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或发沪港通策略产品

2014年11月17日 03:20  中国基金报  收藏本文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实习记者 吴君

  今天,酝酿大半年之久的沪港通正式通车,A股市场迈出对外开放重大步伐。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表示,A股市场上,沪港通对股票的影响已有明显体现,但对两地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有私募人士表示,会发行沪港通主题策略的相关产品,但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并非其首选。

  A股市场运行逻辑不变

  上证指数上周冲上2500点,这也是其时隔3年再度站上2500点。同创伟业二级市场投资经理付羽表示,近期蓝筹股大涨,是沪港通等多种因素叠加的效果,不过,沪港通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事实上,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均表示,沪港通短期会对A股有冲击性的影响,但并不改变A股市场自身的运行逻辑,长期则将改变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等。

  深圳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表示,过去A股市场上出现的蓝筹股估值非常低的情况未来会发生改变,海外投资者更关注分红、股息率等方面,A股低估值蓝筹股正契合其投资偏好。

  深圳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表示,沪港通是A股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大的制度安排,意味着全球机构投资者开始对A股市场的重新关注和配置,海外投资机构进来,A股市场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

  上海鼎锋资产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高表示,沪港通会带来增量资金,在开通初期,资金会持续净流入A股市场,海外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A股市场则以散户为主,因此长期而言,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会逐渐发生变化。

  是否利空创业板存在分歧

  在余定恒看来,沪港通对A股市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未来A股市场的风格将由中小市值向大盘蓝筹切换、成长股向价值股切换、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换,A股市场独有的中华瑰宝类公司会受到关注。

  张高表示,海外机构喜欢买有长期价值的公司或行业,或者是被低估的板块,比如水电、品牌消费品、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券商等行业,因为水电类资产非常稀缺,而品牌消费品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会得到海外资金持续关注,整个蓝筹股的底部将因此被逐步抬高。

  而对于沪港通是否利空创业板,私募有所分歧。北京和聚投资总经理李泽刚[微博]直言,对创业板是利空。不过,张高表示,不会出现大盘股涨小盘股就要跌的情况,未来中小市值股票也会更活跃。

  广东泽泉投资公司投资总监辛宇则表示,创业板本身有调整的要求,短期这个板块风险比较大,未来也会有所分化。

  而对于港股市场,张高认为,鼎锋资产会更多关注中小型公司。吴险峰也表示,港股中有成长性的小市值公司会越来越多受内地投资者和券商的关注,有利于估值的提升。余定恒也表示,看好港股中的中小市值龙头股。

  港股通并非投资港股首选

  本报记者采访发现,多数私募并没有计划发行借道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产品,但是有私募计划发行沪港通策略的私募产品。

  在余定恒看来,港股通并不是投资港股的首选,因为港股通的标的只有200多家公司,而一些有价值的中小市值龙头股并不在港股通范围内。

  不过,上海鼎锋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李霖君[微博]表示,早在几个月前,就发行了专注AH股套利的私募产品,未来还会发行几个沪港通策略的产品,目前正在计划募集中。

  李霖君表示,香港和内地的投资者偏好不同,国外特别喜欢现金流很好的企业,国内更多偏好于收益型、增长型的投资,可以利用这种不同,制定特定策略进行投资。

  格上理财研究部总监景卉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只投A股的私募基金,如果要参与港股通,需要修改产品合同,流程比较繁琐,少数对港股有投资意向的私募,可以在发行新产品的时候,将港股纳入投资标的。

文章关键词: 沪港通港股私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北亿元贪官被指抠门 一人吃饭只点面条
  • 体育ATP总决赛-费德勒赛前伤退 小德夺3连冠
  • 娱乐熊黛林被曝爱死金钟国 十指紧扣被抓包
  • 财经国务院37天连出9拳扩内需 调控精灌滴灌
  • 科技《星际穿越》里的物理:真有黑洞虫洞吗
  • 博客揭秘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撤军真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浪教育盛典报名 教育APP评测报告
  • 易宪容:国内投资者如何应对沪港通
  • 张化桥:央行放水越多 市场利率越高
  • 明天的天:七大利好 中国房价跌不了
  • 徐斌:现在是中国大牛市的第四回调浪
  • 许一力:沪港通开通注定是极不平常的
  • 童大焕:成思危说政府不允许楼市崩盘
  • 马光远:不会出现海外投行鼓噪的崩溃
  • 尹中立:沪港通将冲击A股估值体系
  • 陶冬:日本政局待变 美国消费续强
  • 洪榕:沪港通开通后的五大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