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高个税起征点 富人得益穷人受损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6日 18:53  《理财周刊》

  关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否该上调的争议由来已久,但政府方面对此却一直避而不答。而财政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第一次直面这一问题,但给出的解释却是“大幅提高起征点后,高收入群体受惠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受损”,情况真的会是这样吗?

  文 本刊记者/邢 力

  “CPI年年涨,GDP年年涨,居民收入也是年年涨,但为什么个税起征点却还定得那么低,跟不上居民财富的增长速度呢?”每次拿到工资条,看到“个人所得税”一栏下的数字,王战的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

  尽管我国在过去3年里已连续两次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原来的800元提高到了2000元,但在大部分老百姓眼里,个税起征点似乎还是定得太低了。许多专家学者也不时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而最近财政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再次使之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提高起征点富人受益多?

  6月17日,财政部发布“个人所得税课题研究组”最新撰写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首度正面回应“个税起征点是否应该上调”的争议。报告称,大幅提高起征点后,高收入群体受惠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受损。

  财政部这份报告解释称,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始终贯彻“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并认为提高起征点不会惠及中低收入者,反而会影响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报告称,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受惠多的也是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得益少。比如将扣除标准提高至3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税负只能减少100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税负减少350元/月;将扣除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受惠175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1050元/月;将扣除标准提高至10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仍然只受惠175元/月,而月薪为10万元的纳税人受惠2800元/月。

  而且提高个税起征点,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不仅不能得益,反而成为利益受到影响的主要群体。“个税主要用于补助弱势群体等,如果扣除额提高过多,高收入者缴税大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也就减少,国家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以及社保、教育、医疗等支出也都会受影响。”

  穷人税负并不严重?

  报告称,我国目前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月,“三险一金”均可在税前扣除,同时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离退休工资等免征个人所得税,以此计算,月薪在2500元以下者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月薪为3000元、5000元、8000元和10000元的纳税人,其应纳个税约为20元、175元、535元和825元,税收负担(应纳税额/月工薪收入)分别为0.7%、3.5%、6.7%和8.3%,均不超过10%。

  报告还指出,1994年,中国仅征收个人所得税73亿元,2008年增加到3722亿元。从分项目收入看,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

  不过,这份报告透露,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市场物价水平等变化情况,今后个税起征点还将适时作出调整。

  此外,报告还提到,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是目标。这种税制是对部分应税所得项目到年终予以综合,适用累进税率征税,对其他的应税所得项目则按比例税率实行分类征收。该税制模式既可较好地解决分类税制存在的税负不公问题,但需要具备相应的征管及配套条件,如果没有征管措施的配合与保障,理论上较为公平的税制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不公。

  多数民众希望提高个税起征点

  由于这是政府方面第一次正式就个税起征点是否上调问题做出回应和解释,因此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6月20日~21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7165人的调查显示,62.9%的人认为“工薪族”缴税占个税总收入比例过高,59.1%的人表示高收入人群缴税占个税总收入比例理应增加。

  调查还显示,29.4%的人认为财政部应给出个税调整的时间表,83.6%的人赞成提高个税起征点(其中45.5%的人表示非常赞成)。

  由此可见,尽管财政部给出了提高个税起征点反而会“劫贫济富”的解释,同时也用数据说明,目前老百姓个税负担并不严重,但显然大部分民众并不“买账”,依然认为“工薪族”的税负太重,个税起征点应该上调。

  有网友就尖锐地指出:个税起征点提高预示着高收入者纳税的减少,也预示着国家个税收入的减少,同时也预示着国家可以进行二次分配的资源的减少,也就导致弱势群体利益受损。逻辑上看起来没问题,不过国家二次分配的公平公正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假如个税起征点是0,大家都交税,国家有很多可用的二次分配的资源,那岂不是能更好地进行贫富调节?但问题是二次分配无法做到公平公正,有再多的钱也是白搭。如今国家财政收支并不透明,富人上缴的个税到底有多少补贴到穷人那里去了还存在疑问,加上如今社保体系还很不完善,政府还不如直接降低老百姓的税负,让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因此理论上可能出现的“劫贫济富”并不能成为政府不愿上调个税起征点的理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大源则从当前经济形势的角度分析认为,减轻个人税负和扩大内需并不见得完全矛盾。对于政府来讲,如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的税赋,也是一种扩大内需的方式,对于缓解当前经济的困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