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互动二:中国企业国际化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0日 12:36  新浪财经微博
互动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现场(新浪财经 陈鑫 摄) 互动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现场(新浪财经 陈鑫 摄)

  2011年10月30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承办的“龙行天下 风气南方——中国入世十年总论坛”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图为互动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现场。

  第二环节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今天这个话题早些时候跟嘉宾谈到了,李东生先生说到中国企业在后WTO时代,有时候这也确实是比较尴尬的话题。从时间来说中国企业确实到了需要迅速国际化的时代,包括有一些企业他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出现饱和。另一方面,这方面经验非常少,需要很多失败例子,在很多跌跌撞撞当中摸索教训。

  就这个话题,还是按照刚才的原则,首先有请辜胜阻(微博)先生就这个问题发表观点。

  辜胜阻:十年前我们变化两个方面,一个是国际地位,十年前我们演讲的时候讲到最多的话题就是国门东开,引狼入室,怎么与狼共舞。我们讲绵羊与狮子的故事,当时企业比较弱就是绵羊,怎么和狮子竞争。以前我们是弱势地位,现在是强势地位。温州是经济困境的一个风暴,温州的问题绝不仅仅是高利贷化问题,高利贷化问题是经济问题的表象,它的本质是民间资本。还有实业,实体经济的空心化绝不仅仅是温州。所以现在我们在人工成本上升,直接成本上升,燃材料成本上升,我们企业面临三种形势,没有创造性就会被毁灭,淘汰,还有就是靠创造性向上走。第三种可能性就是向外走,企业国际化。

  第二点我们现在变化最大我们现在成为出口大国,超过美国成为老大,还有就是制造业大国,经济总量是老二。我们怎么从出口大国转向资本输出大国,商业输出大国,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二个转变就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市场,从制造业大国如何成为消费大国。我们现在最大问题就是消费推动,把这块怎么做起来。我觉得两个变化,一个是地位变化,一个是结论变化,在两个指标上成为老大。现在是拐点,未来是转型。

  主持人芮成钢(微博):张燕生先生,企业在国际化并购案例很多,早些时候TCL(微博)并购,包括联想,不同时间点并购很难说成功还是失败,总体来讲您觉得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特别是做一些资本金合作的时候,应该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完成这些操作?

  张燕生:我想咱们这个议题是国际化,因此从企业来讲应该是抱着一个心态,就是开放的心态。我觉得有三个点在这谈一下。第一个就是在重庆听了十多家企业谈入世的十年,我们听企业家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十年前是中国入世,十年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谈的是国际化融入中国。这个地方包括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市场国际化。

  第二点就是我们听企业谈的最多的就是走出去,从整个国家来讲走出去的核心就是如何把前30年积累的4.13万亿美金对外金融资产重新配置。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如何能够实现企业的生产体系走出去,银行、货币、金融、市场能够跟着企业走出去。第三方面平台走出去。

  我讲第三个问题我们听企业谈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国际化的核心是如何打造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我听企业谈的最多也是三个方面,第一个企业国际化方面打造国际竞争力方面,第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还是走率先攻打大城市战略。第二个对企业来讲也就是他们考虑更多,也就是如何能够在国际化过程中把企业一些比较劣势环节能够转化成国际竞争优势。比如说整个国家最弱的部分是研发、创新、创意,这个方面是我们目前最弱的。龙部长开玩笑讲,我们在工业化时期如何打造知识经济的链条,对企业是个挑战。怎么办?国际化,到欧美有知识积累的地方去来形成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优势。最后一点企业告诉我们谈的,就是企业在国际和方面也就是如何形成国际化的企业文化,也就是管理组织创新能够更加开放,这点像TCL、联想、海尔、华为、中兴通讯(微博)一系列企业国际化,无论是投资还是跨国并购,你会发现文化与国际兼容最重要。

  主持人芮成钢:王辉耀先生,过去十年当中您在欧美同学会,您身边这些企业特别是有一些国际背景的中国企业家,您见证很多他们的崛起和失败,也见证很多失败之后重新再度崛起。你的理解中,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有哪些是现在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辉耀:我觉得今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这个活动非常好,标题很好,龙行天下,意思是中国要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去。首先第一个我讲,我们目前来讲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刚刚开始,过去WTO也十年刚刚解决中国市场阶段性问题,中国市场到世界市场中国还没有走出去。第二我们开放是不完善,对外开放只有走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开放。我们在走进来这方面做的很成功,WTO带来很多外资、跨国公司。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呢?我觉得这块我们还非常任重而道远。

  我们知道二战之后欧美企业走出去,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企业走出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大量韩国企业走出去。08年北京奥运会,有多少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在国际上说的出的品牌可能是寥寥无几。今天在这有很多见证这些优秀品牌,但是对中国相对大国地位来讲是微不足道,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我感觉这一块可能是需要进一步来加强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走出去有一个问题就是国际化,这十年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开始成长,走出去我认为目前我们有两个根本问题需要解决,为什么中国企业没有走出去,就是没有那么多品牌,500强企业有几个是中国的。

  有两个建议,第一中国过去改革开放为什么这么成功,跨国公司来中国为什么这么成功,是采取合资企业模式。中国企业走出去能不能采用合资企业模式走出去,跟跨国公司合作、海外企业合作,我们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市场氛围,我们可以创造中国走出去的辉煌。中国企业大量和外国企业进行合资,进行合作,通过这个渠道走出去。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化是第一个。

  第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真正困难是在人才问题,我们没有国际化人才,我们走不出去。我们有很多这方面教训,实际上我们在海外有几千万华侨,中国改革开放70%的外资按照商务部统计,是通过华人华侨带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同样需要大量华人华侨,包括我们在海外留学生这个需要充分利用。目前来讲我们应该采取更多广大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包括外籍人才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是海外合作战略,还有海外人才问题。

  主持人芮成钢:我们剩下两位发言嘉宾都是企业界人士,都是真正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践行者。提问联想集团(微博)副总裁魏江雷先生,联想集团是制造业企业,IT制造业。很多500强里面中国企业不多,我看到最新统计数据说2011全球百大品牌排名,中国上榜品牌只有HTC一家,你可能不一定认同这个排名。无论怎样,我们看看今天中国制造业有这么一个趋势,问问你担心不担心现在有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已经不在制造业本身,没有打造国际型企业或者是具有绝对产品优势时候,已经开始把很多重心转移。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出现很多温州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把企业转到资产上去了。联想投资也是很多,包括联想涉足很多领域。你担心不担心中国制造业可能用心不够专心,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想做四两拨千斤做金融方面操作。

  魏江雷:先把联想架构跟大家汇报一下,联想是联想控股,下面还有子公司,联想电脑,从联想控股架构来讲,投资包括新农业、金融、地产、高科技、化工、IT。联想电脑来讲我们是非常百分之百努力在IT产业,对联想来讲不存在多元化,联想电脑本身我们一家IT企业,我们购买了IBM的PC之后,我们在全球有3500名工程师,去年220亿的营业额,世界500强,我们排名450位。我们是关注在研发和技术、软实力打造的企业,更看重如何上我们技术主导产品。再一个就是运营高效,中国企业是以第一劳动力成本为开始,我们去年跟NEC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联想占51%,NEC占49%,NEC在日本PC龙头产业也有很多年历史,他清楚未来大格局不光是日本包括全球PC竞争里面什么样的企业,你的研发、运营高效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去年跟NEC投资企业,我们市场份额直逼30%,今年全球三大PC市场,中国、美国、日本,我们在两个市场里面第一名。

  今天PC这个产业我们的理解包括对这个承诺,我们不会改变。我们认为这个产业还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地方。今年年初发布的战略,从PC屏幕到Pad到手机屏幕,我们现在出的智能手机,安卓系列,一个月卖到100万部,这些产业联盟跟PC相关,利用不同屏幕去服务一个消费者,利用不同IT技术服务消费者,这是联想公司我们的事业所在。

  主持人芮成钢:祝愿联想在国际化的路程当中越走越顺利。联想和阿里巴巴(微博)做比较的话,联想更多是走出去过程当中逐渐变成国际化,特别是并购发生之后联想的团队建设等等,包括最近我们看到变形金刚里面有联想的植入式广告。走出去过程当中逐渐国际化。阿里巴巴的情况不太一样,十年前阿里巴巴刚刚成立的时候,那时候确实按照一个国际企业打造自己,阿里巴巴那时候总部要放到香港,有大量外籍员工,阿里巴巴很多部门总监在成立之初就是外国人,员工团队也是外国人,占相当比例。阿里巴巴是一开始把自己定位成国际化企业的公司,走到今天当时这些做法从今天来看你觉得有没有哪些值得反思或者值得推敲的地方?会不会有的地方步子迈的太大?

  王帅:阿里巴巴有一些B2B业务,阿里巴巴最近也有一些讨论,美国可以访问阿里巴巴,这是互联网的特性。我们阿里巴巴刚开始成立的时候要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做。刚开始我们确实招聘了很多跨国公司高管。但是我们犯的错误之一,我们发现那些人可能会有很大规划,一步一步的非常漂亮。但是他们可能一个问题可以讨论一年,对我们来讲有梦想很重要,但是把梦想实现更重要。

  主持人芮成钢:谢谢王帅先生言简意赅的回答,时间关系,微博互动还在进行当中,我们会继续我们的探讨。我们期待下次南方日报所办的财经论坛上我们可以再次见面。感谢台上所有嘉宾和参与者,谢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