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央行首发《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7:13 新京报

  报告明确提出,金融历史风险已得到有效处置

  本报讯(记者庄士冠)中国首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5)》昨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今后央行将按年度编写和发布这一报告,该报告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年报》、《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共同成为央行对外发布的三大重要报告。

  历史风险得到有效处置

  报告评估认为,中国金融总体稳定,历史形成的风险已经得到有效处置,金融稳定机制正在形成与完善。

  报告同时提出了十大需要关注的问题,并首次提出了需要关注交叉性金融业务的风险监测和监管、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资金筹措与道德风险防范、以及完善金融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这是央行头一次系统地提出基础性的金融运行框架,并且提出了新形势下的许多新问题。报告涉及的范围包括了宏观经济走势、

房地产市场、各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也表明央行从更广的层面进行金融研究和监管。他同时建议,今后可以用金融业“健康程度”来评价整个金融市场,这比金融稳定更客观。

  金融稳定不追求零倒闭

  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而且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

  报告强调,金融稳定并不追求金融机构的“零倒闭”,而是要建立一个能使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被淘汰出局的机制,加强市场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其次,要高度关注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应强调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及其关键功能的正常发挥,注重防止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区传染,核心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要动态地看待金融稳定。

  焦点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提出

  维护金融稳定关注十大方面

  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如果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出口环境恶化、房地产业等行业出现过热,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会导致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上升,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目前,中国直接融资发展较慢,债券市场和

股票市场的发展总体滞后,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证券资产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证券公司规范运作急需加强。

  3、隐性财政赤字问题

  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债务等形成的隐性财政赤字可能向金融体系转移,影响金融稳定。

  4、资金价格管制与放松

  学会认识和应对利率风险和

汇率风险。目前需要建立多层次、多产品的金融市场,开发金融衍生产品,鼓励金融创新,增加可供市场主体选择的管理风险的金融工具。

  5、公司治理的完善

  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容易引发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6、交叉性金融业务监管

  目前,投资者尚缺乏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全面了解,风险意识不足,金融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交叉性金融业务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对部分业务还存在着监管真空,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7、资金筹措与道德风险

  近几年在救助和关闭金融机构过程中的个人债权通常由政府垫付,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增强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市场约束。

  8、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监管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实。

  9、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系统受外部干预现象仍然存在。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约束机制不强,不讲信用及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10、全球化溢出效应

  中国金融稳定面临着许多不可控因素,诸如油价上涨、全球升息、美元贬值、国际政治纷争、战争和地区冲突等。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性增大,其他国家的金融运行状况对中国的影响加大。

  本报记者庄士冠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