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收藏家 原始股票价值翻上百千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09:18 证券时报 | ||||||||
苏渝(重庆) 买股票是为赚钱,这是连傻瓜也懂的道理,买什么样的股票能赚大钱,这便要考考聪明人了。也许,你能在股市中逮住翻十倍的黑马,但要找到翻百倍、千倍的股票肯定会被认为是痴人梦语,非傻即怪了。
老潘就是一位寻找这样股票的“股”怪。 世上真有此种超越业绩的大幅增值的股票吗?回答是肯定的。1986年11月4日,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赠送给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林先生一张面值50元的飞乐股票。据说,这张股票收藏在美国最大的纽约城博物馆,它价值几何?可能不止是50元的百倍吧。 老潘就收藏着这样一张最原始的,面值为50元的飞乐股票。 老潘的收藏股票纯属偶然。若干年前,老潘南下淘金,在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当翻译。一位朋友向他借了1000块钱,因无力偿还,便给了他一张面值1000元的100股宝安股作抵押。那张印得像钞票一样精美的宝安联合投资公司的股票上面有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还暗印有云彩般的水印。老潘把这张股票随手夹在一本英汉辞典里,便让它睡在书架上了。若干年后,当他再次翻开辞典,才使这张股票重见天日,他赶去证券公司要求兑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张宝安原始股早已错过了股东登记时间,作废了,但因为这张早已在市面绝迹的股票有纪念意义,工作人员自己愿意出10倍的高价买下。 老潘受到了启发,股票发行早已无纸化了,这原始的票证,不就成了收藏珍品吗?它不仅是一种金融符号,它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最形象的物证。 从此,老潘开始了原始股票的收集。在深圳,他用“挖地三尺”的精神,收集到了发展、万科、金田、原野等原始股。然后又挥师上海,去寻觅建国后在上海首发的“老八股”。在上海,老潘用“踏破铁鞋”的方法,在真空电子、延中等企业职工家中,找到了压箱底的股票。 当老潘得知家住静安的一位老人有一张飞乐股票后,便拎了厚礼上门求索。尽管开出了两万元的高价,但老人不为所动。老潘则志在必得,那晚在老人家门口站了个通宵。凌晨被邻居疑为是贼,还挨了一顿打。老人最终被打动,慷慨成全了老潘的“飞乐梦”。 这些年,老潘跑遍了大江南北,不仅收原始股,还收中签表和各类股权证。收到多的,他也转让给其他收藏者,以股养股,收益颇丰。在他家里的书橱里,那些精心装裱的原始股,按不同年代,分门别类,昭示着股份制企业发展的轨迹。 渐渐,老潘名气大了,也成了各路掮客的目标。一日,一位掮客领来位号称老经纪的人,拿出张40年代的上海永安公司的泛黄的股票,喊价10万。老潘翻开解放前出版的《华股手册》对照,没发现破绽,但还是吃不准,便向一位民间鉴赏家咨询。鉴赏家把股票翻来覆去看了看,凝神定目说:“你从我这里拿张10万元的支票,去同他交易,他敢成交,便是真品。” 老潘依计,提出以支票交易,结果,对方接过支票,瞄了两眼,就爽快答应成交了。 3日后,老潘估计那支票已兑了现,便带了10万元现金和谢礼去见鉴赏家。 岂料,鉴赏家婉言拒收,轻描淡写地说:“老潘,那永安股票是一文不值的赝品。” 老潘一惊:“怎么回事?” 鉴赏家笑道:“因为,我那张支票是空头支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