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7日14:07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新浪财经讯 12月7日消息,由新浪财经和华创证券联合主办的首届私募基金业金刺猬奖北京答辩会今天举办。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副总经理曾杰和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影峰作为金刺猬入围候选私募代表并发言。王影峰表示,耀之资产非常注重产品的一个风险控制;在整个策略上是寻求长期稳健的回报;整个策略线的分布上始终都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第一目标。

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副总经理曾杰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副总经理曾杰

  以下为发言全文:  

  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副总经理曾杰:各位领导上午好,今天很荣幸有机会代表耀之给大家做一个关于耀之的介绍,今天我们的介绍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个耀之的整个发展以及人员的情况,后面一部分由我们的投资总监王影峰给大家介绍我们公司几个产品的主要策略,包括对今年,包括明年市场的展望。

  一开始我先把公司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耀之成立于2011年7月,也是国内那一波债券私募的第一批,首批的债券私募,尤其那时候整个耀之进入市场的时候,也做一些结构化产品为主,因为那时候整个资金成本也比较低,整个资产收益率,尤其是债券收益率比较高。所以,那时候简单做1:9,后面1:3的结构开始做,相对来说那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的起点,耀之也是站在一波债券比较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耀之也是在2014年的第一批私募管理人50张会员资格里的其中一个,也是50家机构里维一一家做债券的私募机构。这个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毕竟当初2014年年初颁这50家会员资格的时候比较关注的是这些私募机构在2013年的产品的业绩表现。2013年大家知道债券有个“钱荒”事件,耀之那一年所有产品都是正收益,这也是给当初颁发这个牌照机构印象很深刻的一个良好的投资记录。

  到目前为止耀之成立5年4个月,我们现在已经在运行的,包括已经结束的将近100个产品里都是正收益的。

  这是公司整个股权的结构。当初把耀之设成一个有限合伙,那批私募很多都是有限合伙的方式来设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我们几个主要合伙人的股权都是在上海耀之股权这个结构里来体现。

  整个耀之发展的关键事件,从2011年7月开始到2013年跟中国银行发了债富系列,到2013年加入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包括2014年获得会员资格。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2014年我们跟招行发展国内第一个国债期货套利产品。经过2013年的“钱荒”事件以后,我们也在反思,做债券私募相对银行和券商来说有两个劣势是很明显的,一个是流动性的问题,私募做债券流动性是扛不过去的,银行、保险包括券商这块这个劣势很明显。另外,对信用风险的承受能力,一个私募真的踩了一颗信用的雷,整个市场立马全部知道,一下子对声誉冲击也很大。我们2013年年初就在布局,因为那时候中金所消息也出来了,国债期货正在推出上市。所以,我们2013年年初期就要从海外引进了一个做国债期货的团队,那时候整个国债期货国内什么时候上也没定,但是我们提前做了一个布局。我觉得这个布局是很成功的,私募要做出银行跟券商不一样的东西我们要做债券的年化,也是耀之2013年重要的转型。2013年国债期货9月份上市以后,迅速推出自主管理产品,2013年年底整个产品的业绩就特别突出,也是通过中金所的介绍,我们跟招行发了全市场第一个国债期货的套利产品,主要做期限套利。2015年9月份拿到香港的9号牌,包括今年也拿了4号牌,现在拥有香港9号、4号,我们在工行也发了一些QD产品,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末发了QD的产品,主要是配置海外优先股,海外中资主题的一些债券为主,现在产品收益率也不错,不管在投资组合上还是在汇率上都获得了比较大的收益。2016年也是耀之首次规模突破200亿的时间点。

  整个公司部门的整个结构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分前台投资交易合市场都归为前台,包括另类投资也是刚刚成立的部门,包括运营支持,是一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一个体现。

  我们现在的客户,在座的各位也可以看一下,基本上涵盖了几个大的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基本上全覆盖了,有些还没合作的也在沟通,包括现在几个大的券商。从产品结构来看,这个数据大家应该可以参考一下,目前我们200亿出头的规模里,委外占了54%,代销大概占了46%,代销渠道基本上现在是四大行的全覆盖,包括一些城商行也在帮我们做代销。伪外这块工行是我们主要的客户,包括现在一些股份制银行,在座的像广发、兴业都是我们的一些企业客户,包括一些城商行。从客户的结构可以看出耀之产品的定位是比较明确的,我其实服务的是一个低风险偏好的一部分客户的需求,包括在银行渠道代销的产品,我们也是定位为一个低风险、低回,收益率相对稳定的一个产品的定位。银行的深圳银行部引进我们耀之产品的一个考虑也是基于我们产品的相对稳健,现在我们在银行那边整个产品的收益率区间在5-10这个区间为主,这部分区间在银行看来这部分产品的回撤基本上控制在1%之内。银行看来它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现在日益稀少的信托类产品的替代品,现在银行卖金融产品是比较稀缺的,尤其以往的信托融资类的,刚性兑付的产品越来越少,需要有一批有限风险类型又能上量的一些产品策略引入它这个渠道来维护它的客户,因为很多客户这一两年是一个集中的买信托类产品集中到期的时间,很多客户原来买了300万、600万的信托以后,到期了转身要重新再买的时候发现已经买不到这样的产品了。信托首先产品很少,另外,收益率也很低,银行是一个压力很大的行业,每年增收的任务都在往上叠加,25%、35%一定要往上翻的,银行的代销部门也在想是不是我要采购同样的策略,跟原来风险偏好差不多的,我们产品的设计就是针对这部分客户的需求,包括现在银行委外的资金,我们跟银行委外从两年前拿到第一笔工行的委外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跟银行沟通银行的需求。银行的需求很明确,首先它这边承受不了亏损。另外,希望我们产品能够比较有较大把握的实现它的基本的资金的成本,这是它的第二个需求。第三波,能够在覆盖它的资金成本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针对这个需求,讲我们产品策略的时候提出一个“债券+”的策略,以我们最擅长的信用债叠加我们最有特色的股债期货套利,然后在股票量化策略上来做。这个策略是我用相对保守的信用债策略能基本达到银行资金成本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我通过低风险的套利策略来达到我们的目标。

  时间有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王影峰讲市场观点和策略。我们也是美国罗素的白名单。把几个核心人员介绍一下。我们总经理是王小坚,人大毕业,之后在太平人寿跟太平资产,之后在UBS,做了比较创新的一些财务管理业务,2011年跟王影峰创立的耀之,王影峰是上海财大毕业,之后一直在上海证券做固收,也是2011年出来,我本人是在韩国的一家公募基金,之后在国内筹备了一家合资公司叫华成未来基金,耀之也在我们这个通道发了很多产品,尤其在2013年所有产品增收,他们基本上在2013年第一季度末3月份、4月份基本上把一些产品抛掉了,现在是市场的一个高点,但基本说保证在钱荒时不会有危险,2013年年底很多产品久期都很低,保证了产品到期的情况下能正式的推出市场的行为,我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今年年初我们邀请了额原来汇添富的杨健加盟耀之,耀之是一个既做债券又做量化的团队,整个公司人有66个人。这对一家私募来说是一个比较齐全的配置。有可能在信息表里我们没有完全披露人员的名单,这里是我们最新的一个名单。

  在66个里我们投资研究,包括信评其实有将近30个人,基本上是公司快到一半的,现在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金融性开发系统,包括我们的运营跟风控,这个加起来21个人,这也是在私募计尽力我们人数配置,包括IT人员配置最多的一家机构。后面老王也会介绍我们自己开发一套风控系统,自主开发的,这套风控系统现在几个委外的机构也在用,我们的客户每天能自己电脑登陆这个系统,看到他委托我们资金的所有资产指标,收益率也好,而且这个系统已经到了2.0了。

  最后我简单讲一下产品的几个主打类的产品系列,一个是纯债型的产品,目前已经比较少了,我们跟银行伪外或者偏保守的私行部合作的时候,他们对国债期货有一定保守或者有相关规定不能做的话,我们会推一些纯债的来做,基本上我们推的比较多的是债券+国债期货套利型的产品,我在信用债的基础上再加上国债期货,不管套利也好,对冲也好,或者一些基差交易也好,收益的效果。

  我们从今年年中开始正在力气推动一个新的策略就是混合多策略,不仅债券,有国债期货,还有股票的量化策略。因为大家普遍认为2017年,包括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纯债的策略已经很难做了,大家也有一定的共识,明年在权益类包括α策略是有一定的机会的,明年第一季度股指期货的限制会有进一步的放开,大家有一定的预期,报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打个提前量,我现在的新产品我们叫混合策略也好,全天候基金也好,我要多策略的上,争取能捕捉市场上比较好的一些套利机会。

  我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有请我们的投资总监,也是我们合伙人王影峰介绍产品的策略,以及对市场观点,谢谢大家!

耀之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影峰耀之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影峰

  耀之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影峰:各位尊敬的领导,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耀之在投资交易方面的一些具体的情况,以及我们对市场的一些看法。我们耀之从投资的理念来说还是比较注重一个低风险的投资策略的运用,从特点上来,第一我们非常注重产品的一个风险控制;第二我们在整个策略上是寻求长期稳健的回报,而不擅长做那种激进的或者追求短期的高收益的策略;第三我们整个策略线的分布上始终都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第一目标,无论是我们投资于债券策略还是投资于权益市场的策略,从大的目标来说我们是追求的绝对收益;第四,从我们整个耀之成立以来一直是把客户利益摆在第一位的。

  从目前我们整个现存的产品策略线上来说,债券策略这块最主要的:第一是纯券策略,也是传统的现券策略。现券策略,一是从传统的配置策略这块我们比较注重挑选或者精选合适的信用资产,然后与整个利率债做组合搭配,为整个产品做一个基础的底层资产的配置。在此之上,我们会结合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利用合适的资产,包括在合适的时点上选择——比如说挑选利率债或者长久期的信用债或者城投债——选择合适的交易性资产,根据市场的波动做一个现券的交易。再一块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国债期货,或者我们基于利率衍生品的多样化的对冲策略。从早期的运用来说,或者从2013年、2014年、2015年的产品线上对这块主要是基于国债期货的多策略套利,包括简单的期限套利、跨期套利,从2015年末开始,一直到2016年我们更多的运用是基于国债期货的一些延伸策略的运用,包括从跨期套期策略推演到收益曲线波动曲线,包括国债期货的近期合约和远期合约的跨期套利,以及基于国债期货和利率债现货之间组合套利等等。可以说国债期货或者基于利率衍生品的多策略套利是我们对于传统的债券策略的一个有益的收益增厚的补充,也是曾总给各位介绍的债券+策略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2015-2016年我们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产品中最多运用的策略就是这块债券+策略,而加入权益市场的杨健总这块权益市场多音字套利和量化策略是从2016年下半年随着杨间总政歌量化团队的加盟才开始推出的。在此之前我们的债券+恩指的就是传统的纯债策略之上叠加基于利率衍生品的多策略套利。

  风控也是我们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体系,我们可能和很多私募对债券配置的理解有一个很大的不同,2014年以来随着信用风险在债券市场不断的暴露,很多金融机构出于风控方面的一个完全规避的需求,可能把整个信用债的投资策略做了一个完全的摒弃,或者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只愿意投资评级在AAA以上的最高评级的信用债,甚至更极端的情况是我们看到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可能会舍弃掉信用债,只投资于利率债,这使得他们自身的策略在推进的过程中固然规避了信用风险,但是也在很大的一块程度上放弃了这个市场中一块非常诱人的收益或者非常值得挖掘的市场。其实我们耀之对信用风险的理解就是信用风险是每一个金融市场所正常的、必然会存在的一类风险。从发达市场的信用风险来看,信用风险的暴露是正常,如果没有信用风险的爆发或者我们市场是一个刚性兑付的市场反而是一个不正常的市场。2014年以来,随着整个信用风险在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暴露,恰恰是我国债券市场在不断的走向成熟的一个表现。而我们在面对这个信用风险的时候,我觉得更多的我们应该是以一个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想到更好的办法去控制我们的信用风险,去发掘信用在市场中值得我们投资的被定价的资产,而不应该是因噎废食,当我们发现这个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就把整个市场放弃了,这样的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耀之从自身考虑,我们对这块,建立我们自己完善的风控体系,并且不断的根据实践的经验去修正它,去让它整个体系更趋完善。目前我们整个信用债的风控体系这块,第一是通过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个信评团队的组建,然后由我们自己的信评团队构建耀之内部的信评体系,实际上我们对信用债投资的时候,耀之采取的是依赖我们内部的信评团队和风控小组,建立我们耀之内部的信用债可投资库。我们在所有的信用债投资的大前提就是必须是我们耀之的信用债可投资库内的债券,而非这个库内的信用债不管它评级多高,我们都不可以作为自己组合配置的标的。

  信用评级的流程我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当我们发现这个投资经历有信用债配置的要求,而这个债不在耀之信用债之内的时候,由我们投资经理提出需求,由我们信评团队对企业做调研,给出我们自己内部的信评报告,同时把内部的信评报告完成之后提交给我们耀之的信评委员会进行评审。当整个信评委员会评审通过之后,这支信用债纳入我们耀之信用债可投资库益之后,才可以正式成为我们所有投资经理的投资标的。如果最终未能通过信用委员会的评审,未能纳入信用债可投资库,最终这个信用债无论评级多高我们都是不可以进行投资的。而对于我们投资经理二次的监督或者对于投资经理权限的限制体现在我们交易室,也就是说当我们投资经理信用债买入指令下达的时候必须先下达给耀之的交易室,交易室如果发现这支投资经理买入的信用债不在我们耀之的信用债可投资库内的时候,交易员会拒绝执行投资经理下达的投资指令。我们是通过这么一个流程进行内部信评风控的把控。同时,我们在做信评调研的时候,我们非常倾向于让我们的信评团队实地去企业开展调研,我们为了建立耀之的信用债可投资库,我们信评团队的研究员常年不在办公室,他们最远到过东北,最西到过新疆,最南去过昆明,反正只要是有我们信评需求提出来,我们所有的信评员都会奔赴企业当地做最详尽的实地调研,去尝试接触企业的财务总监,去尝试接触企业的高管,去尝试到企业内实际的厂房内看它的情况,甚至尝试到企业的施工的工地现场去看,这是我们对待信用债比较严谨的态度。

  第二块就是前面曾总给各位领导介绍的,我们有自己的耀之中扩系统,目前这套系统叫“耀乾资产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前身是从2011年、2012年在前台的投资经理做投资的时候,我们都是有自己记前台台账的习惯,投资经理在管理自己产品的时候需要知道自己每天到底买了哪些资产,每天交易结束自己资产怎么变动。早期产品少的时候,都是投资经理自己通过Excel做台账,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和管理产品的增加,最终我们发现确实有必要做一套中后台系统,而且通过我们不断有新的投资团队的加入,大家也不断的交流、沟通,发现随着未来整个资管业务的发展,我们完全有必要参照国外海外的先进经验建立我们一套完整统一的中后台的风控系统。因此,我们拓展了自己的IT团队,开发了自己的耀乾资产管理系统。在座的和我们合作过,像曾总介绍,我们给很多合作的金融机构业提供了这个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第一可以实时的查询到我们产品的持仓情况,我们资产的分布,包括我们所配置资产的信用分布、久期分布,我们综合的久期是多少,我们整个建仓大的池子,我组合票期多长,现在整个管理的池子里持有哪些品种,哪些券,我的产品运作的实时的净值的走势怎么样,而且我们净值反映多种口径下,包括按照市价估值,包括按照通债估值,包括按照公允价值估的,这些可以给我们提供从各种不同视角监控我们产品运行的有利实时的数据。而且我们整个耀乾中后台系统的数据更新并不是由耀之的中后台人员手工录入的,而是我们和所有产品的合作的托管行进行了后台数据包的交换,通过我们系统的清算导入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数据确保是非人工干扰的,而是和我们后台合作的托管银行的数据是同步的。

  第三块,我们有自己的后台部门,也是我们称为风控运营部,风控运营部同样会利用我们耀乾资产中后台的资产管理系统有他们的风控权限,他们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实时监控我们所有系统的运作情况,包括分产品,各个产品的资产状况,包括我们整个耀之所有产品的总的一个资产的情况,以帮助他们监控我们不光单个产品,乃至耀之所有产品汇总的风险,发现在整个公司运作过程中,在产品的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帮助我们进行改进。

  这是我们整个耀乾资产管理系统我们建立的大的方向性的目标,第一是我们希望系统改进更加自动化。第二我们希望不断的加入各种国际通行的指标,因此我们能更加完整全面的评估我们所有的产品和资产的表现。第三是让整个系统更加安全、高效,这里指的是我们整个数据服务系统这块。

  讲完中后台系统和风控体系,下面介绍一下产品的情况,在我们整个产品运作周期中,目前我们现存的产品存续时间长的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耀之月签对冲产品,最具代表性的是,是因为这支产品存续的周期比较长,这支产品是我们自主发行的一款私募产品,它成立于2014年7月25日,这支产品由于存续时间长,它的整个业绩跨越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从策略上来讲月签主要是以传统的纯债策略叠加,基于国债期之后多策略的运用。而且在月签这款产品里,由于是我们自主发行的产品,月签的客户都是我们耀之的直销客户,因此,这款产品策略尺度是比较大的,投资范围也是比较开的。大家可以看到这款产品在2014年7月25日到现在为止全周期的费后总收益率是31.32%,年化收益率是费后13.29%。因此,可以说这款产品的收益还是非常不错的。

  早期来看,受当时基于国债期货的一些基差波动策略的头寸会比较大。因此,早期它产品净值的波动会比最近的这两年以来波动大一些,随着基于国债期货交易策略的日趋完善和成熟和投资经理对头寸规模把握的日趋娴熟,因此整个产品在中后期的表现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整个产品的回撤还是控制得好,费后年化收益率也是比较高的。

  第二款产品是我们最近一年和企业客户合作的一款比较有代表性的中欧盛世-大家祥驰1号,不包含国债期货的策略,主要的策略是纯债策略,在过去的一年取得费后年化收益7.96%。

  讲完这些产品,最后还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块也是各位领导都会比较关心的,即耀之对后续市场的看法。

  第一我对整个2017年市场的看法,2017年的市场可能会非常的鸡肋,我指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判断2017年整个债券市场现有的收益率水平毕竟处在一个相对的低位,但是我并不像其他机构所判断的2017年市场那么悲观,这个判断的大前提就是我认为整个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仍然处在一个非常弱的趋势中,我认为未来可能会有相当长的时间中,2017年整个国内的宏观经济并不会出现U型反转。

  我们说国内经济在最近几年回落非常快,整个经济增速也是持续的回落,而很多的机构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都不约而同的会提到我们是受到整个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我个人的看法是我觉得恰恰是全球经济的一个大环境的回落,使我们忽视了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抛开全球性的经济回落不谈,单谈中国经济自身碰到的问题,即使没有这波全球性的经济调整,我认为我们宏观经济依然处在一个持续回落的态势中,我们自己面临的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无法解决。2013年开始我们人口红利消耗殆尽,我们劳动力人口占比2013年开始持续下降。我们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从朱镕基总理把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之后所带来的30年高速发展,依托的是什么?依托的是我们的汇率优势,我们依托的是我们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我们依托的是我们地价成本低廉带来的企业发展运营成本非常低廉的优势,以及在此之上我们成为世界代工厂,因为我们有全球最便宜的加工成本,同时在此之上我们大量的发展了我们的外贸交易。但是现在我们所有的优势正在丧失,我们所有低端加工制造业在不断的迁移,从国内东南沿海向西部地区迁移,大的方向是在从中国向东南亚、向印度迁移,甚至不排除未来川普总统上台带来的制造业回归美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领导人也是高瞻远瞩的提出我们要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工业4.0,我们放开了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要重新调整我们的人口战略。但是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因此,未来整个宏观经济将长时间在底部徘徊。而受此影响,我认为未来整个货币政策将被动的维持宽松,和2015年、2016年我们见到的一样,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会主动宽松,它不希望发出错误的信号让金融体系的泡沫进一步扩大化,但同时为了支撑我们疲弱的经济,为了拉动我们的经济走出泥沼,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是得被动的维持宽松,来支撑我们不断扩张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在未来的整个市场上可能很大的程度上或者说更多的我觉得就是货币政策的一个纠结中的震荡,而不会带来一个V型的反转,而从市场上来看也是同样整个市场的体现也会以震荡为主。

  从更短的期限来看,从现在往未来来看,我觉得可能在12月调整仍然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实际上从10月份开始,我们对整个今年四季度市场就看淡,因为四季度堆积了太多的利空因素,12月美国加息的阴霾,整个二三季度的房地产市场爆发带来的经济数据的回暖和物价数据的回暖,包括我们年末的资金紧张,这是历年一样的,每当到了12月的时候,资金紧张往往会胜于6月底,排除2013年6月的“钱荒”不谈,2014年末年关将至,第二次叠加了一个非常近的时点——靠近春节的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在当时的策略调整上,我们从9月份开始就不断的减持我们手中的资产,我们不断的把整个所有产品组合的杠杆降下来。

  在座的各位领导如果跟我们耀之有合作产品的话,只要回翻一下所有耀之的产品在9月份、10月份持仓的变化就会发现我们不断的降杠杆,不断的降久期。目前为止,11月耀之的整个产品线的净值回落控制得都非常好,很多产品几乎没有回落,甚至基于我们在9月份、10月份大规模的减仓,我们手中目前完全没有藏城投,完全没有长利率,而且可能少量或者相对于整个200亿池子非常少的,我们现在手上长利率应该不超过三个亿。这一块即使这么小的一块我们都已经用国债期货做了一个完全的对抽,甚至基于此,使得我们在11月市场中回撤控制得非常好。但是市场往往是在绝望中孕育着机会,对于明年1一季度的市场我看得并没有这么空,我觉得2017年一季度很多东西会出现转变,包括资金面会逐步的缓解。随着二三季度房地产市场的爆发带来经济市场的回暖,这个明年一季度会转折,国庆之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密集的调控,这个调控数据上带来的变化可能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性,可能有一个季度左右,到了春节之后整个数据会稳定。第三,物价数据明年三四月份开始也会回落,大家回顾一下2016年的三四月份也是一个经济数据的高峰期,今年的一季度我们也由于经济数据的回暖对债券市场未来的走势产生过迷茫,产生过震荡,三四月份债券市场同样出现过一波很大的调整,对2017年的影响是什么?如果今年基数较高,到2017年三四月份可能数据就不那么容易走得那么高,再叠加国家对房地产市场从国庆之后的强力跳空所带来的影响,到了2017年的三四月份春节之后可能经济数据的表现上体现给我们的就不会像今年的四季度这么强,而会逐步的趋冷,这块也对债市有利。

  第三块是历年的一季度一定是需求释放的高峰,所有的金融机构在春节之后会逐步的获批自己新一年度的投资计划,而这个需求会集中在前两个月释放的更为明显。从我们做债的来看,每年春节之后三四月份是最容易产生市场上供需平衡向需求大于供给这个方向转折的。因此,综上可能从交易性机会的把握上,可能在今年12月下旬也许是一个好的交易性资产建仓的时点,而在这个时点上买入的资产很可能2017年三四月份会有一个不错的回报。大的方向来说,正如我前面所判断的,我对2017年整个债市的判断,毕竟绝对收益率水平太低,而央行一定不会在货币政策上进行一个大放水,我们对2017年的判断是震荡,或者更多的判断还是以交易性策略为主。所以,未来2017年我们自己纯债策略产品线配置上还是侧重于以短债为主,同时在此之上充分运用基于利率衍生品交易性策略对整个组合收益进行一个增厚。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我们整个配置上还是会尽量的回避一个城投债,从2015、2016年来看城投债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充分体现了政府信用背书从隐性政府信用背书转向被市场广为认可所带来的信用基差大幅收敛带来的交易性机会,站在目前的时点上,大家不妨回顾一下上一次大规模的城投债的发行或者城投债上次大热是什么时候?2012年9月份开始,从2012年三四季度一直蔓延到2013年三四季度城投债是当时市场上最热的投资品种,这批债当时发行的最火的期限就是7年期,后三年分段式还本,而这个点恰恰就是踩在2017年,从2017年开始,2012年发行的城投债开始逐步进入还本的高峰期。所以,这个时间点我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品种,何况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时我并不是很喜欢长期信用债,因为每当市场收益率在底部出现转折的时候,长期信用债是流动性最差的品种。这就是我们的一些观点。谢谢各位领导。

责任编辑:张伟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