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私募掌门人|卢洋的反熵增:做投资领域的麦肯锡

对话私募掌门人|卢洋的反熵增:做投资领域的麦肯锡
2018年11月11日 19:53 新浪财经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文/新浪财经郭金霞

  编者按 “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由拥有“大投资”金字招牌的东方证券与全球华人首选财经门户新浪财经跨界联手,打造私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创业“黄埔军校”,致力于帮助机构培育品牌力,提升影响力,帮助个人放大天赋,走上稳健从容职业投资道路。

  本场活动期间,新浪财经携手东方证券,推出“私募访谈”栏目,如实呈现作为私募大佬成长导师和优秀机构参赛选手的投资理念与求知之道。

  上海泊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2018年度全国前三甲。本期访谈,让我们一起走进泊通,了解卢洋的“反熵增”。

“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2018年度全国前三甲“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2018年度全国前三甲  

  泊通未来核心竞争力:不将就

  1982年出生的卢洋,2014年出来单干创立泊通前,他曾在中金东海东兴三个老东家转一圈,拢共还不到七年,与其他创业私募大佬动辄二十余年从业经历相比,大概还属于“嘴边没毛型”。

  2010年在东海自营部以交易见长,16个月下来账户超额收益达到142%,同期上证指数仅涨5.84%,并总结出“交易价值的定价模型就是看隐含波动率”;

  2012年转战到东兴资管部时,交易对象却从全市场聚焦到大蓝筹,通过性价比调优的思考,常跌停板扫货,围绕基本面顺周期做交易,“虽然收益率降低了,但舒适度提高了,每一笔犯错的可能性也降低了,你说在格力电器上能吃多少亏?”因此东兴资管拿下了2012-2014三年期金牛奖;

  2014年创立泊通时,对交易的执着转为对基本面的确定性的追求。但与其他宏观对冲策略不一样的是,泊通核心资产仍为股票,权衡风险收益比后,利用对冲工具做大类资产配置以寻求最优性价比,包括可转债、可交债、股指期货期权等;在卢洋看来,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好的阿尔法却有全世界最坏的贝塔:“可能收益上不仅没增强还削弱,但是抗风险却得到提升。”

  在选择投资标的上,则侧重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而不是业绩增长,其核心是拿股票当债权。成立以来,泊通每一年都大幅跑赢同行和市场。

制表:新浪财经制表:新浪财经

  在外界看来,卢洋10年投资生涯一路走来似乎太顺了。这个行业更青睐V字反转人生路、涅槃重生的故事,这个过程意味着一种透彻的领悟和重新出发的勇气。卢洋却觉得“太顺利其实是一种结果,要看背后的原因——反熵增”。

  而“反熵增”,并非卢洋的原创。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在1998年亚马逊致股东信里就曾出现“反抗熵增”一词。

  “熵”(Entropy)是一个物理热力学中的概念,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而“熵增定律”,指是的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那不断消耗能量、释放出无法被回收的能量。

  简单的理解,热量从高往低传导,比如一杯热水放一会儿凉了,就是“熵增加”,“这是世界运行的逻辑——终究达成一种平衡;人也一样,如果你对自己满意满足将就,最后会变成一个平凡的人。”

  在卢洋看来,个人或者企业想要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应该心里始终有反熵增的潜意识,而查理芒格就是活生生的反熵增案例——他养成了一个异常罕见的性格——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我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我也无法说服自己就这样妥协将就的过一辈子,所以并不需要非遇到挫折才坐下来反思”,一身黑色运动衣加一双白色耐克鞋的卢洋往椅子一靠:“回过头来看,都是‘不将就’逼出来的,这三个字未来会成为泊通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的卢洋投资方法论逐渐体系化——先由宏观逻辑确定投资框架,注重行业与个股基本面分析,从现金流、ROIC和负债能力、商业模式、赛道、风险来源五个维度筛选和配置个股。关注市场情绪变化,选择少数人的观点是超额收益的必要条件,也是风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做好投资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在他看来,长跑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都不是投资所特有的,各行各业想做好都需要做好这两点,而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是投资者最需要的能力。卢洋特意在微信名加上“面壁”两字,要时常关照自己内心静下来思考。

“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颁奖典礼现场卢洋与陈光明合影“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颁奖典礼现场卢洋与陈光明合影

  泊通未来目标:研究驱动好服务能力

  “我想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如果现在不去,我或许永远都不会再有勇气了。”卢洋2014年年初在朋友圈分享一篇文章并单引用这句话。那时候的他也许还并不清晰创业蓝图和实现路径,也曾在朋友圈感慨“万事开头难,因为难,才好玩!所谓成功,是九死一生的坚持,大家加油。”

  但卢洋对创业成功的标准并非以赚钱为唯一标准,为此卢洋还专门请朋友写了一幅字“无欲则刚”挂在自己的办公室:“我对金钱看得很轻,对于未来看得很重。当你不再只是盯着钱的时候,可以更简单和专心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他还曾在朋友圈评论滴滴事件:“如果我们忘记创业的初心,变得只想通过赚快钱来证明自己,我们怎么给70岁时候的自己,一个交待!”

  卢洋对四岁的泊通有了更长远的思考,希望泊通未来成为一家“研究驱动好服务能力”的公司,不仅仅要在投资上赚钱,还要让投资产生价值,“我觉得泊通未来的成长方向是麦肯锡,而不是对标哪家对冲基金。”

  启发来自麦当劳——在2009年股东大会上,一位投资者建议发展瓶颈凸显的麦当劳转型,靠地产赚钱而非食品。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麦当劳股价涨了十倍,收入则主要靠和业绩挂钩的特许经营加盟费和租金。

  在外界看来,这与巴菲特买股票当债券的操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这种长期的逻辑与客户短期的钱却很容易产生矛盾。“四年下来我们做了一些铺垫,所以尝试今年做转型——拿着最好的公司还要给它做好服务。卢洋当然明白仍需要诸多突破,比如赚钱的确定性,还有资金容纳,未来要达到千亿美金的管理规模。

  目前,泊通已有1000名直销客户和超过40亿的自主发行的主动管理产品规模。在卢洋的定义中,不仅要看到泊通在赚钱,还知道泊通依靠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来赚钱的人才真正算“自己的客户”。

  在卢洋看来,私募行业壁垒非常低,既非资本密集型又非劳动力密集型,平台有限也不可能在招人上与别人拉开多大的距离,“壁垒恰恰在于时刻逼着自己必须往前走,对自己未来赚钱的方式时刻不将就做反思,终究会脱颖而出。

  “‘熵增加’实际上是人和大自然的惰性导致的,那你老是这么自我否定,不觉得难受吗?”作为北大数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卢洋听完哈哈一笑:“你不让我这么干我才难受,可能有些人天生性格里有自虐吧。”

  在卢洋看来,数学学科解决的终极问题就两个——从价值观上讲,是找到变化世界里面不变的规律;从方法论上讲,是用变分法求极值,追求最优解。作为一门寻找极值的学科,数学容不下“差不多”,作为一个追求极致的基金经理,卢洋也容不下“将就”。

  20年前贝佐斯提到“反熵增”时,并未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时过境迁,今天人们对照亚马逊20余年发展史中踏实步伐和自我超越,纷纷感叹他和亚马逊正行进伟大事业的路上。

  “未来我们能不能像麦当劳的财务投资者那样给出好的建议与方案?”当卢洋说他要做投资领域的麦肯锡时,大多数人将信将疑,索性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李文航亦有贡献)

“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颁奖典礼演讲现场“东方证券杯”私募梦想创业营颁奖典礼演讲现场

  以下为对话精选:

  最终收益率等于不同时期风险收益比的累计分数

  新浪财经:你想给外界展现一个怎样的泊通?

  卢洋:这个问题非常好。

  首先,我并不想说服所有人都知道泊通是怎么一回事。这有点像莎士比亚的戏剧,余秋雨说莎士比亚好看就在于不同的人都在他的戏剧里看到了不同的东西。我相信99%的人并不理解泊通做的事情。股市只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在这个镜子面前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因为照出来的是他自己。这在数学里叫做“规范”,所有的“规范”加起来才是一个全集。

  我希望我们做的事,是市场当中很另类、很稀缺的。所以我不仅仅希望我们的投资给大家赚了钱,更希望大家因为投资了我们的产品,从而了解世界上还有一些人这样想问题。

  在同样为20%的年化收益的产品里,泊通始终是追求性价比的那一类。我不迷信任何一类策略就绝对地好,但我会一直和单纯做股票做相比,怎么样能够加强性价比而非加强收益,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它达到的最好性价比,这是我们投资上的理念。

  外界看上去好像你每一年什么都做,今年做这个,明年做那个,但实际上它的逻辑很简单:在做股票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衍生品工具使得性价比变好了,可能收益上不仅没增强,还削弱,但是它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了。我认为最终的收益率等于你在不同时期的风险收益比的积分。风险收益比就是我做对的时候能挣多少钱和我做错了能输多少钱,在任何时间点累计的分数等于收益率。

  新浪财经:从2014年到现在,泊通每年的表现都可圈可点,那你怎么看今年呢?似乎并不符合你曾提到的年化20%回撤只有5-10%的指标?

  卢洋:我不觉得今年我们性价比变差了,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依然性价比很高,只是波动变大了。今年最好的性价比在哪里?就是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去博取未来的高收益。

  博取收益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叫“风险补偿收益”,应用典型是5000点--------认为我未来最不应该的是承受和市场一样大的跌幅,宁愿选择短期少挣点钱多控制风险;另一种叫“收益补偿风险”,我愿意去多在这个位置上承担风险,去博取未来更高的收益。有一批大型蓝筹的公司在现在的估值体系下以及它的确定性算下来,一面吃分红,一面吃增长,你可以算下来五年五倍,上一次出现这种机会是2014年。

  当然这个需要一定之前的铺垫,因为你的投资者可能不支持你这么做。但从之前泊通树立的形象来看,投资者都支持我们这么干。

  亏损有两种:踩到泥里和踩到弹簧上

  新浪财经:你的投资者为什么会支持你?

  卢洋:第一,过往在做之前都会跟大家沟通我在做什么。第二,一路走来,你也一直按照你所说的在做。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每周写周评,大家可以很连贯地看下来,我有没有否定自己?还是按照自己的逻辑一直做?后来又有怎样的进展和结果?

  在过程当中,我把心路历程跟大家去分享,哪些东西我们也觉得很无奈,哪些东西我们觉得也是大家看错了的,而我们为什么敢于去放长时间去看这些东西。亏损可能是有两种,一种是一脚踩到了泥里,再也拔不出来了;还有一种是一脚踩到弹簧上,当时陷进去,但是可能未来弹得非常高。

  目前泊通大部分是我们自己的直销客户,大概1000余名个人投资者,约40多个亿,这是我们的基本盘,这些客户都在我的微信群里,每个客户的群差不多200人,这样的群里大家都很融洽。

  如果你只是偶尔做一次别人不信,但是你每次都能做,加上你的业绩能够验证,那没有什么不信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新浪财经:很多私募管理人都明白自己掌握客户是最稳定的,但这牵扯的精力太多,而私募的团队都是小而美,你为何这么舍得投入精力?

  卢洋:市场不太好的时候可能会多花一些精力,比如像今年这个时候是我主动的跟大家沟通。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在干什么我在想什么,我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2018年和投资人沟通打开风险预算 

  新浪财经:泊通成立的前几年,从净值曲线上看,回撤很小,收益也还不错。今年的波动要刷新2016年熔断的记录了。这时候,你会如何和他们沟通?

  卢洋:在前期很多沟通之后,现在他们的预期里,泊通此时此刻做的事情属于——哪怕出现回撤也是短期的,未来会很容易地赚回来。我经常跟他们讲2008—2009年的时候那个切换是什么样子,和现在差不多。2008年从2000点到1664点指数只跌了20%,但大量的股票是从10块钱跌到了3块钱,但大盘股不一样,属于流动性有溢价的标的。指数下跌的过程中不仅没跌还涨,比如银行股。

  这一波市场也是一样,从2750跌到2450,后来又反弹到2550好像跌幅不是特别大,但“十·一”回来就这几天,好多股票跌了30%甚至50%,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有流动性溢价和确定性思考,而成长性和不确定性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是有折价的,这是存量博弈的市场,资金不在这边就会在那边。

  虽然赔钱了,但是还能跑赢市场。我跟客户讲了这些,他们也高度认同,现在是牛熊转换的一个关键点,就像2008年的2000点,从2000点到1664点,短期我们承担了一些回撤,但是你要知道,2009年从1664点到1900点期间,好多股票翻倍了。

  那这时候我是不是可以放大我的风险预算?以未来的收益补偿现在的风险。我短期承担了15%、20%的回撤,未来我们应该有50%—100%的收益。大家都觉得合理,因为这些我都曾经历过,不是异想天开拍脑袋。

  这个位置你亏了钱会很快赚回来,这个位置杀跌的动因实际上不是基于基本面的思考。当然未来涨了我们也不会卖,我现在持有的公司都是翻一倍我也不会卖的公司,所以短期这种假设,并不会成为我投资上的判断,因为我不会卖。

  有一些股票跌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也要跌?这是基于资金面或者净值敏感等博弈层面导致的这种卖出,而不是基于基本面的卖出。这让我想到什么?历史上统计什么交易是alpha最高的?alpha最高的交易就是买那些不基于基本面的思考,而是情绪面的思考,导致大量的抛压出现之后然后快速下跌,在这种情况下你进行了买入,alpha是属于最高的,而且高得可怕。

  泊通核心竞争力:不将就

  新浪财经:很多人很佩服达利欧当年曾濒临破产,然后从人生低谷爬出来,对风险有深刻理解。而你看起来一直很顺。

  卢洋:太顺利其实是一种结果,你无法要求可口可乐哪一天跌个大跟头。为什么?因为它太顺利是有原因的——就是我们始终敢于推翻自己,你去看我的成长经历几次转变,从券商自营到券商资管,到创立泊通,从去年开始梳理泊通未来该怎么走,事实上每一次变化都不是业绩驱动我去这样做,我们做得都很顺的情况下,我自己反思我哪儿做得不好。

  我们没有遇到挫折,但是由于我在思考我赚的每一笔钱的背后是不是我赚到了我计划中的钱。我不仅仅去审视每一笔投资是不是盈利了,我还去看我们赚的钱和最初的假设是不是一致?以及坏的情况发生的时候,我的思考能不能经得起考验?

  我没有觉得我哪一天做得让自己满意,别人觉得我们应该开心的时候,我都觉得并没有那么开心,事实上每一年我都能找到自己做的差的交易和投资。哪一笔钱是我挣了,但是挣的不满意?我尝试能找到一种投资方式方式可以做很久,比如做个60年?

  巴菲特的魅力就在这儿,他用一套办法已经做了40年,他的投资模型基本上在60年代末期确定下来。此前也有过几次调整,开始也做交易,然后买绝对便宜的股票,但他发现有一些问题,在确定性、时间、资金规模这三个维度很难处理,后来他引入芒格,芒格给他启发,后期他总结与其“以便宜的价格买普通的公司”,不如“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最优秀的公司” 。这是他的一个重大的变化。由此解决了确定性、资金容纳的问题。

  有的人拿着茅台这几年赚了很多钱,实际上他看到的好不足以穿透到茅台真正的好,但似乎不妨碍他挣钱。但我们要挣什么钱?我们不仅仅要赚到这种公司的好,而且我们要充分理解这个公司的好。

  这些公司的好,你只有穿透到这个公司的精神实质上,你才能在真正有风险来临的时候去坚持你的理念,在这个位置上我们敢于满仓去坚持,是因为我们真正在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好。为什么?因为我在这个位置上买的不是股票,这个位置我买的大部分是债券。

  我拿着这些好公司,实际上我不在意它的股票价格有没有涨,我在意的是你三五年后,你给我如何分红?就相当于我给这种好公司放贷,五年后每股的收益率会达到13%—15%之间。这种东西要看确定性,至少要看到5年。

  乔治·贝佐斯说,可能不成熟的人在思考世界的变化,而成熟的人思考的是在变化的世界中不变的东西。你总是基于各种变化去做投资,其实不值得,所以我现在更追求对基本面的确定性。所以这么多年我们的选股能力已经被被充分验证,能够一眼看到这个公司好的精神实质。我经常跟我媳妇说,优秀和伟大之间就差一个“为什么”,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比如有人问阿里巴巴为什么能走到今天这么伟大,阿里的人说是因为马云先生在历史关键时期做了几次关键的选择,抓住了机遇。然后很多人就满意这个答案了,但是我觉得应该再追问一句为什么马云总可以在历史关键时期做出重要的正确选择,这样的能力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多问一个为什么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就是“不将就”。你看到的任何好,背后那个真正的动因是我们不能对现在的情况妥协,我无法说服自己现在的情况能够延续一辈子,我不想在任何一件有瑕疵的事物上去将就。所以我经常跟我们公司的人去讲我们公司的竞争力在哪里?就是三个字:不将就。

  新浪财经:外界看到泊通路演的时候会把这几年收益贡献较大的交易重点说,那你讲讲这几年你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卢洋:比如2014年,买国电电力可转债,当时大概30%仓位。当初买它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特别特别便宜,当时跌破市净率后还有八九倍的估值,对应分红下来有6、7个点的收益,还有可转债的面值做保护,向下没空间,向上空间非常大,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确实很好。但回过头来看,长期来讲不如长江电力好,并不是基本面最优的选择,只是短期性价比上相对优的选择而已。未来我们应该拉长看。

  为什么最后没有人能超越巴菲特?看起来巴菲特的一些观点很生动形象,但你如果用数学模型去计算,会发现居然他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最优解。这里就有取舍,如果我们的投资周期只能为一年,那要做很多妥协。比如当时我们可能就会选择国电电力。但是如果未来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把视野放到未来五年,我可能选择的就是长江电力。

  巴菲特的估值模型是未来现金流折现

  新浪财经:你怎么看巴菲特?

  卢洋:中国的价值投资者对巴菲特是一种误读。巴菲特真正的精神实质是在于他是用现金流法来分析公司,他不是用短期盈利去分析这个公司。价值投资者在说,你看这个公司的估值多低、市盈率多低,你看每一年的净利润有多好。巴菲特不看这些的,他看的是你的收益质量,就是你的现金流。他认为现金流比净利润更重要。所以,他用的估值模型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其精神实质是他会拿股票当债券。所以,巴菲特买东西从来不假设会卖出,他持股周期很长的原因是在于他要吃的是这个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买价值股不叫价值投资,而是买一只价值股能拿很久很久去吃股息、会去吃未来的现金回报,才能叫“价值投资”。

  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当然跟A股市场环境有关系,我们的市场隐含波动率太高,导致经常要面临到思考净值敏感的问题。但巴菲特就没有净值敏不敏感的问题,他的计算方法是权益法。所以,他那个净值看上去会很平稳,不用每一天、每一周去汇报他的净值,他可能一年汇报一次净值就够了,这个对中国的私募就是一个挑战,可能你每一年都挣钱,每一年赚的钱也不少,但是期间可能会承受20%、30%的回撤。在这一点上很羡慕巴菲特。

  新浪财经:你对泊通未来的定位是什么?

  卢洋:由于我们持仓足够久,它相信你不是来挣短钱的。我们跟我们持仓的这些好公司提建议都很中肯,我们之间建立了互信。我对我们公司研究员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需求,你能在这个公司每一次的股东大会上面提一个好的提案,这个能力一定要增强。就像麦当劳的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上提那样。我希望未来泊通哪怕每个研究员只关注两三个上市公司,但可以基于管理会计角度深入理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预算。

  我认为中国大量的投资问题在哪里呢?中国大量的投资不产生价值。比如私募行业,我们成天吹我们买的茅台有多好,买的平安有多好,但实际上你不买人家也很好。我未来希望泊通是以深入的研究驱动服务能力的公司。

  新浪财经:在你创立泊通之前,你只是基金经理,没有太多的团队管理的角色,你现在是一个创业公司的负责人,这种角色转变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悟?

  卢洋:首先泊通就得是一个好公司,否则我绝对不可能投出来好公司。我把泊通做成我心中最牛的公司要有的样子,我一步一步在学他们。

  我不太相信手工作坊式,这也搞的预算很紧,那也搞的预算很紧,三五个人慢慢干。当然初期可能是这样,但几年之后要有大变化,各种团队建制、业务流程必须逐步完善。2017年,还专门成立战略咨询部,给公司做内部流程梳理建IT系统。

  创业之初是三个人加上两个会计和人事的兼职,后来逐步加到现在的31人,现在公司里面基本上是两种人,第一种是我之前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再一个是我新招来的人也有一些应届毕业生的研究员。

  我和东方红也是有交流的,东方红是一个很好的公司,他们也很注意人才梯队的培养,每一个在公司的人都能看到前进的路径。我们公司也是一样,我关心他们的成长在于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要成为的那个人的样子。我经常跟他们聊,你希望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在哪些方面要去加强。一个人挣钱改善生活是一方面,能不能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人还是很重要的。

  新浪财经:你的管理风格是什么样的?

  卢洋:我不是一个特别会管人的人,大家跟我在一起就挺轻松的。我觉得每个人不是靠我管你,而是让你自己有危机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能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

  泊通现在的架构是“6+1”模式,6个大部门加上我,形成委员会讨论公司的战略和预算。我负责把泊通做成一个“高铁”,他们负责的是有成长、有能力留在“高铁”上。他们要随时问自己“你有没有能力留在这个公司?”走的人属于上了“绿皮车”。

  我们团队里面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去懈怠,成长里最让我惊讶的是田野,还有张扬、庄臣这些人都成长得特别快。成长这么快的人,依然每天12点左右会把自己的读书笔记,看到一些好的文章会扔到群里面跟大家分享。而那些还相对稚嫩的人不就更应该勤奋吗?

  新浪财经:你出来创业很年轻啊,2014年你才32岁。

  卢洋:我北大学长曾晓洁出来创立源乐晟比我更年轻,2008年创业的时候他才29岁,我真的很感谢他,虽然在投资理念和市场观点上我俩谁也不会参考对方,但他却会对自己的客户说:“如果你还有余钱,可以考虑下泊通”。

  新浪财经:你当时为什么一定要出来创业?

  卢洋:其实我和公司主要领导都沟通的很好,但更大的领导的思维还是以牌照为赚钱基础,它不太认为投资能力能成为一个公司的名片,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困扰。

  新浪财经:那你可以跳槽?毕竟自己干承受的压力很大。

  卢洋:当时拿的offer也非常大,但是我也没有动心,我觉得到另一个公司里面去重复这样的故事太浪费时间,虽然我挣到了一些钱,但是可能我又觉得不太开心,几年后还是想自己出来干,可能那个时候错过了那个时间,比如说我两年后、三年后再去干,但对于我们这种公司来说积累品牌时间是很重要的。

  只要能募集到第一个一个亿,养活这个公司,持续的跑出好业绩,发展总是越来越好的。当时我第一个产品的一个亿规模是后生集团参与的。他还负责市场帮忙募集资金。

  新浪财经:你平常的工作生活是怎样安排的?

  卢洋:我自己和量化团队在北京奥运村这边租了一个LOFT作为办公地点,然后研究团队主要在杭州。我就住在旁边楼的5层,早上8点起床收拾好吃完饭,9点下楼开始上班干活,下午五点到晚上九点陪我2岁的女儿,九点女儿入睡后再下楼干活到12点半。我其实是一个比较宅的人,几乎没有应酬也不太和客户吃饭。

责任编辑:郭金霞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2 新农股份 002942 14.33
  • 11-20 宇晶股份 002943 --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贝通信 603220 7.85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3.3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