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阳光私募发行规模锐减 销售渠道嫌贫爱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9日 04:19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吴昊

  “本想发一款参与定增的私募产品,考虑到目前股市低点和参与定增的折扣,以及利用对冲手段,可能减少风险,但后来还是募集失败。”上海一私募基金副总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0月,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的平均发行规模降到2437.33万,而此前最低的今年5月份平均规模亦有7176.67万,传统的主动管理型阳光私募产品发行进入冰点。

  在二级市场持续疲软的背景下,阳光私募业绩较差是发行面临的首要问题。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73只阳光私募产品提前清算或者到期清算,其中166只产品在清算时净值低于1,占比达到60.8%,甚至一些私募产品在清盘时净值已被腰斩。

  记者了解到,目前固定收益类产品仍为高端理财渠道的首推产品。虽然国内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略有下降,一年期产品仍然在8%到9%,特别是国内以信托为发行平台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尚未出现无法兑付的案例。在股市底部未明的情况下,权益类产品并不具有吸引力。

  渠道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对渠道机构来讲,卖出一款固定收益产品与销售阳光私募产品都有1%的销售费用,固定收益产品一年以后到期,便可以推介新的产品,只要客户稳定,相当于每年都可以拿到1%的销售费用,而客户资金一旦购买阳光私募产品,特别是在私募产品亏损的情况下,几年内很难赎回。”

  前不久信托公司证券账户的放开对阳光私募机构是个利好,但仍然无法改变发行困局。“虽然产品发行成本减少四分之一左右,但仍是有价无市,募集资金太难。”一位私募市场部人士表示。

  好买基金研究员许付漪在报告中指出,除去信托管理费、托管费等银行和券商渠道的费用,私募一般只能拿到0.5%左右的管理费。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能生存下来的私募分两种,一种是大型规模的私募可以靠收管理费维持,另外一种是规模较小但是业绩好的私募可以靠业绩提成生存。”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内容因垄断业反对夭折
  • 体育英超-争议判罚不断 曼联3-2胜9人切尔西
  • 娱乐大学生齐跳《江南style》致舞台坍塌(图)
  • 财经王石离婚传言盛传网络 新欢为甄嬛传演员
  • 科技苹果已屏蔽Siri涉黄信息
  • 博客中国太太:外国男人娶我一点都不亏
  • 读书“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哪十位影响力最大
  • 教育业内人谈大学排行:部分高校花钱买名次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
  • 健康如何正确用暖宝宝 这样的感冒别急吃药
  • 女性瑞士手表销量下降 优衣库或可虚拟试衣
  • 尚品重新认识独立制表大师 与兽同眠丛林酒店
  • 星座测试你为啥越活越累 11月星座运势
  • 收藏景德镇陶瓷萝卜价起拍 小紫砂壶拍得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