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许付漪
潮水退去,方能看出谁在裸泳。连续两年的熊市不仅磨掉了投资者的信心,亦磨掉了许多私募基金的壮志酬筹。从产品成立以来的收益来看,不少以追求长期收益为目标的私募产品在熊市之中也遭遇负收益的尴尬。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根据所有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的最新净值日净值计算了这些基金的成立以来收益,在928只阳光私募产品中,一共707只产品的成立以来收益为负,占比79.19% ,成为“潜水基金”。
靠天吃饭,熊市挫伤私募基金
从成立的时间点来看,有46只产品成立于2007年,39只产品成立于2008年,86只产品成立于2009年,268只产品成立于2010年,207只产品成立于2011年,60只产品成立于2012年。如果对比当年的发行量以及潜水基金的数量,成立于2010年和2011年的基金伤亡最为惨重,潜水基金在全部非结构化产品的发行数量中的比例分别为86.97%和82.97%。市场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经过2009年的回补,在这两年总体回暖,私募发行产品的热情也得到一定回升,但这个阶段的市场点位也同时回升,相对于2008年的低位建仓,在此时发行并建仓的私募产品出现潜水基金的比例要远高于熊市之中低位建仓的那些基金。
不过,在2010年、2011年漫长的熊市之中,市场下行,靠天吃饭的阳光私募产品本身发行便遭遇市场和投资者信心的双重冰点,纵然低位建仓,但难以捉摸的市场走势还是伤到了不少私募基金。去年以来市场一直跌跌不休,关于钻石底和暂时底的争论也在不停地考验投资者的择时能力。因此去年基金产品的发行量依旧不少,但出现潜水基金的比例却也最高。今年以来市场单边下行,因此于今年成立的基金也有不少生不逢时,有近七成基金处于“潜水”状态。
当年产品发行量与潜水基金数量比较表 | |||
产品发行数量 | 潜水基金数量 | 潜水比例(%) | |
2007 | 81 | 46 | 56.79% |
2008 | 101 | 39 | 38.61% |
2009 | 180 | 86 | 47.78% |
2010 | 323 | 268 | 82.97% |
2011 | 238 | 207 | 86.97% |
今年以来 | 87 | 60 | 68.97% |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至2012年12月5日。
1/4私募处于浮潜状态
而从这些潜水基金的潜水水平来看,这707只成立以来收益为负的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1.25%。476只阳光私募成立以来的亏损幅度都在30%以内,占比67.19%。其中,181只产品的成立以来收益率在0到-10%之间(不包括-10%),占比25.60%;191只产品的成立以来收益率在-10%到-20%之间(不包括-20%),占比27.02%;164只产品的成立以来收益率在-20%到-30%之间(不包括-30%),占比23.20%。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基金的潜水其实并不深。目前市场已处在2000点的历史低位,向上概率大于向下概率,私募净值回暖可期,尤其是那些潜水深度在10%以内的浮潜基金,收益由负转正的概率也相当大。
潜水深度为50%以上的基金一共43只,其中成立以来收益在-70%到-80%区间的私募产品一共有3只,亏损幅度最大。对于这些深度潜水的基金而言,尤其是幅度最大的3只基金,净值均已经在0.3之下,回到初时净值的难度将会非常大。
潜水基金数量比较图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至2012年12月5日。
潜水只是表象,挑选还需细看
不过,从基金的成立以来收益来考察私募基金能否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仅仅只能作为一种投资时的参考。因为虽然基金整体的成立以来收益表现为负,但不能排除那些在低位点买入基金,基金上涨之后的净值依旧低于初始净值,投资者在上涨之中确实得到收益的情况。反之,也有一些基金,虽然净值在初始净值之上,但投资者在高位点买入,在市场下行的过程之中也遭遇亏损的状况。
累计收益受到成立时间长短和市场行情好坏的影响,往往代表过去。并非所有净值在1之上的基金一定有较好盈利能力,也并非所有低于净值1的基金一定没有投资价值,基金未来的表现还取决于更深层次因素。投资者在挑选私募产品的时候切莫迷恋高净值或是高收益的华丽外套,还是需要综合考量基金的业绩走势、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以及基金所采取的策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