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齐白石艺术节今日开幕(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10:02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 ||||||||
身虽离乡心系故土 从出生到后来迁居附近的梅公祠,白石老人在故乡一直居住到1917年,度过了50余载
1935年4月,白石老人最后一次回乡省亲,此后再也没有回过湘潭县。齐白石第十二孙齐展仪回忆说:“记得在我12岁那年,一位湘潭老乡带着一坛豆豉前来北京探望,这让爷爷再次感受到了故乡的浓浓温情,他高兴地收下。爷爷时常想起童年时一起捉青蛙、虫子的小伙伴,他常喃喃自问:‘不知这些人是否还活着?他们在哪里?’每当怀乡之情无法排遣时,他便挥毫作画作诗。” 时间已过去近百年,但在白石老人的故乡依然流传着关于他的一些小故事。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传说白石出生前两天,一块陨石从天而降,砸出一个大坑,形成了今天的星斗塘。另一位78岁的齐姓老人依稀记得,白石老人最后一次回乡时,还给了自己四块光洋的压岁钱。 (二)变法志:十载关门始变更 白墙,青瓦,朱门,古色古香的新齐白石纪念馆坐落在湘潭市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该馆将在12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展品包括金石图章、照片、书画复制品300余件及少量齐白石真迹。“齐白石艺术人生陈列”是整座纪念馆的核心,而“衰年变法”又是艺术人生陈列的核心内容。“衰年变法”不仅给白石老人的人生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也展示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据记载,齐白石迁居北京后,以卖画谋生。由于当时他的画风冷逸,不为时人喜爱,故画作少人问津。在生存需要与艺术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白石老人感到只有改变画风另立门户才有出路。从1919年到1929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衰年变法”,逐渐形成了自己古拙、粗狂、简洁的写意风格,“于无声处听惊雷”。 白石弟子胡橐在《谈白石老人画虾》一文中记述说,白石老人63岁时画的虾,外形很像,但虾的透明感还表现不出来,虾的头胸还不分浓淡,腹部少姿态。到了66岁,画的虾身已有透明感,头胸部前端非常坚硬,表现了虾的硬壳,腹部关节中间拱起,好像能蠕动了,长臂钳也分出了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得有力。大约70岁后,齐白石画虾才进入化境,虾才成为透明的、游动的、活生生的,虾的向背、阴阳、轻重、厚薄、软硬等,都在简略的笔墨中充分传达出来,而且看上去总像在水中,是湿润的。老人自己说:“我画的虾和平常看见的虾不一样,我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是活的。” “齐白石艺术人生陈列”将“衰年变法”前后同一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作了比较,画风迥异:之前工笔意味浓厚,一笔一画细心却稍显繁复;之后简洁明了,随意数笔,生活气息跃然纸上。变法后的齐白石大器晚成,进入了艺术上的成熟期和全盛期。展览还展出了齐白石1926年亲笔书写的卖画价格:条幅山水四尺12元,五尺16元,六尺20元……在当时的北京,已算高价。 郭天民说,齐白石在国画传统上发展了新的技法,是国画技法上承前启后的大师,无论从内容上还从形式上,都有很大创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讲究神似,太像感觉媚俗,不像又有欺世之嫌,变法后的齐白石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笔墨。” (三)艺术魂:自有心胸甲天下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对拜访他的张大千说:“中国画真神奇,齐(白石)先生的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齐白石之所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巨匠,正在于他坚持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并将其推向了极致。 为了更多地了解齐白石,记者拜访了我省著名的金石书画家李立——齐白石在湖南惟一的弟子。李立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李立与齐白石的合影,“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收藏。”李老微笑着回忆道。1957年,他专程从长沙去北京拜访白石老人,一番交谈后,齐白石留李立在家中吃饭,齐白石四子齐良迟爱好摄影,席间兴起便放下碗筷,为李立和白石老人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李立研习金石书画已逾半个世纪,初学时,李立将自己临摹齐白石的作品寄呈白石老人,很快便收到了回信。信中白石老人惊叹李立“所刻之印数方,刀法足以乱真”,从此,白石老人便与李立经常互通书函,向他授艺传德,两人的丹青缘一直持续到老人逝世。齐白石告诫李立:“窃意好学者,无论诗文书画刻,始先必学于古人,或近代时贤,大入其室,然后必须自造门户,另具自家派别,是谓名家。”李立说,齐白石注重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所以对子孙也要求:“不可学我。” 齐白石在其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3万多幅书画作品,近100万字的诗文,厚厚的《齐白石全集》十卷也只收录了不多的一部分。“齐白石创作精力旺盛,并从实践中得来了一整套艺术理论,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自称‘大师’,但无一人能与齐白石比肩。”郭天民说。李立也表示,自己虽然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但仍只敢自称“白石门外”。 本报记者 林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