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年近40如何补充养老金 保守做法投资记帐式国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18:01 三联生活周刊

  “做一个理想的退休计划,‘时间收益率’的力量会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假若做一个100万元的养老计划,而你现在刚刚20岁,你每个月只需要积累不到85元,但如果是30岁才开始计划,则需要每个月留出284元;到了40岁再考虑,就已经上涨到1000元/月。”

  梁缘(化名)在极力说明“时间收益率”的同时,描绘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这就是,要实现100万元的养老计划,必须拥有10%~12%收益率的投资产品。

  梁缘就职于某文化传播公司,年近40,有个8岁的女儿,有车有房,虽然一套商品房尚欠银行贷款本息10万元,但他同时也拥有30多万元的存款,以及不菲的家庭收入。

  目前,不存在生活压力,梁缘计划每月投入1000元,希望20年后可以积累60万元左右,以此补充社会统筹之外的养老资金。

  在梁缘看来,社会统筹仅仅是个基本养老保险,单纯依赖社会统筹,在未来的生活中将表现的捉襟见肘。他说:“月薪5000元的人,最后的退休金约2000元。20年后,如果按照每年3%的通货膨胀率计算,每月2000元退休金,实际购买力也只相当于现在的1100元,20万元也只相当于目前约11万元的购买水平。”

  他认为,虽然,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企业年金制度,在国内已经开始试点,但迄今为止只有很少的企业职工能够享受到。对于40岁左右的人而言,等待企业年金制度是等不起的。

  对未来的打算是理想的,但收益率又该如何实现呢?按照梁缘的规划,每月1000元的投资,20年达到60万元,这需要年收益率至少8%的投资品种。

  梁缘毫不讳言自己的理想化,他表示,自己是个保守主义者,对于家庭投资他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所以,他从未考虑直接投资股票。他说,对大部分人来说,股市本来就是一个少数人挣钱的地方。中国股市成立10多年来,共发行了1378只股票,股民投入股市的资金有两万多亿元,而股民的亏损却在50%左右,也就是说,股民已经亏掉一万多亿元了。

  尽管设定了一个理想的目标收益率,梁缘却并没有突破心理上的风险承受能力。细数目前的个人理财产品,如果在保本的预期下,无论如何选择投资组合,基本没有实现8%年收益率的可能。譬如,人民币理财,年收益率约3%,信托产品,约为3.7%左右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大约与人民币理财收入相当。

  为此,梁缘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养老金规划。将原计划中每月1000元的投资,直接投向商业养老保险,另外,从30万元储蓄中取出10万元投向国债。

  国债属于风险几乎为零的投资品种,国债的利率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并且免征利息税。在加息预期下,国债利率同时提高,其中三年期的利息由2.65%提高到3.37%,五年期的利息由3%提高到3.81%。所以,将较长一段时间不用的存款转为购买国债是比较合算的。

  梁缘分析说,从已发售的2005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来看,本期国债3年期票面年利率3.37%;五年期票面年利率3.81%,是近4年来凭证式国债票面利率最高的一次。表面上看,收益高于同期存款近30%,但是,绝对收益额却相对较低,以购买3万元国债为例,年收益为337元,仅比同期存款多77.8元。

  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都有固定的年利率,而且都不收利息税。而与凭证式国债到期一次性兑付本息相比,记账式国债利息每年大概支付一次,最后一年连本带利一次性兑付。而且记账式国债一上市即可交易变现,变现时的收益为交易价格与应计利息之和。应记利息是按发行时的票面利率计算,每天累计。记账式国债可持有至到期获取收益,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选择卖出或买进。

  故而,梁缘倾向于投资记账式国债。记账式国债主要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买卖,由于其受到供求关系和政策面的影响较大,价格会有所波动,如果能够低买高卖操作得当,就可获得额外的收益。

  就是说,记账式国债可以用低于票面价值买进中长期国债,获得高于票面上所规定的收益率。以债券010307为例,其票面利率是2.66%,若在89.26的市价买入,将可以获得4.86%的年收益率。这就意味着养老金账户上的资金将以4.86%的速率获得升值。那么,10万元的国债投资将可以在5年内累积到13万元左右。

  另外,凭证式国债流通性差,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转让。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设定分档利率来计算利息,各购买网点要按兑取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

  在加息压力下,三年期国债最具有投资价值,最长时间不要超过5年。依据现有的收益率曲线,三年期国债中的010214是较理想的品种。尤其要避免中期、票面利率相对较低的付息类国债。

  看来,记账式国债,也只是梁缘实现养老金补充计划的权宜之计,8%的收益目标终归难以达到,这原本也就是当前理财收益的一个现状。(郇丽)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理财方案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