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武:私募更加专注及解决好机制问题

2013年03月01日 14:36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3月1日,由国金证券和上海证券报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私募基金年会暨年度中国最佳私募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以下为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武在参与圆桌对话时发言实录。

  主持人: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题板,下面请接受考试。第一道题,对私募基金业发展的反思?我建议答题不要超过10个字。前些年长江、光华都有综合EMBA班,这两年我们看到上海交大率先做了五期金融EMBA方向,五道口从去年9月份做了一期,我现在建议他们做一个一期的私募EMBA班,绝对会有非常好的市场。给大家亮一下题板。

  陈继武:社会需求专业化和合法化。

  陈继武:私募基金其实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不管是野蛮生长还是健康的成长,这个行业的产生源自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对于资产管理的需求催生了这个行业,我觉得是一个社会需求导致这个行业的产生。

  第二,私募行业从2000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可以看到这些年这个行业的兴衰更替,很多沉沉浮浮,但它围绕一个字,不专业的终究会被淘汰。所以,专业化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精髓和基础。

  主持人:这几年也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

  陈继武:对,专业化的过程,只有专业化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生存和发展。

  第三,这个行业一开始叫做阳光私募,这是中国人的首创。什么叫做阳光私募,本身说明这个行业在法律上一开始存在着问题,大家对现有法律进行了变通,产生了阳光私募。一直到现在,《基金法》修改以后,这个行业得到的法律的认可和规范,所以是一个合法化的过程。所以,社会需求催生了这个行业,专业化导致这个行业兴衰更替,优胜劣汰,合法化是这个行业未来的一个新的起点。

  所以,你刚才问到的是行业,我就从行业的角度进行简单的分析。

  主持人: 第二道题2013年在创新的方面,无论是公司架构、管理、创新产品和投资理念上有哪些新的想法?今天的几道题我们现场的嘉宾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还有一个环节要讨论量化投资,似乎从前年开始对冲和量化投资讨论比较多,但是到今年为止是不是哪家企业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理论体系建设和更多的思考,好像不是很多。在未来我们是专注于自下而上的研究,从个股上挖掘机会,还是把量化投资、对冲,把更多金融的工具纳入到私募基金发展的过程中,而且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在人才的储备,营销体系建设和IT后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可能还要有一些更多的思考或者我们有更多的想法要涌现出来,今天通过四家公司的老总,看看他们的思考是什么?

  陈继武:第一,过去我们没有牌照,现在我们合法化了,过去这些年公募和私募最大的区别就是牌照上,最大的区别也就是机制问题。2007年以前公募基金资深业务骨干应该说一大半都跳槽了。

  主持人:以你为代表?

  陈继武:也不是,最早的一波是基金经理,最后到副总、投资总监,现在我估计十大基金公司当中还有为数不多的一些老总经理还在坚守,绝大部分也都辞职了。说明什么问题?机制问题。一个人跳槽是他个人问题,全行业都跳槽一定是机制出问题了。私募基金解决了这个机制问题,它过去没有合法化,我觉得现在合法化以后,私募基金整个管理行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你牌照不是问题,什么是问题?团队,你能不能拥有,你现在管理的规模我认为都不是最主要的,竞争是从你构建整个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开始。但是这个团队怎么结合?机制。因为不要看私募基金,有时候也经常闹掰。也是因为没有把机制问题解决掉,所以摆在凯石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否把真正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凯石来,所以,现在我们吸引一级合伙人制度,把主要的骨干的利益处理好,机制处理好。所以,上次我在深圳,基金业国际研讨会上讲,凯石真正欢迎各路人才加入凯石。

  主持人:这里不要做广告了。

  陈继武:二是坚持各自的优势。因为私募行业发展这么多年,每个人都讲了,每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专注点,在目前的竞争态势下,应该把过去的优势发挥的更好,而且要寻找新的定位。比如说,现在适应人民币国际化QDII和QFII在双向扩容,我们能否在取得合法牌照后能不能寻求一些国际上的合作,当时我在富国老外做我们的股东,这和当时我们那种模式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们纯粹做股东,但这个时候我们是寻求各自的优势,他们想进入中国,我们的钱想进入海外,我们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是更加专注,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谈创新。从过去我们的模拟来看,如果不加阿尔法的创新,很难追求超额市场收益。但期权推出以后,整个市场的产品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专注的基础上,要把握现在的转融通、融资融券,期权推出以后整个的创新、基金管理行业的产品创新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这一切都是以你能否专注为前提,如果你没有做到专业和专注,这种创新是没有基础的。

  因此,我们觉得资产管理行业2013年面临非常大的一个机遇,摆在我们面前的当然更多的是挑战,所以,寻求新的定位是我们这个行业未来五年到十年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和前景,在这个时候是决定性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全军5月起更换新车牌防造假盗用
  • 体育足协确认小贝代言中超 申花签第五外援
  • 娱乐李天一儿时影像曝光 拿李双江当马
  • 财经炒房者逃离楼市 温州房价去年大跌24%
  • 科技三星露“单干”倾向:去Android化或加速
  • 博客实拍长春暴雪(图) 清末为何没实现联邦制
  • 读书文史观天下:“两会”中的民主之路
  • 教育中国留美学生让人操心 年花费四五万美元
  • 育儿留守儿童偷钱被外婆绑柱子上身亡(图)
  • 谢百三:房产税国外能征 中国不能征
  • 曹彤:国际金融形势月度评论
  • 杨涛:中国经济需适应慢节奏
  • 辜胜阻:商会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陈序:中国经济再度过热?
  • 罗天昊:中国应劝朝鲜割让出海口
  • 姚树洁:18大2次全会的四大要点
  • 白明:从全产业链看东莞加工贸易增效
  • 张明:日元还会持续贬值吗
  • 李飞:环境爆发 食品检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