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指期货:私募基金有话说

  ⊙本报记者 涂艳

  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可统计全年业绩的605只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基金平均跌幅达17.86%,仅20只产品的年度收益为正。而这些较优异的产品中,不乏采用了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定增等另类工具的私募基金。其中包括陕国投·创赢2号(宝赢对冲)、西部信托·信合东方、天合财信一期和瀚鑫泰安·量化成长1期等几只产品由于采取了对冲策略而收益颇丰。

  为此,本刊采访了几位国内知名私募基金经理,谈一谈对股指期货的看法。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莫泰山:

  去年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给私募基金通过信托账户参与股指期货开了一个口子。但是由于20%仓位的限制,我们很难做真正的市场中性策略。我们是非常希望在各方面风险可控、监管到位的情况下,把风险放的更大一点,允许各种不同的策略存在,这样我们总体策略才会真的“百花齐放”。因为目前阳光私募基金的同台竞技,有差异化,但不够大。

  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杨玲:

  期指套利我们一直在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低风险、较高收益的套利机会较之前窄很多。而根据海外的经验,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放大杠杆来放大收益,而在中国内地利用杠杆的成本过高,几乎吞噬了套利的收益,在我们看来并不能带给客户超额收益。而我们发现,在A股市场的不同阶段,可能会有包括可转债、回购等既便利、风险又低、绝对收益也不低的品种值得挖掘。

  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继武:

  在2011年,我们利用自有资金一直参与股指期货其中,但是收益并不是很乐观,仅在3%-4%。究其原因,首先股指期货参与需要随市场情况而定。在去年相对单边的环境下,市场波动不大,实际上股指期货充分反应了A股一批参与股指期货投资者的精明,所以套利的空间机会很少。其二,由于刚开始推出,期指交易的规模和投资限制较多。所以,在获取相对稳定的、较高的收益率之前,我们暂不会向客户推广。但是从今年的市场来看,套利机会较多。

  深圳市鼎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黄弢:

  股指期货的推出给私募在做产品设计增加了很多选择性,使产品创新具有更多的可行性。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如果看一下中国香港市场,不管是采用宏观对冲还是行业遵循策略,股指期货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把收益对冲掉了,所以更适合需要追求收益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股指期货:私募基金有话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