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学生Y族 > 正文
 

大学招聘会 5000万身价老板惟独挑中两差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13:54 重庆晚报

  核心提示

  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哪个更有竞争力? 上周末,上海西瓯教学仪器厂老板周明在重庆大学招聘时,选中两个常规意义上的“差生”——一个各门功课“低空掠过”(刚刚及格),另一个,20多个学分不及格,正在“回炉”重修。周明是在实验室看了他们的作品后拍板的。至于成绩,“不在考虑之列”。招聘过程充满戏剧性。

  学生提问难住老板

  11月7日下午,供需见面会。周明介绍了企业情况,还向与会的30多名学生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史——如何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打工仔成为拥有5000万资产的老板。

  周明是慕名前来的。10月中旬,他在南京举行的高等教育教仪展销会上,看到重大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当即决定赴渝,招聘5——10名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他开出的月薪是2000元,用重大一名老师的话说,“对于应届毕业生,这个价钱还算合理”。

  当日,学生们向周明提了很多问题,如:企业的未来战略发展计划、企业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的比例、教仪行业如何应对WTO等。一名学生还问周明,面对蜂拥而至的洋产品,有没有为国争光的气概。周明回答了大多数问题,表示自己将稳扎稳打。

  不过,目睹见面会的一位老师事后评价,“看得出来,在有些问题上,学生把老板问得有些难以招架了”。

  连三极管也画错了

  见面会后是面试。10余个学生依次到周明住处“单聊”。认识周明的一位老师称,面试后,他和周明有段对话。

  周明:我感觉他们眼高手低、夸夸其谈。

  老师:怎么了?

  周明:怎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连三极管都画不准确?这应该是最基本的。

  老师:可能他们是偏机械的。

  周明:是的,可有人连齿轮也画不出。

  老师:可能他们偏重于强电吧?

  周明:但电机正反转电路也有画错的。

  老师:你到北大、清华招人也有这种情况。现在高校强调基础学科,很多学生都是搞系统工程的。

  凭作品看中两“差生”

  周明看中的两个学生没参加面试,只是在实验室看到他俩做的东西,就拍板要人了。两名学生都是常规意义上“成绩偏下”的学生。

  据介绍,他们中,一个成绩属“低空掠过”,另一个,20多个学分不及格,正在重修。“成绩只能表明你用不用功,不能说明能力。”周明称。事实上,整个招聘过程中,周明压根没看成绩单。

  最好把专业和基础平衡一下

  重大教师李林(化名)称,对于周明选中两名成绩不好的学生,他并不吃惊,是“意料之中的事”。以下是他和记者的对话。

  记者:对于机电专业的大四生而言,三极管、电机正反转电路是否是最基本的?

  李林:是。

  记者:你对一些学生画错最基本的东西有何评价?

  李林:我丝毫不觉得意外,其实这跟教育体制有关,由于现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专业容易过时,很多高校的教育都是强调基础,相对轻专业。20世纪80年代时,专业课比例大,学时有1年半左右。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强些,老师在外面接活儿,他们帮忙做,画出来的图纸只要稍微修改就能卖钱。那时,要多带几个毕业生,还得跟系主任搞好关系。但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不愿意多带学生,因为他们动手能力太差。

  记者:真有这么悲观?

  李林: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如果提前一年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都可以成为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骨干。但现在,他们很多人都强调自身“战略发展规划”,涉猎面很广,但轻视了专业学习,认为专业课只要听一下,到时翻手册就行。

  记者:怎么看待周明对学生的评价?

  李林:一些学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面试的结果证明,部分学生的确基本功不足、眼高手低。学生们还是应该把专业、基础平衡一下。

  学生应早点接触社会

  周明,温州人,温州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生,经营教仪生意10余年。在接触过他的重大老师看来,“老板中,他素质算高的”。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周明。

  记者:面试整体情况如何?

  周明:我让他们中一半左右的人画最简单的三极管图形和正反转电路图,没一个画对,这应该是最基础的。

  记者:面试学生给你的印象如何?

  周明:总体感觉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记者:这和你预想中有何差别?

  周明:差别比较大。感觉他们应该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较好的工作素质。我们以前招的大多是专科生,现在觉得,那些专科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还好点。

  记者:对面试结果有什么感想?

  周明:可能与我们的教育有关。现在一些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将来是否有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太认真,学得不扎实。应该让学生早点接触、了解社会,让他们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免得眼高手低。

  记者:见面会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似乎都比较宏观,如关于企业发展战略、行业如何应对WTO等,和他们的专业表现反差较大,是否这也是你认为他们眼高手低的原因之一?

  周明:单就这些问题而言,我觉得他们提得挺好,比较有想法。但我觉得人首先要实事求是,一个人有能力、魄力,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能脱颖而出。

  成绩是个重要的砝码

  黄军(化名)是被周明挑中的两名学生之一,正在重修学分。他没参加周明的面试,目前也还没决定要到周明的企业去。

  记者:能正确画出三极管吗?

  黄军:能。(“他没问题,除了基础课差点,动手能力很强。”老师在一旁补充。)

  记者:如何看周明的评价?

  黄军:现在学生求职一般都想去高工资、有明确战略发展目标的大公司,但这种心理需求跟企业要求有差距。一般而言,私企都想要那种立即可以派上用途的人员,而相当部分大学生,都希望有个适应期,单位能够培训他们,这也许是他们对专业课程重视不够的原因。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不看成绩,在很多情况下,成绩是一个很重要的砝码。 (路易 李峤)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招聘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