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工薪层白领理财年均存万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13:29 扬子晚报

  2005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门槛有了较高的规定,其中人民币理财投资门槛最低为人民币5万元,外币应在5000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的起点金额,人民币应在8万元以上,外币应在5000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的起点金额,人民币应在10万元以上,外币应在1万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

  公司职员刘先生毕业工作不久。他平时工作虽然忙,但收入还算稳定,每月大概3000多元。刘先生说,除了房租、水电等生活必须的开销,偶尔还会和朋友出去娱乐休闲一下,算下来每月大概还是能节余下500多元。由于目前银行存款的利率太低,刘先生一直想给这些手上的闲钱找个既安全,又能多获得一点收益的出路。

  周围朋友的一番推荐,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刘先生把目光停留在银行推出的人民币

理财产品上。为此,他专门咨询了几家银行,虽然一般个人理财商品的万元门槛确实高了些,不过,按照他的计划,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存到一个整数去购买一项人民币
理财产品

  但是最近,刘先生却听说,银监会将要大幅上调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门槛,今后起点金额将设置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和外币5000美元以上。这下,刘先生的如意算盘恐怕又要落空了,他不禁疑惑,像自己这样的普通工薪层该如何理财呢?

  中低收入理财还是以储蓄为主

  据了解,在广州,本科毕业生的月薪平均在2000元到3000元,而在工作了几年的都市白领中,月收入在3000元-5000元左右的人占有很大比例。这样的收入水平,不少人每月可以节余下几百到千元左右的存款,累积下来,一年的存款平均在5000元到10000元左右。如何处理这些不多不少的闲置资金,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难题。

  对于这个收入水平的人来说,资金支取需要,以及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投资理财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业内专家建议,对于中低收入的普通市民来说,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产品等都是可以选择的理财品种;节余的零散资金,还是应以储蓄为主,一般占到六成左右,在此基础上再适当选择一些风险低、流动性强的产品,以达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对于工薪层来说,人民币理财产品虽然不能说毫无风险,但安全系数相对更高。而且,由于办理时不必像

货币市场基金那样进行认购或申购,比较适合普通人进行投资理财。

  人民币理财面临窘境

  2005年3月中旬以来,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等人民币理财投资品种的收益率持续出现大幅滑坡,这一变故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再推人民币理财新品的计划被迫“搁浅”,火热一时的人民币理财势头大不如前。

  一些银行坚持推出了一些产品,仍然延用以往的“债券池”投资模式,即银行购买央行票据等投资品种,再卖给个人投资者。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得到通过,银行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门槛提高到5万块钱,许多中、低收入的工薪一族将脱离目前银行的个人理财队伍。这样将对银行,尤其是部分小型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业务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因此,目前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抓住这个间隙,采用灵活策略展开中小客户搜罗战。人民币理财利率稳定购买灵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目前一些商业银行都表示暂无人民币理财新产品的推出,但市场上仍有一些人民币理财产品可以供中等收入的人群购买。现在,人民币理财的门槛大多在10000元以上,但也有银行为争夺小客户推出了认购门槛较低的产品,以千元为单位进行销售。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大约在3%至3.5%之间,除去银行耗费的人工成本,一般目前一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2.7%至3.1%之间。这种收益比较稳定,一般都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而且,投资期限也相对比较灵活,有三个月、半年、一年等几种期限可供选择。

  此外,现在也有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储蓄账户直接挂钩,如“薪+薪”B计划。即在储蓄账户余额达到认购起点以后可以自动划拨认购,在月末本金及分红自动划回储蓄账户,实现每月循环投资,更利于没有时间精力管理“钱袋”的工薪族进行理财。

  部分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

  银行理财计划起点金额预期年收益率

  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计划”1000元0.72%或2.5%或4.15%

  广东发展银行“薪+薪”B计划10000元1.98%到3%

  深圳发展银行聚财宝10000元2%到3%

  招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1号50000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