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大众奥迪在华分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05 新京报

  奥迪成立事业部独立运作,全面接管奥迪产品在华销售

  本报讯(记者吕惠敏)昨日,奥迪事业部正式挂牌,全面接管奥迪产品在华销售。一汽大众的国产奥迪产品和奥迪中国的进口奥迪产品都归入奥迪事业部统一管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宣布安世豪和张晓军分别出任奥迪事业部部长和副部长。德国大众集团奥迪公司主管采购和中国业务的董事施密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奥迪之所以借鉴在
德国、美国等发达市场的“与大众分品牌独立运作的模式”,是希望借助于进口车和国产车同一渠道销售而促进奥迪在中国销售的大幅提升,在5年内把中国做成奥迪继德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

  不涉及股权结构变化

  施密特称

奥迪事业部的成立只涉及管理上的变化,而不涉及奥迪在一汽大众的股权结构变化。据悉安世豪此前在欧洲多国出任过奥迪事业部负责人,创造了非常不错的业绩,甚至有说法称其为“奥迪全球营销四大金刚之一”。安世豪到任后将全面统筹奥迪国产车、进口车等在华各项销售业务。

  施密特表示,虽然安世豪将两个渠道合二为一,但他本人是属于一汽大众的雇员。“在奥迪的销量上,国产车贡献大,但从品牌形象来讲,进口车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奥迪事业部和奥迪中国两个部门是合作关系,安世豪对一汽大众经管会负责,奥迪中国的负责人何闻山对奥迪董事会负责。”

  成立后的奥迪事业部实行独立的财务运作,向一汽大众经管会汇报,安世豪受雇于一汽大众,但不是经管会成员。

  德国奥迪董事会之所以决定把今年43岁的安世豪派往中国出任一把手,是希望把奥迪发展成为继德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据施密特提供的数据,2005年奥迪全球共销售了82.9万台,比2004年上升了6.4%.其中在中国包括进口车共销售5.8万台,比2004年提升了8.4%,在其全球销量排行榜中排在德国、美国和英国之后。据了解,在其他一些成熟市场,大众集团下属有大众事业部和奥迪事业部,双方独立运作,独立核算,互不干涉具体经营。

  5年目标成为奥迪全球第二大市场

  施密特称希望奥迪事业部成立之后,对奥迪今后在中国的销售有所拉动。施密特希望中国在未来5年内能够成为奥迪继德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而成立事业部就是“先发制人”之举。

  “我们成立事业部的初衷就是希望做得比我们的竞争对手要好一些。从产品来讲,去年两款产品的退市和上市都进行得很好,至于今年是否有大的销量提升,事业部成立首先是一个好的条件,但现在还不能下结论是否有大的销量。2006年的环境应该会比2005年的更好一些。我们也会把更多的产品带入中国,例如奥迪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Q7将于今年正式投放中国市场,新的组织结构对产品销售有积极意义。”施密特表示。

  “

宝马进来后对我们的奥迪销量没有影响,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奔驰身上。”

  施密特在接受采访时这么评价自己的竞争对手。对于“建立事业部是否出于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出现的考虑”的提问,施密特认为,全世界只有四个高档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和雷克萨斯。虽然丰田在中国也扩建雷克萨斯销售渠道,日产的英菲尼迪、本田Acura都将在今年引进中国销售,但施密特认为它们既不是真正意义的高档品牌也不会是奥迪的对手。

  奥迪中国将专注品牌推广

  奥迪事业部成立后,奥迪中国的功能是否会慢慢减弱?对此,施密特强调,“不是奥迪事业部要接管奥迪中国的业务。”他表示,安世豪将在两者中间起到协调和纽带的作用,促进国产车和进口车的销售。奥迪中国还将继续为奥迪品牌在中国的推广作出贡献。

  施密特同时否认了将成立“一汽奥迪”的可能,他认为现在大众和一汽方面合作得非常好,“看不到有什么理由去改变合作的状态。”

  据悉,奥迪事业部成立后,将投入更多精力在全国各个区域的组织管理上。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