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木兰:VC人的七年之痒

2014年07月30日 11:28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曹木兰

  中国第一代VC人走到了“七年之痒”的转折点。他们创立的基金一定会让中国VC行业面貌一新,甚至会出现上一代VC和新一代VC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A先生是我初入VC圈时认识的同行。去年底他辞职后,建立了自己的天使投资基金。募资的顺利程度超乎预期。资金到位,项目蜂拥而至,A先生的苦恼是钱太多、项目太好,可惜人手太少。现在他正横跨大洋飞来飞去看项目。2007年他开始做VC,拿美国人的钱投中国的项目。7年之后他拿中国人的钱投起了美国的项目。

  B先生也是我入行初期就互相扶持的朋友,我看着他从投资经理一步步做到基金公司第二把交椅。这7年里他做过漂亮的并购,也有成功上市的案例。大家以为他的下一步肯定是自己成立基金。他的计划却更特立独行:MBO(管理层收购)自己现在工作的基金。正常来说,以B先生的工作资历,一般能成为MD(管理总监),远远不足以被提拔为合伙人。但他用年轻一代VC开阔的思路和冲劲,争取到了比升职为合伙人更大的控制权和经济回报。

  C先生是今年VC圈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主人公。据说他离开国内数一数二的VC基金之前,基金合伙人——同样是中国VC行业数一数二的领军人物,为了挽留他开出了两亿人民币的奖金(据多方打探此消息属实)!但C先生还是拒绝了。他募集了自己的基金,巧的是规模也是两亿人民币。别看同样是两亿,个人经济回报可大不一样。两亿奖金是个人财产,两亿基金只能拿2%-5%的管理费。但拿奖金,只能继续在别人的基金里当总监;拿管理费,却可以自己领导一个基金。年轻的C先生做了个有魄力的选择。还有传言说,开出天价奖金的合伙人自掏腰包2000万投资了C先生的新基金。对此,我持坚定的怀疑态度。此人“公私分明”,拿基金的钱给两亿奖金容易,拿自己的钱投2000万就没那么痛快了。果然,可靠消息说这钱终究没有到位。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微博]不是VC人,却是最了解VC的人。他说:“VC行业实际上已经开始换代了。”换代,不是指原有基金开始成立第二期基金,而是年轻一代VC人以完全不同的姿态开始经营新基金。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更为敏锐的探索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更有胆量。上一代人从零开始探索VC行业在中国该怎么做,而他们算摸着石头过了河的人,充满野心、魄力,又不缺乏经验、资历。他们将会给近年被“退出”煎熬的投资产业带来新气象。他们就是失败,也会失败得很好看。

  我曾在北京观看过一支摇滚乐队的演出。舞台上的表演充满了声嘶力竭的呐喊、接近于燃烧的激情,混合着酒精和汗水,摇滚范儿不输草莓音乐节上的张曼玉。现场观众却大多西装革履,热衷于交换名片或溜到门外迅速交流一些“项目信息”。这一切暴露了VC人观众的“伪摇滚”面目。而舞台上用生命演出的摇滚乐队里,有两名成员是颇有名气的VC基金高层管理者。去年年底,这两位VC人的工作变化也在业内引起小震动。一位居然从VC的合伙人变成了某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开创从VC进企业的先河。另一位虽然还在投资领域,却已经涉足股权与贷款相结合的企业融资服务,是本土基金中第一个吃螃蟹的。

  还有更勇敢的VC人,完全脱离投资领域,彻底投身创业。上周末吃饭,一位VC朋友感慨前同事去创业了,从高大上的五星级写字楼搬到特别破的办公楼,“电梯等了四五趟都上不去”。我认识一位从VC离职后创业的女性,“每个月都恨不得把以前买的Prada包通通卖掉来发工资”。就这样抱着卖包包的决心,熬过一个月又一个月。

  这几位职业生涯大变动的VC人有个共同点:加入VC行业7年左右。他们都是2006-2007年VC基金在中国爆发扩张时进入的,很多人没有金融相关学历或工作背景,甚至连VC是什么都不怎么清楚。这7年,磕磕绊绊走来,有几百倍投资回报的神话,也有血本无归的黯然神伤。这7年,中国第一代VC人走到了“七年之痒”的转折点。他们创立的基金一定会让中国VC行业面貌一新,甚至会出现上一代VC和新一代VC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中国已经有不少创业成功后进入VC投资领域的经典人物,却少有从VC领域进入创业者行列、成功开辟一片天地的案例。这批刚开始创业的优秀VC人看别人创业看了整整7年,他们自己又会有几位敲响上市钟?

  风起于青萍之末。中国VC人的七年之痒,或许会掀起很多行业波澜壮阔的变革。

文章关键词: VC曹木兰基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 独家交互策划
  • 体育国际杯-曼联点球5-3胜国米 皇马0-1罗马
  • 娱乐袁立微博为演员讨要社保 呼吁弥补漏洞
  • 财经专家称我国税负率达44% 不降反升不应该
  • 科技出境游WiFi:不起眼的大生意
  • 博客疯狂英语李阳:我为什么要皈依佛教?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啃老7年被赶出门称父母有义务养
  • 齐俊杰:算算兜里的钱毛了多少
  • 董少鹏:中国股市需要“200次求败”
  • 白腊:户籍制度改革终结贫富两极分化
  • 余丰慧:从奥巴马禁三一看美有色眼镜
  • 水皮:新常态为股市这轮行情背书
  • 慕容小散:仅凭限购退出救不了楼市
  • 朱大鸣:市场手段化解泡沫让楼市崩溃
  • 叶檀:住房银行发动中国城镇经济引擎
  • 玄铁令:有牛市味道 不是去牛市路上
  • 李锦:央企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要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