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1日17:46 新浪财经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投资环境展望 高级分析师:桑柳玉 分析师:万晓微

  “非常6+1”分析

  经济面:制造业PMI不乐观,CPI走高通胀担忧起

  资金面:降准缓解资金面压力,股市杠杆资金持续回落

  政策面:略超预期降准,继续推进扩张性财政政策

  国际面:黄金创新高,欧美货币政策引关注

  汇率面: 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依然较大

  市场面:波动不减再遇千股跌停,周期价值强于成长

  A股短期展望

  从凯石6+1投资展望来看,A股在经历了2月底的再次暴跌后或进入喘息时期,但各个因素的隐忧仍在,或将制约市场大幅反弹。具体来看,经济面上,基本面企稳难现又叠加通胀担忧,整体偏利空;资金面上,降准缓解短期压力,长期压力犹存,中性判断。政策面上,中性略偏乐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继续以稳经济增长、促进侧结构改革为主,近期地产刺激政策、降准略超市场预期,且对财政赤字容忍度的加大也意味着未来更为宽松政策还有空间。汇率中性,长期贬值压力不减但G20峰会央行表态维持汇率稳定。国际面存在不确定性,美联储3月加息进程影响全球风险资产。市场面上偏负面, A股在2015年6月以来历经4轮暴跌,投资情绪挫败严重,资金参与率较低。

  短期来看,尤其是3月的市场,汇率和市场面以及流动性是主要的风险点,当前阶段市场情绪在再次暴跌后受挫明显,汇率短期稳定隐忧仍在,而资金面上降准之后略有缓解,整体来看难以支撑市场快速恢复走强。此外,3月还有事件性的风险点,一是美联储加息情况,二是两会结束暖风停吹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因此相对谨慎。从中长期看,货币超发和通胀回升使得市场对整个经济转向滞涨的担忧加剧,将成为制约股市和债市的长期因素。不过对于滞胀的担忧是偏长期的,并且市场还在等待经济数据和通胀数据的进一步验证情况。风格上,依然强调均衡配置,尤其提醒投资者关注偏周期领域的投资机会,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底部反弹叠加国内供给侧改革,使得有色、煤炭、钢铁等持续低迷的行业有一定投资机会。

  投资环境展望:“非常6+1”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在对资本市场分析中遵循“非常6+1”的分析框架,其中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国际面、汇率、市场面是常规分析的6个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而国际政治等其他因素也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我们将不定期进行分析。本周各个影响因素的情况如下:

  经济面:制造业PMI不乐观,CPI走高通胀担忧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制造业PMI为49.0,低于1月0.4个百分点,主要受节日临近制造业的生产和需求减少、进出口减少等因素影响。此外,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8.0,与1月持平,但已经连续12个月处于荣枯分界线以下,新订单、产出、就业等分项指标皆有回落,由此可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未来依然处于摸底阶段。

  物价方面通胀担忧起,1月CPI同比上涨1.8%,涨幅较2015年12月提升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春节临近和寒潮来袭导致食品价格上涨,蔬菜、猪肉同比涨幅分别高达14.7%、18.8%,从而带动CPI上行。预计春节效应和天气因素对食品价格的影响仍在2月延续。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连降47个月,PPI降幅收窄主要受低基数影响。

  资金面:降准缓解资金面压力,股市杠杆资金持续回落

  宏观资金面上,从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1月末M1、M2分别同比增长18.6%、14%,增速较上月有所提高。M1增速攀升主要是1月份央行的逆回购、MLF、SLF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向净投放较多基础货币,而M2增速攀升主要是信贷投放带动派生存款大幅增加。2月份,尽管央行为保持春节前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但随着各期限逆回购到期增加,资金投放力度减弱,2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含国库现金)资金为150亿元。2月银行间资金利率波动较大,月末资金面整体紧张,2月29日,R007利率(加权均价)为2.3374%。2月29日晚,央行宣布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时间超出市场预期,预计释放6000~7000亿元流动性,短期内宏观资金面压力得到缓解。

  股市资金面上,从杠杆资金看,2月份沪深两融余额整体徘徊在9000亿元以下,截止2月29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8529.68亿元,较1月29日的9091.72亿元下降6%。从股市实际交易量看,2月全部A股的日成交金额均值为4863.67亿元,较1月的5386.99亿元减少10%。从投资者增速来看,春节后首周新增投资者数量35.62万人,环比涨35.80%,释放市场逐步转暖的信号。从两融余额和成交额来看,资金参与情绪受打压较为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

  政策面:略超预期降准,推进扩张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2月18日央行宣布,将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原则上每个工作日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如因市场需求不足等原因未开展操作,也将发布《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予以说明。央行此举有助于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将货币市场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附近。2月29日,央行已经意外降准,从防止外汇占款的流失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角度出发,央行未来继续实施降准或降息的可能性降低,公开市场操作或将成为维护流动性合理的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方面,近期出台了多项房地产相关政策,包括降低个人按揭贷款首付、提高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降低住房交易契税和营业税等,从而积极推动全国房地产市场消化库存。在2月27日结束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之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新闻发布会,他表示将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等各种政策工具,来应对风险、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长。楼继伟还表示,将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率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目前最好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国际面:黄金创新高,欧美货币政策引关注

  2月份,欧美股市和新兴市场均先经历暴跌,后企稳回升,全月来看,标普500指数跌0.41%,泛欧斯托克600指数跌2.44%,恒生指数跌2.90%。油价大幅波动依然是欧美股市的干扰因素,中国的春季假期内,原油期货连续大幅收跌,NYMEX原油最低点触及26.05美元,海外风险资产大幅波动,加上投资者对欧洲银行的盈利能力的担忧导致银行股价大跌,避险情绪推升黄金价格,COMEX黄金最高点触及1263.9美元/盎司,创近一年新高。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2015第四季度GDP增幅从0.7%修正为1%,虽然增幅超预期但仍显示经济疲软。欧元区1月CPI下降1.4%,虽与预期值一致,但仍显示物价疲软,增大欧央行祭出更多宽松政策预期。商品方面,原油减产无望,库存增加不利油价反弹。从公开信息来看,美联储3月中旬将进行议息会议,届时各国货币和商品价格都较为敏感,在没有其他利好提振的情况下,油价以及能源企业的前景充满变数,欧美股市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汇率面: 人民币长期贬值压力依大,央行表态维稳

  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利差收窄,远期与即期利差依然较大。截止2月29日,美元兑人民即期汇率报收6.5472,较1月29日的6.5789上涨317点,美元兑离岸人民即期汇率报收6.5522,较1月29日的上涨418点,离岸与在岸利差为50点,较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大幅收窄。截止2月29日,美元兑人民一年期远期汇率报6.7603,远期与即期的利差为2131点,较1月29日的3121点有所收窄,但人民币长期贬值的趋势依然较强。

  汇率政策方面,汇率当前已经成为央行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在2月召开的G20会议上,汇率问题也是各国讨论焦点。此前媒体广泛谈论的新广场协议无果,对于中国而言,中美经济分化的背景下,汇率贬值本身值得肯定,只是在贬值的时机和幅度的选择上存在争议。G20会上总理和央行行长再次强调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快速大幅贬值可能性不大,温和贬值并且波动幅度加大的更为现实。

  市场面:波动不减再遇千股跌停,周期价值强于成长

  继1月市场大幅受挫之后,2月A股市场先企稳回升,但股灾令投资情绪挫败,两融余额持续低于9000亿元,成交额也较1月加大幅度回落,资金参与度较低。2月25日,市场再遭千股跌停,沪深300指数单日跌6.14%,创业板指单日跌7.56%。2月29日沪深300再触新低,3月1日创业板指再触新低,市场回吐2月涨幅。

  全月来看,沪深300跌2.33%,创业板指跌5.71%,周期价值风格优于成长风格。从盘面上来看,煤炭开采、钢铁,国防军工、黄金等成为市场阶段性热点。

  A股短期展望

  从凯石6+1投资展望来看,A股在经历了2月底的再次暴跌后或进入喘息时期,但各个因素的隐忧仍在,或将制约市场大幅反弹。具体来看,经济面上,基本面企稳难现又叠加通胀担忧,整体偏利空;资金面上,降准缓解短期压力,长期压力犹存,中性判断。政策面上,中性略偏乐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继续以稳经济增长、促进侧结构改革为主,近期地产刺激政策、降准略超市场预期,且对财政赤字容忍度的加大也意味着未来更为宽松政策还有空间。汇率中性,长期贬值压力不减但G20峰会央行表态维持汇率稳定。国际面存在不确定性,美联储3月加息进程影响全球风险资产。市场面上偏负面, A股在2015年6月以来历经4轮暴跌,投资情绪挫败严重,资金参与率较低。

  短期来看,尤其是3月的市场,汇率和市场面以及流动性是主要的风险点,当前阶段市场情绪在再次暴跌后受挫明显,汇率短期稳定隐忧仍在,而资金面上降准之后略有缓解,整体来看难以支撑市场快速恢复走强。此外,3月还有事件性的风险点,一是美联储加息进程,二是两会结束暖风停吹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因此相对谨慎。从中长期看,货币超发和通胀回升使得市场对整个经济转向滞涨的担忧加剧,将成为制约股市和债市的长期因素。不过对于滞胀的担忧是偏长期的,并且市场还在等待经济数据和通胀数据的进一步验证情况。风格上,依然强调均衡配置,尤其提醒投资者关注偏周期领域的投资机会,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底部反弹叠加国内供给侧改革,使得有色、煤炭、钢铁等持续低迷的行业有一定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