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9日17:4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9日消息,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主任陈自强表示,尽快修订并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他还表示,上半年开展对308家私募基金进行专项检查。统一标准,严格执法。

  加速推动“七大方面工作”

  陈自强在发布会上介绍,近期证监会在私募基金监管方面将推动七方面工作:

  一是尽快推动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

  二是尽快修订并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正在对私募办法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加强对托管机构、销售机构等其他服务机构的监管。

  三是制定出台私募基金信息统计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四是加强私募基金事中事后监管,上半年要开展对308家私募基金专项检查。

  五是指导基金业协会完善相关自律规则。

  六是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私募基金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建立信息共享、风险通报和重大事项磋商机制。

  七是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加强投资者教育。

  暂停私募新三板挂牌融资

  陈自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示,去年12月份,媒体对在新三板挂牌的私募机构融资金额大、数额多提出了质疑,证监会暂停了私募机构在新三板挂牌。

  随后,证监会在各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对已经挂牌的25家私募机构,正在履行挂牌程序的29家私募机构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梳理。

  当前,证监会针对私募机构估值问题、信披问题、利益冲突防范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正在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调研已经结束,结合意见建议,证监会将尽快明确规则并尽快发布。

   各类私募将纳入统一监管

  陈自强表示,下一步要遵循统一监管、功能监管、适度监管的原则,以差异化监管的路径开展日常监管。

  其中,统一监管是要将私募证券、私募股权等各类私募纳入监管,实行统一的功能监管,统一的投资者标准和信披要求,防范监管套利。

  对证监会监管的证券公司等机构从事私募基金业务的统一监管,适度监管就是不设行政审批,实行事中事后监管,行业监管和自律主要从信披入手提出底线监管要求。

  据介绍,监管将日渐严厉。证监会将不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长期没有展业的机构注销登记。

  陈自强表示,在差异化监管方面,在不同类别的基金在托管机构的资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差异探索,但差异化的制度安排还需不断总结和完善,对股权基金将关注资金募集的合规等情况。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