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2005年投资者基金投资心态谨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07:56 经济参考报

  2004年中国基金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幅增长,基金首发规模达1790亿元,发行开放式基金55只。相对2004年基金发行的美好局面,2005年的基金行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岁末年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针对2004年投资了基金的百姓回报如何,公众对这一年基金状况的总体评价如何,2005年公众在投资基金上又有哪些打算等问题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沈阳、成都、郑州、西安等地1500位公众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中,目前在投资基金的占60%,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最近出炉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2005年投资基金将非常谨慎。

  2004年基金投资收益不佳

  关于2004年投资基金的收益如何,调查显示:7.8%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收益颇丰;19.1%的被访者表示自己略有收益;23%的被访者表示自己不赔不赚;50.1%的被访者表示自己目前还没有看到收益的希望。数字显示,多数投资者在2004年的投资中还没有见到很大的利益。

  面对这种收益少或无收益的状况,投资者是否满意呢?调查显示:23%的被访者表示满意;63%的被访者表示不满意;14%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满意不满意。可见,多数投资者对2004年自己在基金上的投资不是很满意。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04年有七成新设基金亏损,据统计有77%的新基金处于亏损状态。2004年虽然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很多基金投资者是通过购买新发行基金进入基金市场的,新设基金的大面积亏损,无疑使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的信心遭受重大打击。调查数据也显示出,当问及“您对今后投资基金的信心度状况如何”时,16%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27%的被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39%的被访者表示信心度一般;18%的被访者表示没有信心。公众没有明显的表现出对投资基金的强烈信心。

  2005年投资基金会非常慎重

  “虎头蛇尾”的2004年股市持续低迷,中国7000多万股民这一年来摸爬滚打的“成果”并不乐观。投资股票亏损的股民范围有所扩大,截至2004年12月22日,有79.34%的中小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相当严重。这种悲惨局面让股民由伤心变为了痛心,看不见希望的股民们在痛心之余纷纷决定转向,寻求新的生路。据一份调查显示,中小投资者普遍认同无风险或低风险品种,有47%的投资者选择储蓄存款,其他投资选择依次为债券(20%),基金(14%),黄金(3.33%),外汇(1.67%)等。可见,基金已经开始逐步分流储蓄和债券,成为公众今后考虑投资的领域。在此次调查的被访者中,过去或现在投资股票的占69.7%;在2004年之内已经转向投资基金的占37.4%。这也验证了业内人士的观点,市场机构博弈时代股民将向基金转移。在被访者当中有58%的人表示自己对股市表较失望,在没有一项更好的投资项目之前,基金会成为他们关注的产品。

  虽然,许多公众有愿望去投资基金,但是有股市的前车之鉴,再加之2004年新设基金的亏损和2005年资本市场中影响基金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基金所投资的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存在的各种变动可能等问题,许多已经投资基金的人和准备投资基金的人在面对市场上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品种时,逐渐慎重起来。调查显示,当问及“2005年您是否会加大对基金的投资成本”时,21%的被访者表示会;56%的被访者表示看情况而定;23%的被访者表示不会。可见,多数公众是一个观望的态度。

  对于还没有投资基金的人群来说,2005年会选择投资基金吗?数据显示,37%的被访者表示会;33%的被访者表示有待考虑;30%的被访者表示不会。公众的回答很谨慎。

  基金2005年品牌制胜

  近几年,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方式越来越多,基金尤其是近一两年媒体和行业热炒的焦点。2004年无论投资者的收益如何,资产大规模扩容的现实,对于基金行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那么,2005年对于基金行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随着基金市场培育的日趋成熟,投资者日趋理性,基金公司优胜劣汰的局面会日趋明显。在调查中,当问及“您今后选择基金时,会看中哪些因素”时,68%的被访者表示是品牌。其中49%的被访者认为,品牌对于投资者投资趋向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一个公司的品牌效应好,投资者即使对这个公司不了解,都有可能会去选择这个公司的产品。如果没有品牌效应,再好的公司投资者都可能不会去理会。研究人员认为,公众的这一投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体现。百姓不是投资专家,不可能对他所要投资的行业像专业人士那样精通,因此当他准备要投资一项产品时,只能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了解和选择,一个产品或一个公司的品牌效应就是百姓选择该产品或公司最直接、最好的判断渠道。2005年,对于众多想在这场淘汰战役中打胜仗的基金公司来说,做好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吸引百姓投资的重中之重。

  作者:黄庭满

  (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