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经济学家:储蓄资金滥用会侵蚀未来的养老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16:3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王羚发自北京

  高达40%的国民储蓄率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但是由于国内资本利用率很低,宝贵的资金被极大地浪费。更严重的后果是,现阶段资金的滥用将会侵蚀未来的养老金。在11月30日开幕的第六届经济学家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和经济学家张维迎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中国由于文化传统、人口结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国民储蓄率。这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中国的国民储蓄总量达到11万亿元,国民储蓄率达到40%。而同期美国的国民储蓄率只在16%左右。李剑阁提醒,尽管资本充足,但是如果不注重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就可能使中国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城乡储蓄增长幅度高达17.4%,是同期GDP增长的1.9倍。但是中国的资本利用率一直很低。主要表现在股票市场的低效率和银行业的巨额不良资产等方面。中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过高,比如沪市平均高达35倍,而国外一般低于20倍。同时,股息汇报率很低,上市公司亏损严重。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亏损130家,亏损面超过10%,亏损额高达203亿元。

  李剑阁认为,近年来的投资过热更让人担心这种低效率的资金使用会对未来养老金产生威胁。现阶段资金的滥用侵蚀银行资本金,未来可能导致高额通货膨胀,从而侵蚀养老金。由此导致的麻烦是,未来的老年人福利水平会下降,未来的年轻人经济负担会加重。

  李剑阁强调,不管中国实行何种社会保障制度,都需要有良好的财政金融体制。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加强金融监管等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济学家张维迎在谈论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问题时,也对目前资金浪费严重的状况表示关注。他认为,中国的不少资金,比如政府发行公债等,经常是收益不佳。尽管外资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在资本使用上的浪费,但是整体资金使用率不高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