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正文
 

(视点)透过硝烟看“理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 10:19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梁晓莹见习记者江萌通讯员方海清如果要给2004年的银行业理出几个关键词,一定少不了“人民币理财产品”。虽然光大银行在武汉推出的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未满周岁,但后来者的蜂拥出现已使理财大战愈演愈烈。“B计划”、“保得理财”、“理得盈”、“稳得利”……形形色色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大同小异的预期收益率,让投资者“看花了眼”。

  战场:硝烟更浓

  今年初,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市场之争似乎硝烟更浓。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国”字号的“四大家”似乎不甘于这棵“摇钱树”让股份制银行独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是按捺不住。2月1日,国有银行的第一支理财产品———建行的“理得盈”悄然露面。仅隔一天,中国银行的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正式“开卖”。在交通银行2月23日起发售“得利宝”人民币理财产品后,工行的“稳得利”正式在江城登陆。据工行湖北省分行介绍,“稳得利”原计划用13天时间发售,但在3月3日发售首日,总额度1.2亿元的产品在45分钟内即被武汉市民抢购一空。农行透露,理财产品“本利丰”正在北京、广州等城市试水,不久后也将在我省面世。如果加上其他股份制银行的人民币产品,江城已有近10家银行进行该产品的市场角逐,占银行机构数的近七成。去年某股份制银行刚开始发售理财产品时曾出现过的“卖不完”的窘境,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交行、中行几位内部人士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说:“理财产品,俏得连我们自己想买都难买到。”有明确的风险提示,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何还受到如此钟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刘惠好分析,在目前金融市场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储蓄的实际收益越来越微薄,因此人们更愿意通过购买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为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

  惯例:悄然改变

  理财产品俏销,是否影响银行存款?据省银行业同业公会提供的信息,江城多家银行已出现储蓄存款下滑的迹象。现行考核体制下,每家银行都有详尽的考核指标,存款无疑是最重要的业绩指标之一。理财产品虽然也分配了额度,但全部上交总行统一调配,所以实际考核的重点还是存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冲击低收益的储蓄存款,各家银行虽已预料到,却又不得不加入到理财的“战团”。招行个人银行部副总经理焦旸坦言,推出理财产品实属无奈:“作为银行,过去的重点是产品,现在则是客户。虽然对存款暂时造成了一定冲击,但你不做,别人做了,你的客户必定会流失。”既要争理财,又得保储蓄,不少银行想出“配比制”这一妙计,如买6000元的理财产品得同时存4000元的存款。这样,既完成了总行任务,又稳定了自己的大客户。然而,不少准备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反映,理财产品“搭着卖”,总叫人心里不舒服。武汉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融系教授黄宪说,作为基层银行,这种做法虽很现实,但并不合理。“存款客户是自己的客户,理财客户就不是自己的客户?”黄教授认为,银行要想拉存款,得更多地在自身的网点、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开发出更丰富的理财产品供人们选择。春节后,银监部门的一纸“内部通告”表明了监管部门的态度。据湖北银监局人士透露,这份内部通告明确提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同时,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必须有明确的风险提示。因此,一直作壁上观的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在销售时没有实行股份制银行惯用的“配比制”,但将购买门槛定在了5万元之上。不少股份制银行在发售新的理财产品时,也纷纷改变了配比的方式。

  收益:雾里看花

  从去年到今年春节前,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曾经“节节攀升”。光大银行发售的第一期理财产品,将一年期的预期收益率定为2.8%。随后,民生银行推出收益率达2.943%的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加息,光大的预期收益率骤升至3.1%,而今年元月6日,兴业银行的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攀至3.2%,是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实际收益的1.78倍,还首次推出了3个月的“短平快”品种。越来越高的预期收益率,让不少同行暗自叫苦。而市民则一边趋之若鹜,一边在心中盘算:收益率,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然而,在银监会“内部通告”下发后,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渐渐走了“下坡路”。从近日情况看,多数银行一年期人民币理财年收益率在2.5%到2.7%之间徘徊。业内人士分析,除担心越来越高的预期收益率会导致更高的投资风险外,这正是“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引发的政策效应。3月3日,投资人郑女士在工行一家营业部柜台问道:“你们的‘稳得利’,收益真能那么‘稳当’?”工行省分行营业部个人金融业务处处长常光卫表示,投资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高收益能否保证,资金是否安全。湖北银监局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处解释,与储蓄不同,人民币理财属银行中间业务品种,收益取决于理财资金的投向和运用效率。各银行将储户手中的闲钱集中后,分别投向收益稳定且信用级别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及央行票据等不同渠道,因此预期收益确实可能比定期存款高。但如果投资失败,仍然会造成一定损失,这种损失自然会转嫁到投资人身上。因此,不管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肯定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然而,各银行私下表示,虽然风险在理论上存在,但就多年来投资的行情来看,支付3%左右的预期收益是可以保证的,况且还有银行信誉作保,投资风险不大。

  前景:投石探路

  不少人说,银行理财产品俏销的现象,跟10多年前部分地区的“高息揽储”有点像。对这种说法,交通银行武汉分行私人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李俊解释:“发售理财产品是经银监会批准的,公布的预期收益率在各个地区也是统一的,与非法的高息揽储不是一回事。”黄宪教授分析,10多年前的“高息揽储”是银行之间“拉存款”的竞争,属个别行为。而现在的理财产品,更多的是出于与证券市场的基金、保险市场的分红型险种等金融投资渠道之间的竞争。同时,现在的收益率最高的也只有3.2%,比定期储蓄高不了多少,与那时部分银行“疯狂地抬高利率”不同。那么,这场理财大战是否标志着理财时代的到来?专家认为,现在还处于“探路”阶段。理财大战,焦点只是人民币理财这一单一产品。从国外的情况看,由一个金融集团整合所有证券、保险等各类理财渠道,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为其设计一整套理财方案,才是真正的投资理财。然而,在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情况下,银行、证券、保险只能“各顾各”。银行柜台虽然代卖基金、保险、国债等,但还是将其视作潜在的竞争对手,怎能奢望他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同时,客户对于理财的认同度也还未达到理财时代的标准。省人民医院的吴女士表示,自己对于理财,还只是跟风式的被动接受,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指导。正是在这种跟风状态下,许多人还不明白什么是理财,理财要做些什么。然而,征兆已经出现。也许,在理财顾问整洁的办公室里,对自己的资产细致梳理后进行真正的“理财”,这一天并不遥远。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