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年前,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6.4%的受访者表示看到了消费“大型化”的身影。时至今日,这一“身影”变得愈发“高大”而清晰起来———十几万元彩电、几万元冰箱、1.8L以上排量汽车、百平方米以上住房、名贵烟酒饰物、高昂价格的教育培训……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即使这种消费用恩格尔系数衡量体现为一个合理数值,我们也不
可以简单地视之为积极行为。这种“大型化”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的本质即奢侈消费,借助消费寻找心理满足。它的“后遗症”也已经开始呈现出来。
不断增长的消费在拉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为显著的例证是,目前各大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电荒、水荒。电力和用水紧张的根本原因除了工业生产需求量的增加,也包括家庭消费用电用水量的大增。另外,房地产“泡沫”、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对此,“大型化”消费(买房购车是其代表)难辞其咎。
照理说,有着“崇俭”传统的中国人,即使对未来生活充满良好的预期,在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大多不会胡乱花钱、盲目消费,可为什么今天忽然有那么多人追逐“大型化”消费呢?有人认为,一部分人在不怎么费力的情况下先“富”起来后,盲目消费,制造了一种不良的消费风气;也有人认为是攀比、逐富的虚荣心理作怪。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政策和媒体导向存在偏差。
有学者认为,前几年为了拉动消费,国家一直在千方百计进行各种投资,大搞基础建设,经济学界也在天天呼吁以消费促生产。各种媒体竞相宣传经济学家讲的那个著名的“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在如此大力的宣传与政策推动下,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接受这种观念并积极实施这种观念。
检讨以“大型化”消费为代表的“消费主义”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财富应该更多地用于发展国民经济,因此应倡导个人投资优于个人消费。我国人口众多,方针政策要避免资源过度消耗,才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地区发展不甚均衡,而盲目消费又凸显了继续拉大的贫富差距,这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可以说,“大型化”消费不切实际,高品质生活不显示于“大型化”,更不等于浪费。
与此同时,要开展科学消费的教育和宣传。所谓“科学消费”,按照专家的解释,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宣传,使人们切实建立起健康消费、环保消费、理性消费和现代消费的观念来。
作者:胡立彪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