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读”手机还是读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07:53 中国质量报

  从内心讲,大约出于狭隘的民族情绪,我不太愿意拿外国人做咱们的“老师”。不过,这回终于忍不住了。近日读到一篇中国作家写的旅欧游记,他在法国逗留时发现,无论是公园、路边,还是在车站候车,到处都能看到手不释卷的读者。这些埋头读书的人当中有老者,更多的是年轻人和儿童。被这幅情景感动了的作者最后说:在这个国家,从来没有什么“读书热”,因为读书本身是件很自然的事。

  我突发奇想,假如请一位法国人士采取相同视角谈谈在华观感,他会发表什么高见?我相信,人家根本不用费劲儿,便可得出结论,许多中国人的眼睛正在读些什么。标准答案是手机。

  作为广泛流行的“成人玩具”,手机正持久地吸引着大众眼球。在任何公共场合,均可目睹埋头“苦读”手机的壮景。尤其一些青年男女,或口中喃喃,或指头飞动,眼睛几乎“长”在了这小巧的机器壳儿上。什么煲粥、发短信、玩游戏、拍照……全都“读”得烂熟,并痴迷无比。由于发短信过频,有的不幸患上了“拇指病”,还有人创造出昼夜发短信N条的“奇迹”。不少人还像追求时装一样,频繁变换着手机款式。眼见财源滚滚,商机无限,惹得媒体和相关企业激动地宣告,一个“短信文化”时代已经到来!且慢,咱们不妨瞧瞧这种“文化”的内容。据观察,我将其归纳为“黄、红、白、绿”四种———黄的是黄段子,红的是热烈问候,白的是白开水一般的废话,而绿的多半为内容尚属健康的俏皮话。由于短信发送价格便宜,使得手机的通讯功能反主为客,知趣地退居二线。我曾问过多位手机“读者”,为何将时间消磨在这个东西上?年轻人这样回答:为了应付开会、堵车和百无聊赖呗。也是,“读”手机快捷方便,在路上、车里、工地、饭桌旁,随时随地,打开就“读”。哪儿像读书啊?还需要环境,思考和人生追求相伴。而且心浮气躁不行,欲望太多不行,不费脑子还是不行———条件实在苛刻。

  一位在某国际大公司任职的“海龟”人士,曾向我透露洋企业在华经营的一条秘诀,听完之后我心里有点儿难受。他说,洋人认为:凡是吃喝玩乐的产品,在中国统统好销。虽然话里所含讥讽不言自明,但结合现实,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聪明。难道不是?我们这儿不乏歌星排行榜、大学排行榜、财富排行榜、气象指数甚至鞋袜的销售名次表,但有多少人关注年内好书的排行榜呢?再有,你可以调查出某人一年换了几款手机,平均发送多少条短信,但他恐怕不好意思回答,一年内究竟读了几本有意义的书?

  没人怀疑,手机正迅速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我也不愿意重复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迂腐观点,简单地指斥“读”手机是一种浅薄行为,毕竟时代在进步。但我想说,万众一心“读”手机的现象毕竟很不正常。实际上,在“读”手机还是读书的问题上,我们的选择余地很小。只有当全民读书的大环境得以建立,方能确保我们的民族之树常青,民族精神高尚和民族志向远大。显然,这个话题的分量较重,绝非一篇小文所能承载。我希望读者参与进来,积极发表看法(包括发短信)。不过,“挨骂”之前,我抢先亮出一个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读”手机的民族能“打”过读书的民族吗?

  作者:林 鸣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