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星石投资杨玲:阳光私募用业绩赢得关注与尊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7日 07:19  金融时报

  齐闻潮

  记者齐闻潮在3月26日揭晓的晨星(中国)2012年度基金奖评选活动中,晨星(中国)9年来第一次为中国的对冲基金颁发年度基金奖,而独家荣膺晨星(中国)首届“年度对冲基金奖”的正是在业界和市场均享有赞誉的星石1期。就此,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在获奖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星石1期获得晨星颁发的首个年度对冲基金奖,您认为获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杨玲:长期优秀的业绩以及专注投入的团队是星石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据我所知,晨星年度基金奖的评选标准是“不仅是在当年度具有良好的回报,并且长期业绩表现突出、与持有人的利益保持一致。”这其实与星石投资创立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最初创立星石时,就是希望为中国的投资者打造一款追求绝对回报、追求长期收益的理财类产品。星石产品过去的表现,特别是在2011年度取得的成绩,我想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投研方法上和团队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在投资方法上取得重大进展体现在“收益风险配比模型”的完善上。收益风险配比决策模型是我们的行业研究员从行业入手,各自独立得出30多个大类行业及其子行业的景气度趋势的评估结果,宏观策略组再根据宏观经济与政策形势的评估结果导入模型纠偏,从而得出证券市场未来六个月的潜在收益与潜在风险的对比关系。我们根据这个结果决定未来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即仓位配置。

  我们的投研方法在2011年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方法的灵敏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使我们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也能够捕捉到一些中小机会。这个模型在运行初期,只能对大的收益风险变化提出预警,但对于中小的阶段性变化不太灵敏。但在最近一两年里,随着我们投资研究人员增加到20人左右,人员磨合也渐入佳境,我们在模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优化,该模型的灵敏度和前瞻性也大幅提升。

  团队建设上我们尤为看重。我们初创期的一两年,投资上主要依靠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我们的精力也有相当大的部分倾斜到拓展资产管理规模上。那是因为如果公司在最初的三年里不能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就无法引来金凤凰,如果没有很好的投资研究团队,单靠一两个人,和同业交流一下信息,是很难在所有市场风格下都有持续的业绩能力。

  而现在,我们公司的管理规模和平台足够让我们优秀投资研究人员安心的投入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我们对优秀员工实现了三层激励。一层是在行业里有相当竞争力的固定工资;第二层是公司奖金池,我们拿出几乎一半的利润放在奖金池里,按照员工对公司发展的贡献发放;第三层是股权激励,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轮员工入股计划,目前的股东达到10名,今后也会每三年进行一次新的入股计划。

  记者:作为阳光私募的代表,您认为阳光私募相对于公募一对多和券商集合理财有什么优势?

  杨玲:我的深切感受是,私募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行业。不像原来只是边缘化的小打小闹了。从服务商看,券商研究所对我们的重视程度已经不亚于中等基金公司了;从合作伙伴看,各银行的私人银行和金融市场部(资产管理部)也和我们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从客户端看,私募作为高端资产配置也成为绕不过去的重要品种。

  相对于其他机构,私募的特点在于坚持、专注和产品创新。国内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很多本人就是阳光私募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此他们更容易坚持。星石产品在过去5年中有过鲜花和掌声,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公募基金中,公司运行的稳定性非常好,股东能够承受得起各种冲击,但股东或者管理层为了控制经营风险,肯定要制约基金经理的权限的。有时候,基金经理到底是全力以赴还是心怀鬼胎,很难跳出来向管理层、股东去证明自己。因为你只是在探索,成功在远方,可能你坚持了就成功了,你放弃了就失败了。但因为在私募,你更能有勇气坚持或者是有条件去坚持,坚持到最后可能你迎来的就是成功。

  私募作为专业人员控制的资产管理机构,区别其他机构的特质,就是能最大化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如果自身专业素质足够优秀,在整个公司的框架设计、运营等方面,就会更专注,更能体现风格化。阳光私募目前投研团队的规模都还不大,星石拥有20人的投研团队已经是私募行业内颇具规模的了。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一直认为只有专注做一件事情,我们才有更大的把握比别人做得好。星石成立以来一直专注A股市场,不管其他市场(比如港股、PE);星石所有产品的投资组合都用同一个策略,不去试图做不同投资组合的产品线。因此A股市场一点点小的变化,包括政策的变化,资金的变化,包括一些规则小的调整,我们都非常敏感。

  阳光私募公司由于管理规模小,决策链条短,人员精干,天生就适合去创新。此外,私募在监管上宽松一点,因此私募基金在产品创新方面有很充分的、很大的余地,可以完全按照高净值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满足特定客户对于风险收益的要求。星石曾经与一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合作,设计了一款“目标回报”产品,就是根据私人银行客户的要求,为客户设定了一定投资期限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收益目标,如果没有达到目标,私募则用业绩提成为客户回补。

  记者:晨星(中国)9年来首次颁发年度对冲基金奖,此举对阳光私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杨玲:打个比方,如果把晨星基金奖比作基金业的“奥斯卡”奖的话,那么晨星在中国首次向阳光私募颁发年度对冲基金奖,就如同国产大片赢得“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晨星颁奖不仅仅是对于星石的表彰,更是国际基金评级机构对国内阳光私募这一群体的接受和肯定。

  晨星一直以来是业界最被认可的基金评价机构,我们以前在公募基金时,在产品推介的时候,引用最多的就是晨星的“星星”。晨星让投资者挑选基金如同选择酒店一样简单,你只要看看星级,就大致知道档次了。

  我们在2007年首发产品后不久,就有晨星的分析师和我们联系,对我们提出了业绩跟踪的要求。从2007年到2012年星石成立以来的五年,恰恰也是阳光私募大发展的五年,目前私募产品数量超近千只,规模超过1600亿元。与此同时,一批阳光私募中的佼佼者在五年牛市、熊市的洗礼中,真正为客户实现了绝对回报的投资目标。以星石1期为例,在同期指数被腰斩的情况下,实现了近60%的净值增长,年年正收益,期间无论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还是2011年的“股债双熊”,都可以为客户资产做到保值增值。

  记者:在2011年机构投资大幅亏损的背景下,如何“避险”?请谈谈星石投资在控制风险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杨玲:星石投资的风险控制是遵循星石产品“追求绝对回报”的投资目标制定的,也就是要实现“风险控制下的收益”。我们在过去五年的投资历程中也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我们过去五年实现了每年正收益,包括2008年大幅下跌的那一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制定的投资目标———第一,尽量不亏钱。第二,在第一个前提下尽量多赚钱。

  从2011年的具体操作情况来看,我们做绝对回报比2008年更艰难。因为去年即使是债券市场状况也很差,只是在年底的时候债市才稍有起色。所谓“股债双熊”。所以2011年我们总体上还是保持低仓位,上半年有一些亏损但幅度不大。2011年第四季度我们观察到市场风险有一个释放,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机会,我们小幅地参与了两次机会,将我们的亏损抹平,因此2011年投资上基本是打平。

  从2007年公司成立一直到去年,我们基本判断觉得这五年股市是长周期向下的趋势,因此在过去五年我们一直采取防御性的战略,防御性战略的一个特点就是“看不清楚就不做”。宁可像2009年一样错失一些机会,但这种操作方法是不会犯大错的。所以我们过去五年基本实现了追求绝对回报的投资目标。但在2011年底,我们的观点有所转变,我们认为,未来的五年将是一个逐渐转变的五年,在下个阶段,我们或许会转变极度谨慎的策略,逐步放松投资条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