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金融鲨鱼变脸 对冲基金改作“万人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10:21 经济参考报

  根据一些研究机构公布的统计数字,最近10年中,对冲基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目前全球大约有8000家左右,仅2004年新成立的对冲基金就有400多家。据从1990年就开始跟踪对冲基金行业的塔斯研究公司估算,从1994年至今,全球对冲基金所持资产增长了700%,目前大约为8300亿美元,每家基金的平均规模也在稳步扩大,中型对冲基金的资金规模约为9100万美元,而11年前则为2100万美元。

  此外,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估算数字,2004年对冲基金获得的年收入大约为450亿美元,其中1/3到一半属于利润。各大投资银行从对冲基金业务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收入大约在150亿美元左右。

  简单地说,对冲基金由两部分合伙人组成,一个是普通合伙人,另一个则是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就是对冲基金的发起人,也就是控制基金全部交易活动与日常事务的管理者,一般不用投入资金或只投入很少一部分,比如,索罗斯之于量子基金,梅里韦瑟之于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从广泛意义上说都是对冲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则是为基金提供大部分资金的投资者,但不参与具体交易和日常管理,只按照协议收取资本利润,并承担由投资失败带来的相应风险。

  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指出,对冲基金的“群众基础”正在日益扩大,由过去局限于顶级富人阶层,发展到如今的“海纳百川”。各种各样的基金会、捐赠机构以及保险公司先后涉足其中,然后是公司和政府的养老基金踊跃参与。

  据报道,美国纽约州政府在今年1月份宣布,该州准备把880亿资金中的一部分投入到对冲基金当中,而由“终结者”施瓦兴格管辖的加利福尼亚州已然捷足先登。此外,得克萨斯和俄亥俄两州也将教师养老基金投给了对冲基金。格林威治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几年中,这些机构投资者可能还会追加投入250亿美元。

  毕马威会计师行曾经预测,2007年全球对冲基金的资金规模会达到1.7万亿美元。现在看来,这个被很多人质疑过的数字算不上什么天方夜谭了。

  实际上,目前能够延缓社会资金流向对冲基金的,不是机构投资者的意愿或胃口,而是对冲基金的容量。一些大型对冲基金都倾向于封闭式管理,通过契约方式禁止有限合伙人在一定期限内撤出资金(有的长达4、5年),而且在吸纳社会资金时还会开出包括投资最低金额在内的一揽子附加条件。卡克斯顿、摩尔资本、高桥资本、复兴科技等大型对冲基金各自掌握着数以亿计的资金,并且交易记录也是赢多赔少,但上述这种所谓的“软关门”措施却将很多投资者排斥在外。

  英国《经济学家》指出,由于很多投资者无法获得进入老牌对冲基金的通道,因而只能转向有一定信用基础的新基金。去年11月份,前高盛公司雇员埃理克·米奇轻而易举地为一个新成立的对冲基金筹集到了30亿美元,他的昔日同事迪纳卡·辛格也将独自创建一个有数十亿美元规模的新基金。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股拥抱对冲基金的潮流很快就要转变风向,但没人能说清楚究竟何时发生,也没人站出来认定这股潮流只是短期现象。毕竟,缺乏监管、操作隐蔽、流动迅速等特质赐予了对冲基金极大的发挥空间,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异化为投向金融市场的匕首与标枪,所以外人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估与预测。这也是各类跟踪对冲基金的研究机构在统计数量和规模时无法突破的一个障隘,它们得出的数据出入较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纽约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中,全球各大投资银行正在为对冲基金业务展开激烈竞争,毕竟这个逐渐壮大的客户群体出手大方而且潜力巨大。

  像共同基金、养老基金这样的老客户,经常要在交易佣金上和投资银行讨价还价,而对冲基金一出手就比前者高出几倍,原因是对冲基金追求的是绝对盈利而忽视单位交易的效率因素。从操作上简单地讲,一家共同基金虽然资金庞大,但很可能长期持有某只股票或债券,以此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但对冲基金则完全不同,它要做的是通过杠杆融资外加大量交易技巧,频繁“对赌”某些股票或债券,利用市场波动获得高额的绝对利润。

  在后者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中,投资银行都要介入相关业务,获得的佣金自然只多不少。有业内人士指出,对投资银行来说,一个只有几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和一个握有上百亿美元的传统基金,在交付佣金方面是同一重量级的。

  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还有更深一层的关联,那就是对冲基金的很多管理者都来自投资银行,有些甚至是整个交易部门“集体叛逃”。这种状况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各大投行虽然失去了交易员,但收获了一批定向的忠诚客户;二是这种“血缘”关系下很可能孳生出违规的内部交易,导致一系列公私利益冲突。

  目前,很多投资银行都在积极运作,为腰缠万贯的富翁和新成立的对冲基金牵线搭桥。包括UBS、摩根斯坦利、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花旗、高盛、雷曼兄弟在内的多家银行都举行过盛大晚宴,向机构投资者和亿万富翁们推介不同面孔的对冲基金。此外,一些投行还设立了独立的对冲基金业务部门,在去年原油价格飞涨之时狠狠捞了一把。(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