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IPO仍将是PE退出主要通道

2013年12月25日 02:04  第一财经日报 

  刘冬

  2014年1月份,内地IPO将再度恢复运转,PE的项目退出机遇已将到来。但从证监会近期频频发布的政策来看:三高问题将成为此轮重启的重要打击对象,严防超募、条件回购、老股转让、股价锁定等组合拳已经打出,高溢价账面回报退出的可能性降低。PE需面对新形势下的退出策略。

  昨日,投中集团发布“2014年中国VC/PE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认为,基于中国国情,伴随着A股IPO重启,随后数年IPO退出仍将是投资机构退出的主要通道。但并购退出在规模体量上有望快速扩充,尤其是退出压力较大的机构在2014年并购市场中将起到更强推动作用。与此同时,IPO退出和并购退出的回报倍差过大的现象有望进一步缩减。

  投中认为,从长期来看,审批制造成的市场“围墙效应”会逐步减弱,未来企业上市的通道会越来越顺畅。但在革新过程中,股价和企业价值不符的现象将逐步弱化,市场判断的含金量逐步提升。这意味着上市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情况下,PE机构如何在一级市场调整投资策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由于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管理日趋严格,已明确提出将借壳标准由“趋同”IPO标准,提升到“等同”IPO标准,并且明令禁止创业板公司借壳。投中认为,在IPO分流和借壳上市标准调整的背景下,投资机构对A股借壳上市退出的热情也将明显降温,并且将由看重借壳上市的通道作用转为更多考虑交易方案本身的诉求。

  目前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并购氛围已经形成,大量并购基金相继成立,交易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境内和跨境并购操作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PE机构有望在资金支持基础上谋求更多参与机遇,未来选择并购退出将逐步成为常态。

  另一项退出路径是新三板。投中认为,在理顺流动机制和转板机制后,新三板的影响力将获得实质提升,新三板将是PE候选的退出通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转板过程中如何建立遴选机制,避免监管套利仍需努力。面对新三板扩容的机会,目前部分机构已经将其作为重要项目源平台,突击入股现象屡屡出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外媒:中国反腐“打大老虎”到关键时刻
  • 体育斯塔诺:难解国安想法 CBA拟建联赛公司
  • 娱乐王岳伦微博怒斥遭黑 节目组力赞王诗龄
  • 财经媒体随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结论迥异
  • 科技工信部:已约谈运营商整治垃圾短信
  • 博客2013年十大两性事件 王岳伦反击造谣者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精英弃百万年薪回国遭解聘 海归屡碰壁
  • 易鹏:北京控制人口宜疏不宜堵
  • 金岩石:A股吹响牛熊决战号角
  • 张五常:中国有条件多产杰出经济学者
  • 徐斌:中国房地产大牛市或明年见顶
  • 叶檀:失信欺诈是债务危机根源
  • 姚树洁:为啥中美股市如垃圾与鲜花
  • 张明: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周期将结束
  • 张炎夏:本届政府为何不再提新农村
  • 水皮:央行何苦亡羊补牢
  • 封起:中国股市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