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报财富课堂主办的“集邮文献的收藏与投资专题讲座”上周六顺利举行。来自京城的文献集邮收藏者及广大集邮爱好者及投资者,就我国集邮文献的民族特色、整理与研究的发展现状及集邮文献的投资前景、市场流通情况与专家学者作了积极探讨。
著名集邮文献著述及收藏家林先生说:我国集邮文献的著述与收藏活动是和集邮活动同步发展起来的。各种集邮专题协会会刊及民间集邮小报、邮商邮票销售目录、邮票邮史
分析文章,真实地记录了集邮文献收藏活动在我国逐渐壮大的发展历程。
其中“新光邮票会会刊”、“新生邮刊”、“中国邮刊”创刊号都是值得称道的集邮文献。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集邮活动的普及,图文并茂与学术研究并重的《集邮》杂志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创刊,其雅俗共赏的文章、旁征博引的邮坛典故及深入浅出的集邮知识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加入了集邮活动。
创刊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集邮》杂志(英文版),在沟通中国与各国集邮者的友谊、弘扬中华民族集邮文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说到我国集邮文献的整理分类与收藏现状时,林先生说:各种邮史类集邮著作、集邮活动论述文章及集邮专题点评文章,邮票拍卖图录是我国集邮文献的收藏重点范围,由于受集邮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所限,早期集邮文献的收藏与研究活动似乎只局限于纯粹个人性质。20世纪90年代末期集邮文献的收藏才真正普及到普通集邮者。
据统计,全国专题集邮文献收藏、研究会达到十余个,参与活动的集邮者达数千人,我国集邮文献的收藏活动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研究水平提升较快,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京城集邮文献经营者李先生说:我国邮票经销商大概有万余人,其中把集邮文献的收藏与经营作为经营重点的似乎也不到十余家。虽说我国有号称千万人的集邮群体,受集邮文化水平及邮识、炒邮获利的原因所致,参与集邮文献的收藏与整理的人不足1%,致使许多集邮文献流散民间遭到毁坏。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集邮文献与收藏群体稳步扩大,集邮文献的经营与销售也呈增长趋势。其中现代集邮文献的销售更为红火,像《集邮》杂志创刊号、终刊号及大全套则是难求之藏品,各种邮票目录、邮史著作及早期邮票拍卖目录都是藏家欲求之物,市场价格也较前期有了明显的攀升。
但是,关于邮票版式、刷色、齿孔及邮路、邮政资费研究的学术性强的文献仍未得到藏家适当关注,说明我国集邮文献的收藏尚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也说明我国集邮者忽视邮识、轻视文献收藏意义的现象尚未得到明显改观。
作者:梅楚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