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调查:近半认为房地产会迎来更大一轮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7日 16:19  新浪财经微博

  2012年2月中国私募基金调查问卷之二

  私募排排网  陈伙铸

  摘要: 46.15%私募认为房地产行业会迎来更大一轮调整

  近三成私募认为新股改革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

  逾三成私募担忧伊朗格局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23.08%私募认为欧债危机影响会变小

  38.46%私募认为QE3会推出

  龙年元月,在养老金、新股发行改革、资金面相对充裕等消息的刺激下,沪深300全月上涨5.05%,久违的反弹行情使得市场的信心得以提振。

  消息面的回暖是市场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市场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2012年2月,市场上哪些热点问题会左右市场的走势?房地产调整会何去何从?新股发行改革对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伊朗格局会如何变化?欧债危机对市场后续影响如何?美国QE3会否推出?针对这些问题,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近60家私募公司进行问卷调查。

  46.15%私募认为房地产行业会迎来更大一轮调整

  对于房企而言,2012年或许会继续不好过的日子。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随着中央严厉打击投资投机调控楼市,量价齐跌成为楼市主基调,一批房企通过各种方式快速消失、倒闭。而随着政策的持续从紧,库存日益增加和资金日渐紧张,房企危机正逐渐加重。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逼迫下,市场会否迎来更大一轮的调整?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46.15%私募认为房地产行业会迎来更大一轮的调整,目前房价下跌和成交量低迷仅仅只是调整的开始,23.08%私募则认为房地产行业调整不会进一步深化,调控政策或会有所放松,能支撑房地产行业的现状。

  银帆投资王涛认为从中央执行调控楼市的决心来判断,预计2012年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将持续和深化。因此,对于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总体维持谨慎偏乐观态度。

  谨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本身具有周期性特征,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已步入成熟阶段;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目前在中国也处于非政府鼓励和发展的行业阶段。

  乐观的原因在于,A股市场上地产类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已较多的反映了未来楼市可能继续下跌的预期。考虑到未来货币放松的概率是在逐步增大的,国家虽抑制投资需求,但首套购房、自住型改善需求是鼓励的、支持的,以及政府后续调控总基调有望“坚定不移”已变成“巩固成果” 等一系列积极因素影响,预计地产行业未来或出现一些阶段性的投资机会。    海润达资产仇天镝认为房地产是中国容量非常大的行业,对经济的推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其他行业暂时无法替代的。但目前房价泡沫太大,通胀水平又比较高,打压房地产成为了政府的重中之重,房价未来大的趋势是震荡下跌。

  如果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做得不好,经济增速下降得很厉害,政府才会谨慎的有节制的放松部分地区的房地产调控,刺激一下经济的发展,完全的放开是不可能的。2012年二三季度,或者年底,可以观察房地产调控会否有步骤的放松。

  富晶资产王林则认为我国经济唯一的龙头就是房地产,房地产调控既是结构问题,也是总量问题,这两者需要结合起来做。目前房地产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调控的方法不对头,需要打掉高价房,同时大量建设低价房。但听说少数地区按揭又开始松动,说明了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很少,想维持现状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房地产不抱乐观的态度。

  近三成私募认为新股改革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

  国家主席温家宝表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新股发行制度一直是市场诟病的主要对象,改革能否取得成效对A股的健康发展、对提振我国投资者的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中国私募基金对新股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对股市形成实质性利好较为悲观,仅有26.92%私募认为新股改革会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30.77%私募认为不会有实质性内容出来,对股市影响不大,42.31%私募持不确定态度。

  王林认为目前第十次新股改革,具体如何改还不确定,如果仅仅是目前讨论的存量发行、改良的荷兰式竞价方法、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而不对发审委本身作出改革、不明确新股发行的规矩标准、新股发行不实质性市场化的话,目前讨论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不会对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利好。

  新股发行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市场化,市场化的核心应该是供需自由,按规矩的供给和按规矩的需求,而掐着供给去讲价格的放开和市场化是不成立的。要解决“三高”就要放开发行,但放开发行并不意味着胡乱发行,而是有规矩的发行,必须符合标准。目前的改革并没有触及到核心,发审委本身并没有进行改革,只是一时之效,未来还需要改,不然等市场好转,未来发行价格依然会高企。

  他认为审批制也可以搞成市场化,如果将发审委人数扩张到300--500人,受理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发审委要进行“五化”改革,第一是独立化,发审委要作为独立的机构为市场服务。第二要服务化,不能将审批当成一种权力,而是为市场服务的职能,要转变职能。第三要专业化和效率化,要有足够的受理能力,像现在有的政府联合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对符合标准的申请要快速受理。第四是标准化,发审委已经审批了近3000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需要符合哪些条件,要制定出财务、法律、业务、治理等方面的一套标准,符合标准的就上市,不符合标准的找谁都不能上市。第五是规范化,审批一家公司的流程如何,需要多长时间,严格执行,不得拖延,要高度透明。

  仇天镝则相对乐观,认为管理层推出好政策是很重要的,当年的股改政策是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进行补偿,解决了全流通的问题,带来了2006年2007年大牛市行情,是政策恢复了市场的信心。目前,上市作假、新股发行价格过高,还有些资金上市后就套现,这种乱象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十分不公平,违背了证券法的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公”政策,投资者要求监管层在新股发行上进行严格把关,恢复市场信心,未来牛市行情是可以预期的。

  股改解决了二级市场存在的问题,新股发行改革将解决一级市场的存在的问题,这都是中国股市改革的大事,解决了对股市是长期利好。

  逾三成私募担忧伊朗格局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从伊朗最近频繁军演,到美国航母出没海湾;从美、英、以色列表示不放弃军事选择,到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从欧美对伊朗石油禁运,到伊朗表示提前中止向欧供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和伊朗的对立日益加剧。双方正在玩一种介于战争与和平的危险游戏,在美国看来,美国力量受到挑战,而在伊朗领导人看来,伊朗被逼至墙角,在以色列看来,以色列日趋危险。

  伊朗格局会如何演变,战争会否爆发,对市场影响如何?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30.77%私募认为伊朗格局会对市场造成负面的影响,26.92%私募则认为不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42.31%私募持不确定态度。

  伊朗作为产油大国,格局的严峻会对国际油价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王林认为要看伊朗会否开战,如果不打仗,国际油价影响不大。春节期间,伊朗格局变得比较严峻,但油价不升反降,说明了国际对石油的需求在下降,库存比较大,即使伊朗不出口石油,伊拉克、叙利亚等其他产油国还是可以供给足够的石油。

  国际油价可能会发生短期的炒作,但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短期可能上涨一点,但中长期不会上涨。

  23.08%私募认为欧债危机影响会变小

  继标普下调欧洲九国主权信用评级后,国际三大主要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评级公司也宣布下调意大利、西班牙等五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表示,财政紧缩并不是根治债务危机的根本方法,欧元区摆脱当前困境还需依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政治体制改革,欧债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欧债危机风险仍然扑朔迷离,但市场对消息的反应相当平淡,欧债危机对市场的后续影响如何呢?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19.23%私募对欧债危机保持谨慎态度,认为欧债危机对市场的影响会更加负面,38.46%私募则认为会维持目前状态,而23.08%私募则相对乐观,认为欧债危机对市场的影响会变小。

  虽然私募普遍认为欧债危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但对其影响相对而言,担忧有所缓解。

  王林认为欧债危机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总归会熬过去的。现在市场对欧盟区国家信用评级的下调已经开始“审美疲劳”,对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大。

  王涛则认为,欧盟峰会向外界释放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的积极信号,虽然解决欧债问题的彻底解决尚需时日,但至少让市场看来了一丝曙光。至于,惠誉下调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斯洛文尼亚和塞浦路斯长期主权债务评级,此次评级下调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仇天镝也相对乐观,认为知道的风险不是风险,不知道的风险才是风险,欧债危机带来的后果市场都有预测,在股市和货币市场都有反应,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欧债危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慢慢得到解决,一次性爆发巨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38.46%私募认为QE3会推出

  美联储1月25日决定,将把联邦基金利率在0至0.25%的历史超低水平至少维持到2014年下半年,美国释放出宽松态度,让市场对QE3是否会否推出有了更多的争论。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私募对美国QE3持相对谨慎态度,38.46%私募认为美国会推出QE3,19.23%私募则认为不会推出,42.31%私募不确定。

  王涛认为目前虽有迹象显示全球经济下行,但美国经济温和扩张。近期,美联储宣布低利率政策进一步延期至2014年底,这只是美联储推出QE3的一个充分条件,未来美联储是否实质性推出QE3或在什么时候推出?存在变数,这其中关键还是要看美国经济状况和就业情况能否向着政府预期的方向持续改善。

  王林则认为美联储未来三年维持0利率的举措让人费解,里面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美联储判断美国未来会进入通缩期,长时间保持0利率,大量“放水”也不会出现通胀。另一种可能是伯南克在骗人,说是三年保持0利率,但大选过后,明后年可能就会上调利率,只是短期作为安慰市场的一种策略。目前还不好判断是哪一种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