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银监会13条“重手”严控银行操作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20:47 新京报

  国有银行“大案”频频曝光,涉案金额巨大

  本报讯(记者周扬)在日前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后,记者昨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国有银行主抓内控工作的负责人尚未看到银监会下发的正式文件。但银行业内人士普遍指出,银监会此次出重手,将进一步提高各行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操作风险的进一步控制。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一些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大案、要案屡有发生,给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大量资金损失。防范操作风险的13条要求由此应运而生。

  其中,第1-5条主要是对银行机构的要求,具体内容涉及操作风险的规章制度建设、稽核建设、基层行的合规性监督、订立职责制、行务管理公开制度等方面;第6-8条主要是对人员的要求,具体涉及人员轮岗轮调、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失范监察制度和举报人员的激励机制等;第9-13条主要是关于银行账户管理的要求,具体涉及对账制度、未达账项管理、印押证管理、账外经营监控、改进科技信息系统等。

  工行内部研究机构有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此次发布的《通知》将有助于各行填补制度漏洞,并进一步加大对操作风险的控制。但是该人士还指出,十三条中提出的绝大部分规章制度建设,已经涵盖在目前国有银行的制度体系中。

  目前,中行正在对其分支机构进行“拉网式”大检查。而前述工行人士还透露,在中行河松街支行案件爆发后,四大国有银行均采取了很多手段从上到下进行检查。

  而一位在国有银行工作多年、现任某股份制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只是从制度本身上考究,国有银行远远比股份制银行的制度建设更加健全。“股份制银行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参照国有银行制定的,同时股份制银行的多数工作人员又是来自于国有银行,而股份制银行的案件为什么远没有国有银行这么多?”该人士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银行的机构庞大,而对制度的执行力度跟不上。而执行力度不足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激励机制的缺失。前述工行有关人士也指出,改革日益市场化,而激励机制中的行政约束却仍然占主导,这种滞后性是导致国有银行案件频发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国有银行“大案”近期回顾

  1.中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爆出存款失踪案,据中行称,该案件是一起内外勾结的票据诈骗案。据悉该案涉资超过10亿人民币

  2.诈骗团伙勾结中国建设银行长春分行铁路支行部分内部工作人员,骗取长春建行涉及30多家单位共3亿元存款

  3.农业银行包头市汇通支行市府东路分理处、东河支行,包头市达茂旗农村信用社联社所辖部分信用社的人员与社会人员相互串通、勾结作案。已查明涉案资金累计98笔、金额11498.5万元。

  4.辽宁省中国银行营业部员工翟昌平挪用巨额资金,据悉,翟昌平供认自己利用工作之便,从1999年开始挪用银行资金600万美元左右。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