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6日14:25 新浪财经

  中投在线研究中心

  A股熔断机制于2016年首个交易日启动,便出现股指大跌并两次触发“熔断”,市场对证监会的熔断功能几乎表现为一面倒的指责态度。那么,市场是否会因熔断机制的影响而开启下跌模式呢?这一新的政策机制会带来怎样的变化与投资机会?中投在线研究中心认为,对比去年7、8月份股市暴跌时熔断机制的推出得到市场普遍支持,当下的遭批则显示出市场信心的好转可能超出预期;在此条件下,增量资金的入场意愿或许也将超出预期;同时,熔断机制存的缺陷也将为投资者提供套利机会。

  一、市场信心反转或超预期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当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达到5%的阈值时大盘将熔断休市,暂停交易15分钟;如果在14点45分之后触发5%的阈值,将暂停交易直至收市。当沪深300在全天任何时段触及7%的熔断阈值时,大盘将暂停交易直至收市。

  1月4日熔断机制实施首日,A股大幅下跌两次触发熔断。当日下午开盘后的13时13分,A沪深300(399300)跌至5.5%,触发熔断,两市所有个股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后不久,跌幅扩大至7%,两市暂停交易至收市。

  不难看出,熔断功能的实行,往下限制了A股下跌的幅度,往上也将限制A股的涨幅,实际上起到将原先涨跌停板由10%降低到7%的效果。

  熔断机制作为欧美等主流市场的所使用的功能,在A股的推出要直接追溯到2015年的7、8月份,当时股市暴跌后得以提出并引起市场关注,业内一些政府与机构的分析师建言, “熔断”机制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股市暴涨暴跌。这在当时暴跌的股市中显然是适用的。

  而在目前真正推出,却遭到市场普遍性指责,中投在线研究中心认为,是因为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A股自去年10月份开始震荡上升,市场信心已有所恢复。一方面,普遍观点认为,A股今年不会出现去年股灾时那样的暴跌;另一方面,多数机构看好今年春季的行情,认为当下正是布局抄底的时机。

  具体来看,1月8日将迎来大股东减持禁令的到期,这意味着在2015年7月股灾中为证监会所限制的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套现将得到释放。而去年10月以来的这轮上涨,许多个股已经涨到高位,股东也有很强的减持动力。有统计显示,符合限售股解禁条件的上市公司共有524家,合计841.20亿股,市值约1万余亿元,而中金测算,1月份实际净减持规模或超过1500亿。这无疑是眼下最具压倒性的利空。另一方面,12月中下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发展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直接融资等一系列政策的定调,使得市场对今年改革抱有较多期望,看好改革带来的新的行情启动。

  一项针对私募圈的调查显示,有 57.65%私募机积极布局岁末年初的行情,42.35%的私募机构则持谨慎态度。从入场时点来看, 1月初的大股东减持禁令到期,显然是最具压倒性的利空。在去年最后半个月里,公私募基金机构都趁岁末年初频频调仓,提早为春季行情做准备;即使是持谨慎态度的机构,也在寻找结构性或个股行情,逢低布局、追跌杀涨。

  而此时熔断机制的推出,将极大限制抄底资金的获利空间。不仅未起到遏制大幅下跌的作用,反而引发市场对交易停止的恐慌、加速市场下跌,同时阻碍了观望资金入市,减少了市场流动性。

  反过来看,正是因为有许多的增量资金正准备入场布局,熔断机制的推出才显得那得不合时宜,因此引来几乎一面倒的指责。如果说此前对于市场情绪是否积极转好还未有明显的迹象,这次熔断机制的遭批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表明市场信心或许超过我们的预期。

  二、熔断机制下的投资机会

  市场信心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对市场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此外,根据对欧美熔断机制启动前后的股价表现分析来看,股价往往在熔断日出现了过度反应的现象,而之后则会回升到正常或上涨的水平。因此,此时可能为入场抄底带来机会。

  并且,目前来看,除了熔断机制之外,还有多重利空因素压制,包括人民币汇率大幅走低,以及1月4日公布的财新PMI的继续下降。中投在线研究中心认为,这些因素将对央行通过货币宽松政策进行对冲施加压力。

  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贬值96个基点,报6.5032,突破了6.50的整数关口,这已经是中间价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贬值,并创下2011年5月24日以来新低;同天,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早盘一度直线贬值至6.6080,较前一交易日6.5702的收盘价大跌了超过三百个基点。

  人民币的进一步的贬值,可能激发央行近期进行对冲行动,包括降息。有机构预测,央行或在春节前再次进行货币宽松的操作。

  同时,4日公布的2015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2,较11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这已是该指数连续10个月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显示经济复苏仍旧低迷。

  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担忧导致A股在新年首个交易日大跌,沪深300指数下跌7%,上证综指下跌6.85%,深圳成指下跌8.20%,创业板大跌8.21%。受此影响,当日全球股市出现四个多月来最大跌幅,富时环球指数(FTSE All-World Index)下跌2.7%之多,创下去年8月市场动荡最高峰以来的最大跌幅,欧洲基准股指Eurofirst 300和美国基准股指标普500(S&P 500)也分别下跌2.5%和2.3%。

  如果经济依旧低迷,结合人民币继续贬值,央行出手降息降准的时间点或许就不远了。

  此外,从熔断机制启动首日A股的表现来看,4日下午从下跌5%导致熔断之后,再跌到7%,只用了不足7分钟。这显示了市场的恐慌效应,其表现就是,在第一次熔断恢复之后,股民们因恐慌情绪会大幅抛售股票,使得市场直接触及第二个熔断。这种较具确定性的模式,将为深谙对冲套利之道的基金提供机会。

  套利就其本义,就是从市场的漏洞中寻找获利机会。正如在去年7、8月份,证金公司入场托市之时,带来一些权重股的上涨,但由于对应的分级基金不涨,两者之间的折价空间扩大,套利类基金的获利空间反而加大。

  此时,投资者如果认为入场抄底还存在风险,可以投资一些业绩较为稳健的对冲套利基金。比如元普投资张强管理的“元普量化对冲月月盈1号”,11月份收益率达30.87%,位居当月该类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排行榜第二名,且一直以来业绩稳定。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