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矿企多参与民间借贷 信托机构尽职调查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7日 06:35  东方早报

  中诚信托发布的《2010年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临时报告(一)》称相关“信托的设立及资金运用均合法合规”。

  早报见习记者 施颖楠

  中诚信托昨日发布公告,对日前媒体关于其旗下30亿元矿产信托产品“出事”进行回应。

  中诚信托发布的《2010年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临时报告(一)》称相关“信托的设立及资金运用均合法合规”,“振富集团及其关联公司于本年度第二季度新增3笔诉讼案件,经查均因账外民间融资所引发”。

  公告未披露振富集团所涉案金额。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总融资30亿元的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以下简称“诚至金开1号”),由于融资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富集团”)控制人王平彦已被警方控制,诚至金开1号因此出现兑付风险。

  “矿产信托的风险,可以写成一本书”。在中诚信托产品被曝兑付危机后,西部一位负责过多个矿产信托项目的信托人士做出如上表述。

  在多位信托业内人士看来,“矿产信托第一弹”源自实际控制人深陷“高利贷”似是“突发事件”,但信托经理在矿产信托尽职调查中普遍存在的未竞之处使得这样的突发的背后充满必然。

  民间融资未列入财务报表

  根据中诚信托公告称,其已委派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对振富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账外民间融资进行核查、梳理。根据其目前掌握的情况,振富集团及其关联公司账外民间融资没有列入振富集团及其关联公司财务报表。民间融资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公告还指出,在公司的提议下,振富集团已经召开了临时董事会、股东会会议,就振富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账外民间融资情况的进一步清查、部分资产的处置等事项作出了决议,目前正在加紧落实。公告仅表示振富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账外民间融资案暂未开庭审理,但全文并未有透露所涉资金的具体数额。

  中诚信托官网显示,涉事的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以下简称“诚至金开1号”)2011年2月1日正式成立,首期信托计划资金募集规模达到人民币11.117亿元,当月28日启动了第二期扩募,募集规模19.183亿元,总计30.3亿元,托管银行为工商银行。该项目成立之初,原定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11%。去年2月24日,中诚信托发出公告称:鉴于新一轮的加息窗口已经开启,拟对预期收益率上调0.5%,即9.5%~11.5%。

  多份管理季报显示,诚至金开1号信托资金用于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富能源集团”)进行股权投资,款项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洗煤厂建设、资源价款及受托人认可的其他支出。原先计划整合完成后振富能源将形成一个年产达到360万吨,开采煤种涵盖焦煤、动力煤、无烟煤的大型综合煤矿集团。按计划,这一项目的存续期为36个月,2014年1月31日才会到期。

  但振富能源集团实际控制人王平彦被警方控制的言论使这一计划瞬间陷入危机。

  公开资料显示,振富能源集团于2010年7月注册成立,法人代表王于锁,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收资本5000万元,其中王于锁出资500万元,占10%,王平彦出资4500万元,占90%。王于锁与王平彦为父子关系。媒体援引山西柳林当地人士的消息称,王家从多年前就开始涉及“高利贷”,在王平彦被当地警方控制之时,身上背负债务可能高达50亿元。

  无法尽职的或有负债调查

  “与振富类似,山西与内蒙的多数煤矿都涉及民间借贷,但信托公司在做尽职调查时很难发现这些‘或有负债’,关键靠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一位信托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

  据该人士透露,信托公司在做尽职调查时,调查财务状况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分析公司最近三年度及近期(最近月报或季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针对发现的“可疑点”向矿业公司要求提供材料逐笔分析;二是通过银行征信系统查询。

  显见的是,上述渠道只能洞悉矿业公司对银行或是其他机构签订有正规借款合同的负债。但对于“煤老板”们更为常见的民间借贷,信托公司似乎颇为无力。

  “私人借贷具有隐秘性的特点,如果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私下在外面借了很多贷款,尽职调查人员从技术层面上几乎无法发现。因此,对于或有负债,业内常见的做法是,让对方自己‘坦承’,如果对方回一个正式的函说我不涉及(其他负债),对信托公司而言,尽职调查就已经做到。”

  这种假定对方“诚实守信”的调查方式,使得当信托风险爆发时,信托公司可以根据正式函件以融资方“诈骗金融机构”为由置身事外,而买单的却是普通投资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价大跌、港口与电厂煤炭库存高企的近期,这类隐忧更加需要引起重视。海运煤炭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环渤海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报729元/吨,单周跌幅高达23元/吨,降幅为3.06%。以这样的跌幅,不出半月,煤价将跌破发改委700元限价。而在2010年底,煤炭的价格是799元。显见的是,煤炭持续降价的情况下,矿主的资金链若出现断裂,“诚至金开1号”将不是个案。

  评估机构的利益“错位”

  中诚信托的第一弹使得公众开始关注矿产信托融资方控制人的财务风险。事实上,自矿产信托去年爆发式成长起,业内关于矿产信托风险的担忧就已有之。

  用益信托分析师颜玉霞指出,矿产资源属于地下资源,由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权威的价值评估机构,对计划中涉及的矿产资源价值评估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多位信托人士也向早报记者指出,评估机构的选择通常由信托公司指定,但评估费却往往由融资方矿主承担,这使得评估机构在实地勘探时,存在许多“可操作的空间”。一位不愿具名的矿业评估师昨日对早报记者指出,当矿业主面临融资需求时,常会要求评估人员往高了评估。

  这更加考验信托公司在拿到评估报告后的鉴别能力。“但是由于矿产信托是从2011年才逐渐兴起,信托公司短时间内难以储备到相关的专业人才,鉴别能力十分有限。”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抵押物变现能力是风险的另一方面。颜玉霞指出,目前矿产信托的抵押物主要有股权、采矿权、土地等,其中土地和采矿权抵押变现能力不是很强,股权质押方面,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话变现会比较方便一些,但普通公司的股权变现能力则较弱。

  “诚至金开1号”对振富集团进行的正是股权投资。中诚信托官网在去年10月17日发布了该产品三季报后一直未有更新,而根据该报告的“抵押担保”一栏,截至2011年9月30日,中诚信托已办理振富集团、山西紫鑫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柳林县振富煤焦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手续。振富集团下属内蒙煤矿已办理股权过户及质押手续,其余煤矿目前尚不具备股权质押条件。

  由于项目成立之初的推介材料未能获得,而季度报告未必体现风控措施全貌,故“诚至金开1号”项目是否仅有股权一项质押品还未可知。业内人士猜测,中诚信托在风控方面管理较为严格,该信托项目或还有其他资产抵押。但其同时指出,在涉及民间借贷情况下,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关资产往往被重复抵押,这是矿产信托的又一风险。

  兑付洪峰周期未到

  业内为人熟知的矿产信托风险还体现在政策改变、安全事故等多方面,而信托公司之所以铤而走险,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信托被严密监管后,信托公司急于寻找可替代的高收益产品。用益信托统计显示,2011年矿产资源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 9.8%,2011年四季度其平均收益更是超过同期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收益,达到10.55%。

  不过,前述西部某信托公司认为,由于矿业信托大规模发行始于去年,产品存续期多为1-2年,因此从周期上来说还没到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但其中的风险必然是极大的”。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1年矿产信托发行规模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在2011年第三季度,发行数量达到41款,规模244.42亿元,环比增长383.46%,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2012年一季度,矿产信托产品成立数量45个,成立规模139.37亿元。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