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新政揭开长虹债务黑洞 谁为不良欠账负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09:29 新京报 | |||||||||||
昨日,老牌强势股四川长虹公布2004年度预亏提示性公告。这也是长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后第一次出现亏损,长虹股价随即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应声跌停。出现亏损的原因,则是长虹对各种不良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据悉,目前四川省相关部门已经派人员进驻长虹。根据记者的调查,长虹这笔巨额债务已经存在很久,而促使这一债务黑洞全面暴露,则与今年7月8日起全面主政长虹的赵勇所实施的新政有关。 长虹债务人、APEX公司老总季龙粉被拘爆出了长虹一直以来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事实上,自从赵勇今年7月8日上任以后不久,长虹就终止了与APEX公司的合作,不良账款的问题也因此渐渐浮出水面。而终止与APEX公司的合作,只是赵勇对倪润峰原有政策系列改革的一小部分。 在昨天的公告中,长虹称长虹股份公司于2004年12月26日召开五届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通过公司拟对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通过公司拟对南方证券委托国债投资余额计提减值准备;通过其他计提减值准备事项。基于以上原因,预计2004年度公司将会出现大的亏损,具体亏损金额以及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将在公司2004年度报告中披露。 尽管长虹一再声称这一事件影响不大,但从长虹2004年度公布的半年报来看,1月-6月份长虹的净利润仅有6500多万,扣除掉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有1900多万。以此推算,在长虹公布有希望收回1.5亿美元的前提下,长虹尚需20多年才可以完全挣回此笔资金。如果用主营业务收入,也就是卖彩电的收入来弥补,需要用60多年。长虹所受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赵勇放弃倪润峰旧政策 从今年7月8日上任以来,赵勇几乎尽废倪润峰的各项政策。最终导致季龙粉被拘的直接原因则是赵勇将倪润峰先货后款的海外贸易方式改为现金交易。除此之外,赵勇通过公司内部经营机制的大变革,以实现公司经营由计划生产型向经营型模式转变。并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在确保现有核心产业的前提下,以3C融合为契机,重点以信息家电为主要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从传统家电业向信息家电业的转型。 而在不久前,赵勇还宣布放弃倪润峰视为看家之宝的背投战略,全面进军平板电视。而此时,一些原来根本无法与长虹比肩的彩电企业如创维、厦华、海信等凭借领先一步的平板战略,取得了许多叫板长虹的资本。倒是重整后的长虹空调,凭借革新后的渠道优化政策,回款突破5个亿。 与季龙粉被拘直接相关的则是海外策略的全面调整。 季龙粉事件的发生,让长虹海外经营的弊端暴露无遗。对季龙粉在美国销售渠道的过分依赖,是长虹遭遇此次败绩的主要原因。 长虹去年公布的年报显示,对美国出口额占整个出口额相当大比例。季龙粉也曾公开表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彩电中,超过80%由其经手。 赵勇上任终止与APEX合作后,根据专家建议,长虹已于今年9月组织智囊团重新建立了一整套海外风险防御体系,如通过国内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第三方对国际市场进行调研等等,从而避免在欧美等市场遭受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赵勇调整了原来过于依靠美国市场的做法。目前,长虹海外市场已经遍布东南亚、中东、欧洲、澳洲、拉美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在上述地区的整体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倍。其中,长虹彩电在欧洲市场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 谁为长虹不良欠账负责 季龙粉被拘后,一个问题摆在了长虹面前:当初是谁拍板决定由APEX公司作为长虹的美国总代理,并采取先货后款的的交易方式? 有说法称,前任总裁倪润峰是最终的拍板人,而前任兼现任二号人物王凤朝也曾经赴美进行过长达近两个月的考察。 不管赵勇如何对长虹进行调整,也无法改变对APEX公司巨额不良账款的现实。记者从长虹内部人士处获悉,四川省政府部门目前已经派员进驻长虹,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据该人士透露,对于出现如此大的巨额不良债款。政府部门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也不可能像其他公司一样出现“老总一交接,不良债款不了了之的现象”。至于政府部门对该事件如何定性以及牵涉到哪些人,目前尚无明确消息。惟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件事绝对要有一些人承担责任。 另据记者了解,长虹内部受此事影响也将做出较大调整。目前一些人士调整工作已经在进行中。据记者一些就职于长虹的朋友透露,长虹内部已经广为流传一些现时处于比较重要位置的中层干部将会调整,甚至一些更高层领导将因此事辞职的传言也已经广为流传。一批倪润峰二度上任时离职的干部,在赵勇上任后重新回归长虹。他们成为赵勇改革的重要力量。 记者昨日傍晚致电两位当家人赵勇、王凤朝求证这些事件,对方均没有接听电话。四川省国资委同样没有对该事件进行评论。 撰文本报记者赵燕平 摄影本报记者康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