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借道伞形信托 新私募省钱又降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8日 02:39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余子君

  自信托开设股票账户被叫停后,信托证券账户凭借其稀缺性,费用直线飙升,一般为100万元,有的甚至高达二三百万,这笔费用足以令新成立的阳光私募望而却步。为了降低费用,不少新成立的阳光私募选择采用伞形信托的模式,与其他阳光私募共用账号,摊薄成本。

  深圳一家新成立阳光私募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第一只产品正在发行,采取的就是伞形信托的模式。即信托公司发行一只伞形产品,下设若干个子信托,而该公司的产品就是其中一个子信托。”这种模式的好处就在于信托公司会给每个子信托管理人以独立的产品名称,每周都在信托公司网站上公布产品的净值情况,从表面上看和普通的阳光私募产品并无差异。而账号则由各子信托共用,起到了分担账号使用费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信托公司的账号费一般是以信托产品的固定费率形式存在,在1.8%至2%左右,其中1%到1.5%左右由信托公司收取,作为账号费,余下部分则由托管银行和阳光私募管理公司收取。如果使用单独的信托证券账号,则这部分费用由阳光私募独自承担,如果采取伞形信托的模式,则由子信托管理人分担。对于新成立的阳光私募而言,选择伞形信托的模式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除了账号费可以分担之外,采取伞形信托的模式,也可以减轻新成立阳光私募的发行压力。上述阳光私募负责人表示,采取伞形信托的模式,信托公司对单个子信托的最低成立规模要求只有1000万到1500万左右。如果不采取这种模式,信托公司对单个信托产品的最低成立规模要求一般为5000万,有的信托公司甚至要求过亿。“对于没有过往业绩记录的新私募来说,普通投资者一般不会冒险投资,首只产品一般都以自有资金为主,采取伞形信托模式,无疑可以大大减轻发行压力”。

  深圳一家阳光私募评级机构研究员表示,伞形信托模式发行是去年才开始实行的新模式,今年开始慢慢流行起来。这种模式既可以节省新私募的成本,也可以缓解发行压力,如果市场继续低迷,不排除老牌阳光私募也会考虑采取这种模式发行产品。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