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1日16:5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公布,在季节回暖等因素带动下,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4%,环比上涨0.7%。对此星石投资、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杨玲女士分析,未来CPI继续走高的概率不大,且2.3%的CPI仍在3%的政策目标范围内,通胀发生的概率也并不高。

星石投资、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杨玲星石投资、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杨玲

  具体如下:

  4月份CPI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PPI同比降幅连续4月收窄

  一、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符合预期

  4月CPI同比上涨2.3%,与上月涨幅持平,食品价格上涨7.4%,非食品价格上涨1.1%;环比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上涨0.1%。随着4月份气候回暖,鲜菜供应增加,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2.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3个百分点,猪肉供应偏紧,价格环比上涨3.2%,拉动CPI环比上涨约0.09个百分点,但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较高。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3.5%,影响CPI上涨约0.75个百分点,鲜菜同比涨幅达22.6%,影响CPI上涨约0.56个百分点,两者对CPI同比贡献率之和为57.0%,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0%,其中护理费、临床诊断费、家政服务、学前教育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3%、8.0%、5.0%、4.0%。由于受猪供给压力影响,猪肉价格环比大幅高于2012-2015年4月均值,但由于基数效应以及猪肉替代品价格的下跌,猪肉价格天花板仍存。此外,极端天气对鲜菜供应影响逐步消退,鲜菜价格继续上涨概率也不大。因此,从合力来看,未来CPI继续走高的概率不大,且2.3%的CPI仍在3%的政策目标范围内,通胀发生的概率也并不高。

  二、PPI同比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

  4月份,PPI环比上涨0.7%,高于前值0.5%;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缩小0.9%。环比上涨主要因为部分工业品的价格涨幅扩大、止跌回升或者降幅收窄。PPI同比跌幅收窄明显,一是因低基数效应,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持续26个月环比负增长。二是近期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出现反弹,带动部分上游工业品价格上涨。PPI降幅收窄,说明工业领域的通缩有所缓解,但PPI仍位于负值区间,经济仍有一定通缩压力,此外,过剩产能仍未能实质退出,经济总体仍供过于求。但权威人士表示,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不大,通胀也仍需观察,这意味着考虑到增长企稳,宽松可能会边际减弱,但是货币宽松不会因此转向,且随着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经济有望在企稳的状态中从实质上得到改善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