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PE和VC行业难现爆发式增长

2014年05月28日 03:59  上海证券报  收藏本文     

  ⊙记者 王炯业 王莉雯○编辑 衡道庆

  去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设立上海自贸区,到力推混合所有制,再到取消诸多行政审批事项,折射出国家在动真格深化改革开放,也不断刺激着资本市场敏感的神经。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将催生哪些投资机会?PE/VC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本次论坛的首场圆桌对话上,单祥双、王能光、宋安澜等多位业内精英各抒己见。

  瞄上自贸区政策红利

  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坐标,得到高度评价,业内更是将其与三十多年前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同等看待,诸位业界大佬认为,在自贸区中开展业务将在融资,政策等各方面得到一定支持。

  “自贸区设立后,公司注册在自贸区里面,将在政策上有一定优惠。”宋安澜指出。

  首先,将具备融资的便捷性,“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统筹来看,自贸区里的企业在融资方面将较方便,除PE/VC的投资,在债券等其他融资方面也相对便利,这能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从而也将有助于推动PE/VC的发展。”宋安澜说。

  其次,有望绕开管制。陈露举例说,作为以人民币直投为主的PE,公司正在与自贸区管委会讨论,投一些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在此过程中的优惠是,货币的兑换不需通过商务部,直接可在自贸区里完成。

  陈露还表示,若在自贸区里直接设立一个基金,或许会有更好的政策。

  对此,单祥双总结道:上海自贸区对企业与投资人来讲都是值得迅速介入的,其必将呈现出当初深圳特区的优势。

  单祥双认为,自贸区未来或将呈现出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市场和经济领域真正市场化,第二阶段是社会管理领域的市场化。

  激辩行业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式注册制的讨论,单祥双认为,新三板这种格局出来以后,是离注册制最近的,换言之,其最有可能演化为注册制的企业。本场圆桌嘉宾也就新三板、注册制等方面问题展开一番讨论。

  宋安澜认为,新三板现在的问题是流动性比较差,再者其也没有太多审批,因此在新三板市场不能保证很好的流动性和很高质量的公司。

  对此,蔡达建表示,“新三板还是新生事物,它的作用、价值,特别是配置资源的能力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他认为,在新三板市场,如果企业做好品牌运作、企业管理等,则可能在新三板市场获得更多资源。

  王能光补充说:“新三板市场的小企业现在还在尝试,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风险,在交易过程中有很多限制,这些都是探索过程。”注册制是伴随着投资者和供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新三板实际上也一样。

  不久前出台的“新国九条”,也引发嘉宾热烈讨论。针对私募股权基金会否因此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等问题,PE/VC大佬们各抒己见。

  宋安澜认为,“新国九条”中透露的市场化改革思路是一个重大利好,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融资会更加顺畅,对行业的发展将带来积极影响。

  单祥双也表示,中国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靠银行与二级市场直接融资并不现实,上游供给端仍将是股权投资基金。他举例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严重不合理,总额180万亿元的金融资产中,银行资产占近90%,即150万亿元,而美国的银行资产占金融资产配置的比例大概是60%,以此来看,两者相差30%,对应的金额就是54万亿元。若中国未来解决了金融资源的配置问题,把在银行的部分资源配置到私募股权基金,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将很大。

  不过,亦有一些PE/VC大佬持谨慎乐观态度。王能光就认为,PE/VC行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是乐观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蔡达建也持类似观点,其指出,股权投资会稳定发展,但不会爆发式发展,其将股权投资比作是艺术家的活,而好的艺术家很难大批量出现,这就限制了行业爆发式的增长。

  但不论如何,寻找好的标的企业依然是PE/VC追求的目标。傅忠红指出,不管何种环境,坚持项目本身的高增长始终是我们追求的,对政策的东西需要多关注,但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政策上。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统计局首次公布不同职业平均工资(详单)
  • 体育李娜爆冷负法国小将 首次法网首轮出局
  • 娱乐央视证李瑞英离开新闻联播 做幕后管理
  • 财经深圳地产圈内称纪检审查开发商成交记录
  • 科技苏宁免费贴膜冲击街边贴膜摊
  • 博客安庆博友:强推火葬老人自杀恐怖一幕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 北大问鼎
  • 李锦:30家中国版谈马锡将会出炉
  • 郎咸平:关键十年 政府应该做什么?
  • 易宪容:国内楼市周期性调整不会中断
  • 融冰:银行股持有者须直面市场的冷淡
  • 钮文新:别再担心“钱荒”
  • 朱大鸣:地方不准房价降价的严重后果
  • 叶檀:南纺造假是砸向A股的一块板砖
  • 薛兆丰:打车软件倒贴用户是良性竞争
  • 张化桥:国有企业万寿无疆
  • 高善文: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