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0日16:57 新浪财经
论坛现场论坛现场

  新浪财经讯 3月20日消息,第十届私募(深圳)基金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以下为《私募证券基金圆桌对话一:新变局 新格局 新挑战 新机遇》实录:

  王庆:中国私募行业经历了不同阶段,06、07年的阶段市场行情起来了,又出现了各种公募基金经理加入私募行业,那个时候是快速发展到千亿的规模。后来市场经历了一些整合,逐渐地趋于稳定,我们不久前刚刚经历了一个阶段,就是2014年3月份我们制度上的一些释放,也就是我们基金业协会证监会对私募基金私募证券的制度,加上市场的发展,2014年的行情使我们这个行业又上了一个台阶。现在经历了2014、2015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行业已经上了一个非常大的台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会经历稳定整合。现在很多产业都是产能过剩,但我估计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尤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如果说唯一一个没有产能过剩的也就是这个行业了,所以空间很大,未来再有机会还会再上一个台阶,如果再上一个台阶有可能我们的资产规模还要加一个0,前途是非常非常光明的。

  主持人:谢谢王总的分享,但总您最想分享的是什么?

  但斌:刚才王总说了过去十年的发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政府给一些政策,这个行业就可以蓬勃向上发展。虽然不断地发展,但可能未来也会面临各种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转型,面临着很大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有一个更加长的竞争结果。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印象最深的是08年当时因为满仓,有一个很大的回撤,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基金管理人要相信自己,就不断地起来。包括昨天晚上在看罗伟广先生和常士杉先生的发言,我都非常受启发。每一代人都在进步,与这个时代一起成长,让我们走得更远。过去的十年风风雨雨,对于痛苦的时候、坚持的时候是最深刻的教训,当然能够走过来是非常好的,谢谢!

  主持人:谢谢但总,罗总。

  罗伟广:我是大概2003年开始做私募的,这么多年市场给了我机会,每次机会都是在熊市里面给的。过去十年体会最深的真的是准备时期太漫长了,很多一起同行的同行们没有走到大爆发的时候,但是现在是最大交易量的市场,私募行业最高峰的时候才刚刚到来,以前艰难的已经过去。但是我觉得私募行业竞争确实很激烈,我们07年成立的时候没有几家,来来去去都是那一拨人,现在广州有几千家备案的私募了,不断地涌现出很多人才,确实市场空间容量都很大,像李克强总理号召的万众创业创新一样,市场很大需要很多人创新创业,私募行业也是一样的,但是淘汰率很高,大家万众创业之后应该99%都会死掉,或者可能90%的公司没有做大。但是还是有好处的,不可能只有十几家公司才出伟大的公司,几万家私募出来慢慢淘汰下来,肯定会出来伟大的公司,正如万众创业一样,大多数人失败了,但是少数的伟大公司出来了,这样基金经理才有希望。现在是处于比较艰难的时候,现在又是熊市艰难的时候,05年我熬过来、08年熬过来、10年熬过来,今年又来了,虽然现在是低谷,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心。

  余定恒:翼虎到今天正好成立十年了,跟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是同一个年龄,过去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但是在过去十年的体验带给我的感受,应该讲在我们这个领域特别中国由于投资者结构、投资文化和投资偏好,导致我们这个领域把自己比喻成是一个猎手,我们这个猎手是最谨慎的,我们的口号包括我们的目标是“活着,活下去”,这是我过去十年最深的感受。因为这个行业门槛很低,但是对于能力和综合要求特别高。而且没有十年二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根本连投资的门都摸不到。首先要让自己活着,然后活下去,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投资心得和内功锻炼好。依托这样的一个想法和目标,在投资的过程当中就把风险管控和回撤的控制,这是投资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把风险收益融入到投资每一个环节,你的血液当中和基因当中,这样才能把“活着,活下去”的目标达成。十年是很漫长的,但是对于一个热爱投资、喜欢投资的人来讲这才刚刚起步、刚刚开始。十年很长,对于热爱投资、喜欢投资、把投资当作生命的人来讲,现在才刚刚开始。

  石波:我应该是公墓基金经理第一批接触私募行业的,十年下来我们做得不错。如果点位6000点,现在3000点,我还会下来,从市场发展来看,还是要走,虽然非常艰难,但是公募赚钱是靠牌照的,私募是大海,要靠自己的本领来帮投资人服务。有几点可以跟同行分享。

  第一是不忘初心,我在市场里面比较主张做价值投资和品质投资方面,虽然现在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初心不要忘了,我们投资要符合产业升级和投资伟大的企业和优质的上市公司一起成长,这是我们的理念,到现在依然不悔。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投资理念。

  第二是私募行业贵在坚持,十年虽然好像比较长,但是有些投资人有3、40年的投资历史经验,主要贵在坚持。

  第三私募行业和公募不太一样,特别注重风险防范。流动性的风险已经出现了,这是市场这两年发生的一个情况,所以要活下来首先要保持自己的一个长线投资方向,要从长远考虑做长线的投资,谢谢大家!

  姜榕:回顾十年,甚至是回顾二十多年,我1994年就进入了这个市场,经历了许许多多。我的体会是6个词:

  第一,耐心。中国资本市场永远都是涨的时候快,跌的时候慢,更多的时候是在这个过程中间耐心地等待新的机会,为新一轮机会的到来做准备。

  第二,合规。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私募基金发展很快,但是销声匿迹得也很贵,合规对我们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一直是我们公司秉承的风险控制要素之一。

  第三,发展。其实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熊市的时候去寻找跟股票市场相关另类的一些投资方向,这一块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无论是从PE到海外融资,我们都在转型发展。

  我就讲这6个词。

  主持人:通过几位大佬讲的,我觉得有一个关键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要活着。我们不要先考虑多少倍的收益,要先活着等待机会。接下来我们要聊第二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最近私募行业的监管有越来越严的趋势,比如说像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未来的挑战包括可能面临的机遇,不知道几位怎么看?

  王庆:我想我们最新的政策制度环境变化,应该也不奇怪,因为中国一向的改革它的推进过程往往是一开始推得比较快,给一些政策行业发展扩张很迅速很快,再逐渐地完善。当然它也提出一些要求,整个行业的发展包括管理人的成长,很重要的就是守法合规。以前是通过自律的方式或者比较公募投资的一些标准去做,现在如果我们基金业协会或者证监会有了更明确的指引,我们就有更明确的目标。我们在人员配置上、在工作流程上和内部制度上,都要按照这个目标坚决地执行。

  但是这样做本身也使我们这个行业包括门槛要提升,因为要求需要一些管理人做一些资源投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提升了我们这个行业的门槛,提升门槛也帮助我们这个行业的素质提升对整个行业都有好处。如果这个方面出问题,这个影响不仅仅是对我们管理人的影响,而且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这一点我非常支持,而且会非常坚决地去执行一些相关的政策。

  主持人:监管是好事,不是坏事。

  但斌:我们公司是以价值为标杆的一家企业,我们过去成长的历程,我们一直是守法经营的,最合规规范地做,我们觉得越规范对我们机构越好,因为我们没有走偏门,如果走偏门对我们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们欢迎越来越有利的行业发展的监管,我们是非常欢迎的,所以非常赞成这样的一个做法。

  主持人:罗总有什么补充?

  罗伟广:我觉得私募行业现在服务整个中国金融改革,私募牌照一放有放到2万家,先蓄水养鱼,以前地下私募也浮上来,现在要求慢慢提高,需要这个过程淘汰一批,真正想阳光想做大的就被政府拉进来竞赛的圈子里面,如果没有先松后紧的过程,一直都是我们老面孔,这个市场就不会活跃。这样不公平,对行业不好,现在放到6千家再提高门槛,我觉得整个游戏好玩了,各种路数各种特点的私募都来了。但是门槛低,我觉得私募牌照就贬值了,很多就做P2P都有。所以现在我觉得从策略上先松后紧是对的,如果一直这么紧,牌照一直这么难,就不利于我们私募行业的发展。毕竟高手在民间,给人家一个入围竞赛的机会是好的,但是松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里面肯定有很多很好很新的公司出台。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也想问一下,我们知道现在私募基金行业存在一个大道的发展阶段,可能每个私募面临人才团队建设问题,向今天几位大佬取取经,在团队建设方面有什么经验?

  余定恒:两个层次说吧,从投资合伙人的角度讲,它不是一个社会化分工组织,它跟人有什么关系?没啥关系,当然优秀的合伙人很重要。其实投资也是一样,优秀合伙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希望这样的人成为我们的合伙伙伴。在员工团队培养上,刚刚入行的年轻人要根据本土的交易趋势,往这个方向走。我们公司年轻的80后、90后跟我走一个路,我觉得是时代的悲哀,不是说这个东西不行,我的意思是他应该走向一条跟我们传统主观的多头策略不同的路出来。我在公司经常讲,最好要跟我不一样,如果跟我走一样的路,你们超越不了我,对年轻人的培养更多还是要坚持我们基础的投资本质,你赚什么钱,你靠什么赚钱,你经营什么东西,对于年轻人的培养会更注重他们在更长周期更本质的东西培养下来,希望他们能够在以后资本市场的成长过程当中真正地学到东西,成长起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石总怎么思考,怎么搭建一个好的团队?

  石波:资产管理当中人特别关键,首先人是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事情。首先除了能力之外,还有人品、还有勤奋、追求上进,这个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从制度方面,还是要有一个制度,他能够晋升,还要有合伙人的制度也是非常关键的,能够帮助公司往前走。第三除了要有好的制度,还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大家要互相尊重,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是一个比较好的团队。

  主持人:我在这里简单问一下,衡量一个人怎么样可能是一个复杂问题,假如说有这么两个人在你面前,一个人心性品性特别好,但是能力弱一点,有一个人品性不是特别好,但是能力差一点。

  石波:品性好的。

  主持人:接下来听听姜总的看法。

  姜榕:我们一贯的原则,作为基金经理合伙人,我们从小规模的交易再到大规模的市场交易的过程,一般来说差不多短的也要经历2、3年的时间。从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合伙人里面有60年代的、70年代的、甚至有80年代的,有不同风格、不同视野看这个事情。团队建设年龄层次和互补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是性格上面还是年龄上面呢?

  姜榕:性格互补,有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年龄上面更加年轻一些。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单一化的问题,像但总好像你们一直专注于做二级市场方面的机会,像罗总是一二级市场联动的,你们各方面在单一化和多元化的选择上各自是怎样的考虑?

  王庆:虽然管理投资规模比较大,但是从风格、策略和投资理念上来讲是非常单一也非常鲜明的,我们一直坚持价值投资和品质投资的风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同策略的产品有多空策略、包括有一些更加灵活的把工具用得更充分的多策略产品。核心的是加强投资、理性投资,这方面作为管理人来讲,尽管随着规模扩张在策略上可能有变化,但是我们可能更加注重的是自己风格的稳定,这就需要我们在市场上像做一个品牌一样,品牌的差异性非常重要。我们在这方面是非常鲜明地有这样一个定位,尽管市场风格的变化,一个阶段更适应某一类的管理风格,我们尽量还是坚持。我们相信市场足够大,只要坚持自己的风格,那么总有一款适合你,而且相信认同你的管理风格的管理人投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方面我们更多的是坚信坚持自己的特点。

  但斌:我们只有一种风格,就是买进持有,长期持有,我们没有其它的对冲类产品,我们的风格非常单一,是立足于长线资本面的风格。当然因为出现了巨大波动,我们相对来说是做基金的,对于回撤相比,我们的风格还是这种。

  罗伟广:相对于但总来说,我们的风格更多一点。我以前在二级市场虽然有博弈,也会追一些热点,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做价值投资。我在二级市场转成像做PE一样,从多元化角度有做并购基金,但是没有做PE,我觉得PE/VC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二级市场可能对机会很敏感,对于宏观趋势行业选股相对了解市场未来的偏好。到具体实业和技术层面的事情,我们没有PE的专业性,要二级市场的人很专业投天使投VC是不可能的,你是一点优势都没有的。我们的多元化是做并购基金,这个是非常接近二级市场的。我们这样理解,并购理解基本上两三年的周期,定增一年周期,二级市场总体来说是中短期的,我觉得多元化可能是核心思路。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你靠什么赚钱?如果你这个优势是很明显的,可以复制到其它多元化就可以。如果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比如说新三板火了你就发新三板基金,我觉得这种多元化是很危险的,基本上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没有核心优势,你只是赚一笔钱,这只是短暂的,长远来看没有长远收益,这样的多元化不是我私募发展的方向。

  主持人:结合上午一些嘉宾的观点,大多数嘉宾的观点都是专一地做自己熟悉的领域,我相信这跟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一样的。接下来的问题,现在很多私募基金参与海外市场的布局投资,在这方面中国私募基金怎么样来做好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但总先聊一聊。

  但斌:我们公司从04年成立,现在12年,我们在海外做了12年,在国内也做了12年,我们长线这种风格在海外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可能更适合海外长线的方向。比方说我们买了苹果,它通常来说是一个缓慢的沿着这个思路往上走,而且波动的幅度不像A股这么大。从我们公司过去这12年来看,一直是这样在走。

  另外一个角度,在海外跟国内投资最大的一个区别,真正的价值投资落到企业上,是不是好企业非常重要。

  余定恒:我们更多的是参与香港市场,不管怎么说,往香港走往境外走,从我们本身的核心能力来讲,这个是不一样的,它一定是围绕权益类资产,让你这个基金经理有能力去做。作为基金经理来讲,单一公司的我希望他们可以专注,多元公司来讲可以适度多元化。我2013年,2014年做了一个业绩,私募排排网也为我们颁过奖。从全球和境外来讲,我们主动管理往港股走,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在量化对冲方面,我们希望从团队合作上能往境外走,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内跟海外量化团队进行合作,我相信也会有好的进展。这是我们在这一块的一个情况。

  主持人:另外姜总有什么样的分享?

  姜榕:海外投资我们从08年开始也是一直在做,作为我们一个投资的视角。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还是有点不同,海外市场对整个世界基金的流向比较清楚,往往海外的每一轮上涨或者下跌是很明显的。我们从风控角度来说,尽量不要做看不懂的或者比较会忽悠的企业。

  主持人:我们私募基金向海外布局的同时,我们看到海外基金也是向国内项目在忽视担忧,我们有什么样的机遇?我们接下来首先有请王总,对于这个话题怎么看?

  王庆:从境外基金参与境内市场一直有这样的安排,我估计随着A股进入加入指数的临近,这些基金更有需求市场。同时这方面实际上现在我们有资金流出的压力,人民币甚至有贬值的压力,在这样大的宏观情况下,已经放得比较开了,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这个机会首先还是回到刚才提到的风格上,如果有一个现在的风格,同时在风格下有比较稳定的历史比较长的业绩,这有利于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其次更重要的是在内部的合规风控流程方面高标准,因为大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考核业绩的同时,其实更注重运营合规的净值调查,这方面我们要做好练好内功。只要有这样一个基础,我相信不愁没有机会,而且一旦机会来了很可能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主持人:罗总也谈谈这个话题吧。

  罗伟广:因为并购的原因,我们也跟境外的基金有沟通交流,发现他们的需求还是挺大的。第一,外资在过去十年在国内A股市场不算很成功,有些业绩得不是很好,我觉得跟中国文化特点有关系。中国以博弈为主的模式,确实在过去不适合外资的风格,导致很多外资对中国市场还是有很多偏见的。第二,他们又觉得这个市场很大,又想进来,他们很多就会选择FOF的模式,说白了就是想找一些代言人或者找一些操盘手之类的,这个需求真的是挺大的。主要是第一外国基金的成本很低,现在外国都是0利率,第二中国市场很大。他们对中国市场有偏见,或者不是偏见,中国市场确实比较难搞,这部分怎么打破这个障碍呢?我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他们很在意过程和流程,不管你过去的业绩再好。近两年不会有很多基金进来,找我们这些操盘手去管他的钱,用FOF的模式我觉得机会也不会很大,基本上属于观望和试看的阶段。

  石波:近几年也有很多国外的投资者到我们这里调研,但是文化的差异对市场的理解,他们应该比较傲慢,觉得自己对A股市场有他自己的特点。这个方面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进展,我们还在沟通,过去有造就很多好的公司在中国市场出现,但是他们按照自己的路径来做,在这个方面对市场的了解还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之中。

  主持人:感谢三位对这个话题的一个分享!另外我们也来谈一下,现在大家经常说投资机会和风险的时候,我们都会放眼全球,现在有什么机会是确定的机会,有什么风险是可以看到的?但总。

  但斌:实际上现在全世界的资本都处于比较动荡的状态下,确定的赚钱机会我个人判断,从中概股退市自由化到A股是价值机会,无论是你在哪里套利,除非市场有大的变化,否则这个赚钱相对来说是比较确定的,我们在私有化这一块赚比较确定的钱。虽然蓝筹股还是有点机会,但是最确定的还是在私有化,我们现在主要精力是在这一块。

  主持人:有什么风险要提醒大家的吗?

  但斌:现在整个世界比方说从美国来看,美国处于微妙的时代,欧洲也处在不确定的状态,2016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应该谨慎处置。

  余定恒:我说怎么防范风险,因为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美元暴跌的原因,全球资本市场面临很大的风险。对于我们来讲,不管去海外哪里投资,对于基金经理来讲、对于我来讲,我们过去轻易地触碰看上去是机会的商品市场、黄金市场和原油市场,那是另外一个领域,以我们现在的信息资源和产业资源还不足以把握这么大的资产,更精准地把握大了资产的核心走势。

  第二,哪里别人没看到的你看到了,拼技术、拼资金实力的机会我们不去做。比如说在8·11人民币贬值之后,我们很快想到去香港做,这是很多人能做到的事。我们在深圳,买一批中国的房地产,利率10到12个点,可以赚很多钱。但是这个事情只是你比别人看得早了,到全国的人都来做这个事情,你就没有什么机会了。我们看得早了5、6个月,但是别人跟上了你也没有什么优势。

  同样的,我们有量化投资,我们的核心能力是对资本市场的理解、是对股票阶段的理解、是对股票周期的理解,一旦进入到比如说比拼交易速度、比拼高频领域,这是拼技术拼实力。偏离你核心能力的东西,看上去是机会,但是实际上来讲耽误你的时间,浪费你的青春。

  第三,纯粹套利的模型不要做。战略新兴板被拿掉以后,很多在中概回归的公司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纯粹套利本身是有问题的。

  围绕这三条,我们不会轻易触碰。现在股票不好做了,就去玩黄金、原油、商品、外汇,看上去是机会,但是玩起来不那么容易。拼技术的产品不要投,我自己认为拼的是长期的核心能力,你被同行赶上就没有什么优势。

  主持人:谢谢余总的分享!但总有什么观点要补充一下吗?

  但斌:这个钱5%、10%套利,我觉得赢的概念基本上很大,我是比较确定的。时间很长的在二级市场他把钱还给我,就两个月的时间,概率很大,对我们来说赢的概率非常大。

  姜榕:2016年全球市场应该是一个波动相对比较大的,无论是大宗商品会影响股票、会影响美元货币之类的,从我们的观点来看,可能存在几个方面的机会,但不是确定性的。首先像前面所说的大宗商品,其实是处于一个五年内的发展周期机遇,但是上限周期还没有形成,这一块可能是一个机会。第二香港市场是一个机会,海外市场也是一个机会。

  主持人:石总对于这个话题有什么补充有什么看法?

  石波:为什么在国外市场低估值的,跑到A股市场就是高估值,我觉得也是没有套利空间的,这个套利是危险的事情。另外在市场里面,我觉得还是加强二级市场的投资,它还是有价值有机会的。有一些优质公司优质企业长期保持稳定的增长,但是它的估值已经进入安全地带了,你现在可以做一些长线投资,其实现在他们进入一个三年的阶段。

  第二,产业资本由于IPO和注册制受到的影响,但是产业发展非常之快,通过定增、通过产业并购基金等方式,我觉得投资新兴行业的企业有很大机会,比如供给侧改革,新兴行业的发展速度处于一个十年拐点的周期,它们是严重供不应求的,可以通过与上市公司合作或者参与定增或者做并购基金做一个周期或长线投资。

  主持人:现在我们回到A股市场,从A股市场角度看,目前的阶段诸位对于未来行情走势怎么判断?有没有机会?机会在哪里?

  王庆:从2014年到2015年这一拨起来的过程,尤其我们认为当然影响市场的不同阶段的主导因素不一样,但是回头看我们事后看应该看得更清楚。股票市场就经历了三个阶段,2014年下半年利率下行风险资产价值重组。7月中旬泡沫破裂,去杠杆。随后又出现大幅下降,8·11汇率贬值和今年年初,主要是汇率因素,投资者有一个重新定价,市场大幅上升。回头看市场的资本面因素,实际上利率和汇率中间是市场行为。汇率今年年初一动,市场跌了20%,现在非常确定非常鲜明的是汇率要保持稳定、管制要加强、政策要放松,我们怀疑风险偏好由于前段汇率影响会降低不稳定,市场就有一个助力。

  当然最近两会之后有一些新的因素,包括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等后续推进的进程估计比较慢,市场未来从中短期看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反弹行情。

  主持人:你觉得中短期时间的跨度大概是半年还是怎么样?

  王庆:取决于涨的速度。

  主持人:投资机会怎么看呢?

  王庆:如果引起市场反弹,应该是有投资机会的。当然从弹性上来看,标的上的弹性是一样的。如果完成修复的过程再往后看,还是要回到很多资本面的东西,包括整个市场的制度性因素。我们还是认为不大可能有系统性的牛市机会,但是还是结构性的牛市。

  主持人:发生在哪里?资本面好的吗?能不能细化一下?

  王庆:结构性比较明显的,我们一直以来比较坚定看好蓝筹股。

  主持人:接下来看看但总的看法。

  但斌:从去杠杆到去泡沫,可能现在还是处在一种去泡沫的阶段,中国的A股市场可能会面临着对长期经济观察的考量,因为中国经济毕竟高速37年、38年会不会出现一个长期的拐点,这个市场可能会有一个忧虑。当然我看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还是比较乐观的,市场本身这样一个信心会不会对高速增长37年的一个转折思考。为什么私募基金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长期的岁月,如果这样转折,我想每个机构会面临非常严峻的风控风险。

  另外我个人认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可能好像不太支持,从最近的反弹来看,当然蓝筹股稍微比较稳,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弹性高的股在涨。如果弹性高的还在涨,想私有化的公司还是可以私有化的,还会有很大的套利空间。如果从真正的估值来说,可能不会有一个特别乐观的情况。我个人还是比较谨慎地看待的,但是总的来说已经50%了,在这个背景下可能稍微会有反弹的政策。我觉得可能我们面临着整个大的社会环境的综合博弈的方向,这个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每个投资机构可能需要谨慎。大家都是抱着短期想法,全部都是套利,套利很快就卖了,就会大起大幅。

  主持人:不是很乐观,怎么看呢?

  但斌:从风控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2016年的总基调还是做风险控制,少量参与。

  主持人:罗总你前面说过不要相信身边的人,是不是意味着这个行情我们也不能太相信?

  罗伟广:我身边的人都是大佬,我自己这样看,对我们来说这种行情还是挺好的,只要没有系统性风险的行情,操盘经验比较丰富的,对有题材有热点弹性大是私募优势,我现在做得不错,但是我的圈子的朋友很适合这个行情。可能你从经济上有很多宏观原因,从博弈的角度看跌的时间太短了,基本上涨了三年就跌了不到五年,空间够了,但是时间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可以把局部热点当成牛市做,赚的钱不会少。第二热点方面我看好小市值,可能存在卖花的赞花香,我觉得私有化是一个趋势,毕竟是做海内外的价差,海内外的价差更大。最近很多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找到我们,说这个事情想做。

  我认为同意余总的看法,但是总要吃饭,我现在感觉是股灾之后基本上很多2、30亿市值的公司不管是中概股的回归还是国内资产,包括现在连新加坡的香港的都想回归了,看到这个太落后了,现在属于供需两望,上市公司愿意让出重组的平台,很多资产方现在也不想战略新兴板了,也不想IPO了,太久了,现在起码要3年。基本上2014年下半年供需两望的局面没有出现了,现在又出现了,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我觉得蓝筹股没有什么机会,成长股也没有什么机会,因为经济不明朗,反而重组的是有机会的。

  主持人:看来各位的分歧挺大的,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统计,在这个位置上对于后市看多,觉得2016年机会比较多的举手看一下,看看有多少人觉得今年是看多的。觉得今年没有什么机会,接下来不能看多,要小心谨慎的,举手给我看一下,到底是看多的比较多还是看空的比较多,真的差不多。大多数人举手看多的话,可能要小心,但是现在来看大家都比较犹豫,看多看空都不太明显。我们接下来继续听一下嘉宾分享,余总怎么看?

  余定恒:比如美元加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到A股本身就跟市场不同有关,A股更多的是杠杆资金,最近这两天网上的情绪是高涨的,而且场外配资的情况又越来越多。如果说配资预期所导致的一轮行情,这就比较危险。我们开两会无论克强总理还是新的证监会主席反复讲今年的主基调是加强监管,加强监管的火眼金睛,如果是这样的预期和行为跟这个调子是不匹配的,你就要小心了。如果反弹的资金来源或者未来的预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这个就比较危险。

  第二,一般中短期是看双方筹码的博弈,中长期可能看流动性、货币政策和资本面。中短期的货币政策没有喘息期,也许是下一次美元的加息,但还是有一些时间和空间的。熔断把我们很多的效益都套在里面,那个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出来了,高度会比我们想象的低很多,可能是时间问题,因为时空需要转换。比如说创业板,当然创业板的交易量接近90、91的量,这么短时间量这么大,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想短期还是冲高的可能和空间,中期大家还是小心。

  第三,如果空间和时间行情走到一个阶段,并且有明显下跌,甚至创新低了,我觉得才是今年真正意义上的行情。我们在内部讲,期待黄金坑,不知道有没有。

  主持人:刚才您一直提风险,您没有做布局等待机会吗?

  余定恒:今年狙击手,要精准一点。

  主持人:谢谢余总的分享,接下来有请石总谈谈你的看法。

  石波:市场这两年的配资和结构化把投资行为扭曲了,变成赌博行为,很多人去年一夜暴富,又一夜破产,这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投资还是要回归投资的本质,想一夜暴富就是赌博,还是要看长远。从长远来讲,有些公司有投资价值。虽然现在宏观经济非常复杂,汇率的影响、利率的影响、CPI也在发生变化,但是中国经济它也有衰退的行业,但是也有新兴产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现在估值整体水平比较高。现在市场整体的投资机会还是要等待,通过长线布局来参与市场投资。

  主持人:好的,姜总!

  姜榕:关于近期的行情,从我们观测的角度来看,是比较高的换手率。这么高的换手率是一个特征,这个市场大家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大家在互相博弈。下一步一个是估值修复,确实需要很多传统企业蓝筹企业估值也是回得很厉害,已经10倍多了,原来也是很好的企业,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蓝筹是一个机会。

  第二周期股,周期股从目前国家政策看,它是越来越接近长周期的。一旦长周期完成以后,它形成一个趋势,机会就会来了。

  罗伟广:我前天在这里做了一个讲座,反正这两天有一些媒体把内容做下来放到微信圈,财经圈的朋友也转了很多。我需要澄清一下,第一个我说过去这么多年07年、08年,在这个过程中基金经理散户私募都在追涨杀跌,公募有排名,散户本身天生就是追涨杀跌,导致这种氛围,包括顶级富豪,在专业领域很聪明,但是炒股的时候也受到氛围的影响,用了一个字通俗一点叫“脑残”,媒体就说罗伟广说富豪都是“脑残”。这一点我觉得意思大家是认同的,追涨杀跌的氛围里面逼着大家冷静地做,我不针对富豪、也不针对基金经理、也不针对90后追涨杀跌。

  第二也为自己说两句,我过来不是吹嘘自己,不是自己做得不好、不合格,但是在牛市的时候还是挺好的,在熊市也不错。我过来说做得不足,如果媒体说罗伟广每次都暴跌,没有暴涨,媒体这样一写我就成为典型了,后来散户就找我了,我就没法混了。这两句话必须要讲一讲。我现在在做所谓的并购重组,我觉得虽然这个东西很另类,我觉得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存量上市公司重组需要把它变化,资源配置要救市,虽然这方面赚了一点钱,但是还是有技术含量的,这个对于政府是好的、对于股民也是好的,我们做资源配置是好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并购基金。

  第三个方面,我们还成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炒股炒得不好肯定做不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我们起码说几句公道话,希望媒体笔下留情,我2010年火过一把就不行了,前两天说错话了,希望媒体笔下留情。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6位嘉宾的分享,也是对行情和后市机会的判断,这一轮的圆桌论坛到这里告一段落,谢谢各位!我们邀请第二组私募证券对话的嘉宾,他们是:

  广东泽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辛宇先生;

  天津易鑫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栾鑫先生;

  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票投资总监史伟先生;

  上海泓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策略总监冯宇先生;

  品今(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权益投资官张雷先生;

  深圳温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简毅先生。

  我们有请以上的对话嘉宾上台。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