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廖怀凌、通讯员陈广泰报道: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昨天在穗召开的全国首届卫生信息会议上透露,近十年我国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但城乡两周患病因经济困难未治疗者的比例均接近四成;虽然我国居民收入增加,但幅度未及医疗费用涨得快。
据了解,我国在1993年和1998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去年,第三次
调查在全国92个县市展开,调查了样本人口193689人。饶克勤透露,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4.3%,比1993年增加了0.3%。据此估算,我国患病人次数十年内增加了7.1亿,达到50亿。
据悉,患病人次数的上升与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有关。目前,我国居民一年医疗负担约6000亿元,占GDP的5.4%,随着进一步的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到2015年将达到7.4%。
虽然患病的人多了,但看病的人却少了。据调查,城乡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从1993年的17%下降到13.4%;住院率与十年前持平,为3.6%。同时,城乡两周患病未及时就诊的比例也近五成,达到49%。在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经济困难,其比例在城市和农村中分别为36%和39%。此外,调查者还对患者出院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有43.3%的人是自己要求出院,其中有63.9%是因为经济困难。
饶克勤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把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转移到药房,即使有病也不去就诊,自己买药吃。
调查还比较了1993年到2003年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城乡合计年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在排除了物价上涨的影响后,平均每年以14%左右的速度上升。1993年,两者分别为21元和933元;到了2003年,就已经升到了75元和223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