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3日19:31 新浪财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

  新浪财经讯,1月23日,朝阳永续携手华宝信托在上海举办2015年度(第十届)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下午,第一场圆桌论坛主题为:2016年资产配置策略展望。论坛嘉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表示现在最担心的是经济危机,这是挑战管理和国家的治理能力。央行也好、银监会也好,都站在悬崖边上,都要求非常谨慎,包括证监会,要协调管理这个市场。

  第一个话题,1月份的股灾和过去的股灾有什么不同?

  余南平:本次和以往有些不同的原因,要求央行有高超的水平,1月4日到5日交易日,离岸市场出现波动。人民币离岸和在岸绩差点很大,产生脉压。当时在假如SDR的时候,提出央行如何管理好离岸和在岸市场?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央行也出现了人事变动。还有监管层的技术管理水平,现在的预期管理能力很差,大家知道供求来自于注册制和1月9号大股东减持不减持、怎么减持,市场上人都知道这个事情要发生。预期管理好的,后面出的文件,如果是12月31日或者1月3日晚上出,人们的恐慌性,这是预期管理水平。现在中国的经济,你本来站在悬崖边上,大家觉得岌岌可危了,要求你很高的平衡技巧和预期管理水平,你没有这个水平,市场可以沿着预期放大,这就是1月份的情况。

  廖冰:杠杆和政府失去信用对吗?

  余南平:投资者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私募注册的规模和规模相比,体量不是很小。私募注册的特征,都有平仓线。现在要随着市场的波动进行波动,容易造成追涨杀跌。它的设计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的产品设计出来,一个带杠杆,二是带很强的下限。你一波动,必须要做止损动作,上涨和下跌的过程中它会跑得快,你会发现市场的波动性非常大,和2012年、2013年时候市场很平稳,大家就交易,波动很小。我一直思考,为什么这么大的波动率?这也是很奇怪的现象,我还没有想通,只是看到这个问题。

  廖冰:第二个问题,2016年假设股票市场还有最坏的生存环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

  余南平:吕俊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每次美元逆转,从降息走到加息的过程,或者是变成强势货币,在全球都会产生某些地区的泡沫刺破现象。这个持续,刚才杨爱斌总讲得很清楚,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从加息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全球抛售资产,主权基金抛得比较厉害,挪威、阿布扎比等几个大的主权基金,包括淡马锡,他们全球布了很多的资产。美元紧缩,大家抛出大量的资产,沙特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可能会产生一些风险,这个无法预测。俄罗斯卢布褒贬,几乎国家经济崩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问题?无法预测,但这个问题存在。

  第二,来自国内。现在最担心的问题不是金融风险,而是经济危机,金融没有危机,玩得很好。现在的经济体系,产能大幅过剩,库存很多卖不掉,怎么去?1929年的历史告诉你,从华尔街经济不好,相互感染。现在经济下滑,如果经济本身的问题,你不可能避免对经济体系不产生影响。这个过程中需要管理者有相当高潮的管理水平,中国是可控的,你管得好,不要乱动,没有事。管得不好,你把自己搅进去,你就成了风暴发源地,这就麻烦了。中国一波动美国很紧张,因为你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你会波及到很多人。10年前你是出口玩家,现在要指望贬值挣钱不可能,全球需求在那里放着。所以,还是要有非常高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现在是危机管理,你出在危机当中如何进行管理?政府一直说要守住底线,除了民间借贷P2P跑路外,最重要的是如何使情绪不被放大?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如果现在你没有信心,1月份的事情还会发生,金融体系、实体经济都会循环。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不能预测的,管理不好发生起来什么都挡不住,那时候属于债务出清阶段,是最坏的情况。

  这两大因素,特别内部因素,是挑战管理和国家的治理能力,到了这个点,央行也好、银监会也好,都站在悬崖边上,都要求你非常谨慎,包括证监会,要协调管理这个市场。一个是证券市场,一个是银行体系,还有是汇率政策,三个之间如何协调?按照传统中国一行三会的设置,很难协调,各玩各的,不统一。去年就发生了这个问题。

  2016年股市可能有惊喜吗?理由是什么?

  余南平:张总讲了资本的问题,是“本”的问题,严肃的法治、严厉的法治,对规范市场运行,提高上市公司效率是利好的。美国之所以搞得这么好,普通法系遵循的原则非常简单,赔付制度,你赔得倾家荡产,内幕交易减少很多,这是制度建设当中治本的问题,是我们搞政策研究的要呼吁。第二是治标的问题,你说最大的预期是什么?第一个,去年我们在2015年给资本市场一个合理的解释,它确实很贵,为什么贵?有一个逻辑,国家需要资本市场转型,没有它转不了型,所以大家搞了创业板,大家觉得是很贵,为什么贵?国家通过资本市场才能转型,其它产业无法转型。通过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减低银行融资这样的才能完成转型。没想到过程中,因为监管协调问题、自身意识问题,场内外的杠杆放大,怎么办?我讲一个比较现实的途径,一个是定义说我还是需要这个市场搞好,因为我还是要转型。第二,我其它依靠不上。怎么做?唯一希望的是MOM的模式,我们现在5万亿的私募产品,为什么对市场的贡献力量不稳定?因为它不能高仓位运行。MOM,类似公募的管理方式。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