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家乐福暗示借收购加速扩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48 新京报

  改变在华第二轮扩张策略,收购、独资成主要助推器

  “饲料大王”刘永好在连锁超市行业遭遇“滑铁卢”却成全了家乐福在中国的首个收购梦想。年前,家乐福接受了刘永好控股的乐客多大卖场上海七宝店,并定于本月重新开张。这是家乐福进入中国10年来的首次收购。从家乐福近期的动作频频不难看出,随着外资零售业的政策“松绑”,家乐福已采用全新策略在国内开始第二轮扩张。

  采用收购策略保持领先

  家乐福1995年以“大卖场”形式进入中国,目前大卖场数量67家,紧随台湾的好又多之后,成为外资在国内开店数量方面的翘楚。但是,随着零售企业采用各种方式加速网点铺设,一直保持着外籍

零售业在中国领先地位的家乐福也觉得压力重重,并开始采用双轮发展的战术。

  “现在零售业对外资的政策壁垒解除。在国家允许外资在国内收购的基础上,家乐福也可以尝试这种模式。”在上周五举办的中欧

食品安全研讨会上家乐福总裁施荣乐如此表示。

  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零售业全面开放之后,家乐福在华发展就驶入快车道。

  当年在华新开店铺12家,2005年新开店铺14家。今年,家乐福对扩张定出的基调是,致力于开拓新的地域市场,而收购是其中的一步。

  作为国际零售业巨头,通过收购这种方式扩张,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竞争成本。记者从家乐福一负责业务拓展的高层处获悉,家乐福目前正在与一大型连锁超市进行收购方面的谈判。

  加速向全面独资迈进

  收购只是家乐福扩张变阵的第一步棋,朝独资方向的全面迈进却彰显了家乐福在华发展更大的野心。

  去年10月25日,家乐福以4171.5万元人民币的代价实现昆明家乐福店独资。零售业开放前,外商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必须找个“中方伙伴”。随着对外资的地域、门店数量、持股比例限制不复存在后,外资在中国赖以合法生存的合资方式也就失去了意义。继易初莲花、麦德龙之后,家乐福也在运作全面独资。

  在昆明店取得独资之后,家乐福又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将新疆、长沙的门店变成独资,而其温州店、海口店一开始注册时就标明了是独资经营。据悉,广州店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独资的门店。

  虽然施荣乐在采访中坚持家乐福仍将在中国采取合资的方式发展,但是他也指出,现行的零售业政策已为外资零售企业变身独资打开了绿灯。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永平分析说,独资使得外资企业在华的战略意图更为独立,在企业制度、经营理念等方面更为自主,为其下一步的扩张、并购提供方便。

  本报记者赵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