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近90%私募认为IPO应暂停或放慢节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7日 13:18  新浪财经微博

  中国私募基金2012年8月问卷调查之二

  私募排排网  陈伙铸

  摘要:

  63.16%私募认为经济会进一步恶化

  52.63%私募担忧长三角民间高利贷崩盘

  近90%私募认为IPO应暂停或放慢节奏

  52.63%私募认为资本市场改革会进一步深化

  63.16%私募认为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

  “五穷六绝七翻身”并没有上演,7月的A股依然孱弱震荡走低,再创三年来新低,月线三连阴,考验2100点的支撑。经济下行的担忧、市场扩容压力等是导致市场下挫的重要原因。

  经济会否进一步恶化?民间潜在高利贷风险会否爆发?人民币会否大幅贬值?私募基金对IPO持何种态度?针对这些问题,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近60家私募公司进行问卷调查。

  63.16%私募认为经济会进一步恶化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创三年新低;上半年经济增长7.8%,略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7月汇丰制造业PMI上升至49.5,创五个月高位,但连续第八个月低于50水平,7月汇丰制造业PMI产出为51.2,创九个月高位。

  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创八个月以来最低。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8.1%,比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
经济下行是导致A股不断下挫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何时企稳回暖成为了市场最为关注的因素。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63.16%私募认为未来一两个月经济会进一步恶化,15.79%私募则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企稳,21.05%私募持不确定态度。

  普邦恒生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陈文涛认为未来经济整体减速,三四季度可能会有弱反弹,但反弹力度不会很高,随后是一个“爬底”的过程,向下的幅度也会比较小,经济整体变化空间不会很大。经济走“U”型形态,现在刚下滑到“碗底”,接着是“爬碗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1—3年时间,最后才是经济再度上行。

  西域投资董事长周水江也预计后期经济难以出现明显反转,后期经济增速即使见底,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速会出现显著的反弹。我们认为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经济增速在见底后,将会在相对低位维持较长时间的震荡波动,出现连续快速反弹的可能性很低。

  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认为决定市场核心要素依然是经济及中长期政策路径,7月PMI指数50.1%持续回落,但季调后明显回升经济缓中趋稳;分项看产成品库存显著回落,新订单指数持续低迷,就业指数继续下滑,连续两月低于临界值,显示就业问题已在峭壁边缘;三季度是政策起效和需求回升的验证期。在实体经济层面,将重点观察发电量、商品房销售、水泥产销量及煤炭库存和工程机械销售等需求转暖的领先指标。

  乾阳投资董事长何辉相对乐观,认为经济会在三季度会见底。他认为中央高层最近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温总理强调要稳定投资,同时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李克强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加快调整结构,切实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外,PMI数据、房地产产业有所改善和工业企业利润环比增速已经是连续两个月回升等现象也表明经济已经逐步企稳。

  52.63%私募担忧长三角民间高利贷崩盘

  近期,长三角一带涉房地产、制造业和大宗批发行业企业主“跑路”现象又开始频现,而这些企业资金链上都密集衔接着民间高利贷资金。市场人士开始担忧,去年下半年在浙江温州、江苏泗洪等地集中出现的高利贷崩盘,会不会在长三角再现?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52.63%私募担忧长三角民间高利贷会崩盘,仅有10.53%私募对此乐观,认为不会出现崩盘现象,36.84%私募持不确定态度。

  从调查可以看到,私募基金对民间高利贷存在比较大的担忧,主要是由于经济下滑,导致企业盈利的下降甚至亏损,过高的民间贷款利率让企业不堪重负,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风险依然威胁着这些企业的生存。而最近大量民工返乡潮的出现,也预示着众多企业订单的急剧萎缩,企业盈利存在问题。

  近90%私募认为IPO应暂停或放慢节奏

  据报道,下半年IPO数量是上半年的三倍,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到2020年,市值争取达到70、80万亿元,IPO成为了市场不可磨灭的痛。私募基金对IPO持何种态度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近90%私募认为IPO应该暂停发行或放慢发行节奏,其中,36.48%私募认为IPO应该暂停发行,52.63%私募认为应该放慢IPO发行节奏,仅有10.53%私募认为IPO应该维持现状。

  陈文涛认为影响A股走势核心的问题在于经济走势,在经济没有好转之前,任何负面因素都会对市场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下半年经济不强劲,还大量发行新股,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大量发行新股会对市场抽血,打击市场的信心,肯定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余定恒也认为供求关系本身是影响价值判断的,全流通和没有全流通、盘子大和盘子小,股票的估值都不一样。如果下半年供求关系不好,市场也很难走好,因为存在天花板,一上涨就会有人减持。所以,下半年的机会是跌出来的,不要去幻想有牛市的出现。

  周水江认为IPO及再融资压力巨大,而且压力将长期存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IPO数量104家,全球第一,融资额690亿元;此外,上半年A股增发融资额达到了1400多亿元,配股融资额100多亿元。截至到6月底,有109家企业IPO过而未发,这109家企业计划募资额为702亿元;此外,尚有超过700家企业正在排队过会。

  任何行业都一样,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供给越多需求越少,价格肯定会下来,供给少需求多,价格就会上涨。市场扩容意味着供求关系失衡,市场整体市盈率会下降,会向成熟市场靠拢,优秀的公司慢慢涨,差的公司慢慢跌。

  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则持不用意见,认为停止IPO并不能阻止股市的下跌。IPO一旦停止,在空头市场中又会成为空头做空的理由,因为股市是不敢上涨的,市场会担心一旦上涨就要恢复IPO。

  李振宁认为,股市上涨的原因其实是“功夫在诗外”,而不是停发IPO。“只要市场出现赚钱效应,股市就会上涨”。他举例说,当初530之后股市暴跌,市场担心券商重组股一个都不搞,但是把海通证券东北证券放出来之后,股指立刻就奔4000点而去。

  52.63%私募认为资本市场改革会进一步深化

  中国资本市场金融改革仍在进行,面对不断下挫的A股市场,郭树清不断到基层调研,未来,改革会否进一步深化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52.63%私募认为资本市场改革会进一步深化,仅有10.53%私募认为资本市场改革不会再有进一步实际性的动作,36.84%私募表示不确定(如图四)。

  中乾景隆股权投资总裁裴力表示很赞许郭主席的一系列改革,也很佩服他的勇气,认为郭树清试图开启蓝筹时代、力促价值投资、强制分红、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严格退市制度抑制泡沫、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抑制“三高”、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都是从制度层面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长期是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短期的调整需要经历阵痛。

  但他觉得这些措施是“治标不治本”的,并没有触及股市的根本性问题,如果不改变银行垄断利润、财政超收的现行分配体制,不解决股市的供需矛盾,改革不会对市场起太大的作用。

  他认为资本市场改革实际上是和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分配收入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息息相关的,和背后的各种利益集团的角力息息相关,证监会在某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需要银监会、央行、财政部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达仁投资投资总监胡兴建也认为资本市场改革方向肯定是好的,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背后利益链条的问题,就很难真正根治问题。改革肯定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最终收到的效果程度如何,需要看后续政策能否跟上。

  63.16%私募认为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

  7月20日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走出了有史以来的首次1%跌停,这也是4月中旬人民币日内波动区间扩大1%后的首次跌停,上半年人民币已经贬值0.18%。
热钱流出成为了这几个月的常态,经济下行更加速了这一趋势,市场部分人士担忧经济的走坏会导致热钱大量逃离中国。未来,人民币会否出现大幅贬值的可能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仅有15.79%私募认为人民币会大幅贬值,63.16%私募认为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21.05%私募持不确定态度。

  私募基金大多认为人民币不再单边升值,出现贬值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人民币从年初至今,已经超出了过去完全不同的周期和规律,这种现象对此时此刻的中国经济、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规避有好处。

  但私募基金对人民币长期具有信心,认为人民币贬值是一时的资产配置变化引起的,是短暂的,长期看,人民币仍然是一个缓慢升值的过程,这和我国经济是息息相关的,虽然我国经济短期面临着调整,但发展速度仍然高于其他国家,未来,经济企稳回升后,升值自然会继续,但会是一个长期的缓慢升值过程。

分享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