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伟
面世不久即获大力追捧的人民币理财市场日前出现了“休止符”。据了解,南京市商业银行本打算于近期推出的“收益递增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发行前一天突然变脸为并无太大新意的“收益固定型”产品。
上海某国有商业银行有关人士称,考虑到操作过程中的风险,资本充足的国有银行没必要跟风“人民币理财”,而监管部门也正在关注该类产品风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先拔头筹的光大银行,还是随后跟进的民生银行,涉足人民币理财市场的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近期尚没有这样的打算。
对此,一位银行界人士说,这其中的蹊跷相当一部分在于银行的“存贷款结构比例”。据介绍,尽管目前各银行都推出名目繁多的外汇理财产品,但是这样的外汇结构性存款并不能用作贷款依据。而人民币理财产品就不同,其募集来的人民币资金,可以计入存款总额,扩大总的存款额度,而且可以将此作为银行贷款的依据。也就是说,通过此举,可以扩大银行的贷款额度。
不可否认的是,该类产品完善了市面上的理财产品结构。国有商业银行按兵不动,也自有其打算。
《市场报》 (2004年11月23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