况其实是整个出版业改革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正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所说的,出版业陷入低谷,最主要的因素是体制问题,再加上流通市场改革不到位,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不过对出版界业内人士来说,一味强调这些因素并没有太大意义,看看那些顺应出版市场潮流的高手,我们会发现,在所谓的出版低谷中,有些人其实做得很好。
说到出版业的低谷,并非中国才有,过去几年全球出版界也一直在感叹图书业环境正在越来越差,前两年一本来自日本的《出版大崩溃》更是引发业界的强烈关注。其实随着传媒介质越来越多,读者对图书的依赖确实在越来越小,但出版业本身是能够面对这些外部变化的。据说,现在国内很多出版人都在研读这本《出版大崩溃》,那么最近的一则报道或许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2004年超级畅销书带领日本图书业走出低谷。
说到类似《达·芬奇密码》那样的全球畅销书,目前我们国家当然还没有。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国内的出版人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畅销书,而传统的大型出版社更是在努力保持原有的品牌资源。从某种意义来说,20年前那种出版的“黄金时代”其实更多是历史的结果,少数图书的畅销折射出的是整体出版品种的不足。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不能说出版业相比以前正在倒退,真正需要面对的,只是出版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问题。
时代在变化,20年前那种任何图书都能畅销的“黄金时代”当然不可能重现,但是在阴霾之后,一个规范而理性的出版市场应该正在向我们走来。
作者:京 文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