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基金经理感叹投资银行股 像走进沼泽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4日 08:50  信息时报

  在A股市场中,“白菜价”似乎已经成为银行股的代名词,尤其在交行、华夏、深发展、浦发等4家银行相继破净之后。“巨人”史玉柱(微博)本月初在时隔8个月再度增持民生银行H股,也让不少投资者觉得到了“捡便宜”的时候。

  然而,央行一纸利率市场化拉开帷幕的公告,却给“靠息吃饭”的银行业当头浇下一盆冷水,反应迅速的券商们一窝蜂地下调银行业的盈利预期。雪上加霜的是,支撑银行暴利的信贷扩张在经济下行中也尽显疲态,再加上“肃清”风暴正在打击银行中间业务,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利润空间。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的盈利能力备受考验。在银行股中受过伤的私募基金经理但斌(微博)感叹,银行股就像沼泽地,看着水草丰美,秀色可餐,但走进去后,却“越陷越深”……

  利率市场化侵蚀银行净利润

  自6月初交通银行股价率先跌破了净资产后,华夏银行深发展A浦发银行(微博)股价也都相继加入到“破净”队伍中。当银行股几乎已是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甩卖时,“巨人”史玉柱时隔8个月于本月4日和5日再度增持民生银行H股,由此引发了投资者关于“抄底银行股”的联想。

  然而,这种美梦却被日前央行的一纸公告击碎。6月7日,央行宣布,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降息实施首日,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同时宣布上浮一年期存款利率至3.5%,接近此前央行规定的1.1倍上限标准。其他各商业银行也迅速作出反应,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利率市场化揭幕伊始,存款价格战也随之拉开帷幕。

  在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2011年的银行业绩让其他行业“羡慕嫉妒恨”,而业绩优异主要来自于“存贷差”的收入。2011年,国有五大行净利润合计6809.76亿元,而其利息净收入总计就有1.31万亿,其中利息净收入最多的是工行的3627.64亿元,紧随其后的建行也有3045.72亿元。但在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微博)认为,存款利率明降暗升,而贷款利率下降,可能导致银行业损失超过1千亿元的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帷幕开启,银行业的盈利预期也因此被一窝蜂地下调。瑞银将2013年中资银行总的净利息收益率下调11个基点至2.52%,对应的税前利润下降约6%~8%。东北证券最新研报分析认为,存款利率上浮将使银行的净息差和盈利能力受损,银行2012年的净利润增长将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预计对2012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的负面影响在4%左右。

  多重挤压考验银行盈利能力

  央行的降息以及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调整,市场人士纷纷认为这将使银行盈利能力面临考验。而实际上,不管是此前上市银行披露的一季度业绩指标,还是近期银监会公布的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环比下降的数据,都已印证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速回归,已成必然趋势。

  从今年一季报数据来看,除了部分股份制银行业绩增速维持高速之外,大型银行的利润增速已出现大幅下降,有的同比增幅甚至回归至个位数。而银监会公布的整体数据也并不乐观,中国商业银行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仅为23.7%。

  作为顺周期行业,银行业基本面表现的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被称为最能分享经济成长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四万亿”非常规政策刺激下的信贷高速膨胀,银行业绩与实体经济走出了相悖的走势。然而,在息差这一依靠发生动摇之时,银行的信贷扩张也遇到了“拦路虎”。

  今年以来银行信贷数据尽显疲态。央行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去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5月PMI以及工业用电、铁路运输等指标,也均显示短期经济增速下降明显。就像博时基金(微博)所说的那样,很多企业反映今年经营情况比2008年更糟糕,当年虽然需求下降,但是成本也低,清库存速度较快;现如今,不但需求下降,成本也在高位,如果没有强力政策持续推出,未来1到2年可能都将维持低迷。而来自东北证券、长江证券、中原证券的本周研报都提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宏观经济下滑、未来经济转型以及“十二五”GDP增速目标的主动下调,都已经宣告此前几年银行信贷高速扩张的不可持续已成定局。

  不容忽视的是,银行高利润背后的另一重要推手中间业务收入也正在遭受挤压。2011年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速甚至高过业绩增速,然而“肃清”风暴打击银行“乱收费”的效果已经显现,16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幅从去年的30%降至一季度的17.27%。

  在所有影响银行业绩的因素中,几乎所有关于未来的变化都对增长不利。于是在近日机构研报中,不乏券商对银行业未来业绩的悲观预期。中原证券就在题为“周期底部之殇”的研报中表示,今年二季度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已进入下降初始阶段,而未来一段时间可以预见的趋势也仍是向下。

  银行股陷入“估值陷阱”?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突然变故,面对业绩拐点的日渐清晰,未来的银行股将何去何从?

  有分析认为,银行股“白菜价”的估值已经包含了市场对其所有的悲观预期。的确,目前银行股平均市净率仅有1.1倍左右,从历史数据看,银行股从未这样便宜过。记者通过Wind资讯数据梳理,在2005年沪综指位于998点大底之时,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为2.06倍;而在2008年1664点底部时,银行板块的平均市净率也有1.7倍。

  然而,曾经在银行股中受过伤的私募基金经理但斌近日却在微博上感叹,银行股就像沼泽地,看着水草丰美,秀色可餐,但走进去却深一脚浅一脚,“诱惑在,弃不易,越陷越深”。

  事实也的确如此,银行股低无可低的估值是建立在2011年无比华丽的业绩基础上的,而在业绩拐点的一致预期下,目前“白菜价”的银行股或许并无想象中的便宜。一如中原证券分析师陈曦所言,虽然银行业今年的业绩增速以及估值,与A股各板块横向比较仍然具备优势,但在经济周期的底部,银行股较弱的业绩弹性,决定了其偏弱的股价弹性。而长江证券也认为,下半年银行业估值仍将破位下行,并将其下调至“中性”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市银行仅有16家,但有媒体曾经做过推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7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就占到了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0%以上。在上市银行面临拐点之时,增速已经下滑的A股是否也会因为失去了这一高增长“引擎”,而变得无“底”可言?瑞信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近日表示,A股在未来六至九个月的表现将会令人失望,市场能否迎来转机,将取决于消费品、信息技术、医疗、工业设备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等新兴板块的作为。

  不过,也有部分机构认为对银行股不必过分悲观。平安证券(微博)就认为,目前银行板块估值极低,安全边际充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