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重组股 王亚伟求变

2013年12月23日 08:13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保华

  作为曾经公募基金的一哥,王亚伟依靠中国特色式的投资重组股创造了7年超10倍的回报,但如今这一方式可能将遭受挑战。“按照最新的借壳规定,证监会以后不再控制新股发行节奏的同时对借壳进行了限制,使得借壳上市不再节省时间成本,限制了配套融资提高了借壳方的资本成本,此外,监管部门对并购重组的严打让其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这样将使借壳的动力大幅减弱,并购重组也面临同样问题”,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董事总经理说。同时,在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大潮中,依靠重组创造的股票暴涨神话可能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王亚伟依然关注主题投资和潜伏周期股,不过对照王亚伟旗下信托近期的持股变化来看,他在投资风格上可能已经作出了改变,快进快出,更关注绝对收益,投资风格上从押宝重组股转变为更趋于价值和板块轮动的结合。

  风格渐变

  王亚伟以押宝重组股作为驱动业绩的核心因子,在过去7年中获得了超过10倍的回报而被称为公募基金的一哥。有统计数据显示,王亚伟押宝抓重组股的成功率高达60%以上。

  公开信息显示,从2005年12月王亚伟担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那天起,王亚伟先后重仓投资*ST广厦、*ST昌河、胜利股份吉林森工天保基建中航精机海南高速陕国投A、浙江阳光、中恒集团浙江东日、国阳新能、峨眉山A乐凯胶片等重组概念股,创造了公募一哥的投资神话。

  面对高成功率背后可能存在内幕交易的质疑,王亚伟称投资重组股和价值投资并不冲突,“我关注重组股,是因为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蕴藏着很多投资机会,对此视而不见是不负责的。但我从来不依据内幕信息去投资重组股,我只依靠三点:公开信息、合理推测、组合投资。”

  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12月21日,王亚伟完成进入私募界后的首只产品“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简称“昀沣信托计划”)的募集,规模达20亿元,认购门槛为2000万元。

  在进军私募后,王亚伟依然采取了熟悉的押宝重组股的策略。公开信息显示,昀沣信托计划曾在二季度成功押中3只新进的重组股,但令人失望的是,其中的两只股票英特集团和晶科技均已宣布资产重组失败。

  从昀沣信托计划三季度末的持仓来看,王亚伟可能已经减仓甚至全部撤出了上述两只重组失败的股票,押宝重组股的策略明显。

  事实上,昀沣信托计划在2012年末现身的乐凯胶片、华润万东广电网络三只股票中,均具有重组概念。在2013年一季度末新近的25只股票中,当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股票具有重组预期。

  而王亚伟担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时押宝的股票近期也遭遇危机。公开信息显示,昌九生化威华股份近日在借壳时涉及内幕交易均被调查,市场预期这两只股票的借壳可能会流产。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三季度,时任华夏大盘、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的王亚伟买入了昌九生化。2011年一季度,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华夏策略以及华夏红利和华夏复兴更是集体出现在了威华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在经历了押宝重组股的挫折和IPO重启的风声渐行渐近后,王亚伟的投资风格也顺应市场开始了改变。

  从王亚伟三季度的持股风格来看,他对重组股的偏爱有所减弱。据WIND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三季度,昀沣信托计划持有的重仓股共19家,分别为:三聚环保乐普医疗、华润万东、准油股份龙力生物三诺生物长城信息、海南高速、伊力特北京城乡中利科技、乐凯胶片、润和软件普利特杭钢股份中国武夷首旅股份天茂集团星星科技。其中11家为新进,砍掉了大部分二季度的重组预期股。

  比照王亚伟2013年二季度的重仓股,王亚伟由公转私以后,持股周期上趋于短期化,三季度新增股票主要集中于生物和环保,投资风格上更趋于价值和板块轮动的结合。

  “市场的新股重启可能引发的市场及政策转变王亚伟应该早有擦觉,他应该也在为市场的变化作出改变”,一位接近监管部门人士称。

  重组股机会不再

  11月30日,证监会正式下发《借壳通知》规定,在上市公司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此外还明确规定不得在创业板借壳上市。《借壳通知》明确指出,”近期,我会针对市场反映比较强烈的壳资源炒作等问题,强化了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在审核中对借壳上市条件的把握由与IPO标准“趋同”向“等同”逐渐过渡,并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2号)的相关规定提高了借壳上市的条件。借壳上市标准由趋同提升到等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既是2011年制定借壳上市标准时既定的方向,也是近年来市场规范发展的实践需要。”

  这意味着借壳方的财务指标等将提高到和IPO一个级别,大量的借壳方被拒之门外。

  除了借壳标准提高的同时,限制配套融资对借壳方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按照7月5日证监会出台的《关于并购重组配套融资问题》的解答,对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融资相关问题进行了新的明确规定,属于以下情形的,不得以补充流动资金的理由募集配套资金: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明显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效果明显未达到已公开披露的计划进度或预期收益等。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董事总经理认为,配套融资的封堵将让借壳方遭受高昂的隐形成本造成的财务压力。据媒体公开报道,借壳上市过程中,借壳方需要帐外支付的壳费用一般在4亿左右。

  此外,监管部门对并购重组的严厉打击,让并购重组的不确定性急剧升高。

  公开信息显示,昌九生化、威华股份、江苏宏宝等都因为借壳涉及内幕交易而被调查,市场预期其借壳很肯能面临流产。

  “如果借壳停牌前股价异动超过20%,监管部门会重点核查”,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称。

  更为严重的是,在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过渡中,中国特色的借壳方式可能将退出历史舞台。

  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注册制”首次被明文写入中央文件,可能意味着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香港宽克投资总经理林嘉佑认为,虽然注册制制度下也存在借壳行为,但由于壳资源的价值大幅下降,其价值较低,一般的壳股价值也就一两个亿港币。

  据本报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2月19日,剔除停牌没有交易的股票,市值最小的壳资源股也超过了15亿元人民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广东四川4名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
  • 体育意甲国米1-0绝杀AC米兰 C罗破门皇马3-2
  • 娱乐李亚鹏回应质疑:没敛财 反捐赠240万
  • 财经农业部部长: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
  • 科技中移动4G版iPhone明年1月17日上市
  • 博客当叫停官员在职读博 2013年度日剧盘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广州一高校检出超10例艾滋病多为男同
  • 张庭宾:中国人盖的楼能当饭吃吗?
  • 叶檀:美退出QE与中国房价没什么关系
  • 明清石:也说说北京的饭局
  • 梁建章:人口是膨胀还是萎缩
  • 江濡山:地方债背后有三大危情
  • 姚树洁:李东生落马再显反腐真刀真枪
  • 谢百三:新股改革为何越改越乱
  • 梅新育: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有啥影响
  • 马光远:QE退出对中国经济的三重冲击
  • 江濡山:中国经济运行有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