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信托 > 正文
 

面对2006年:信托业谨慎乐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09:44 金时网·金融时报

  主持人:记者 牟龄

  特约嘉宾: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 邢成博士

  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 张大威博士

  2006年,对信托业来说有机遇有挑战,但挑战大于机遇。一方面,国家鼓励、提倡和支持创新的宏观环境,为信托业以创新求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但另一方面,面临即将到来的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对在现实的市场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信托业来说又绝对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信托业在自身发展上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风险控制上潜伏的隐患,很可能会制约其发展的步伐。

  2006年,信托业的发展何去何从?本报特约请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博士、联合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张大威博士进行了对话。

  主持人:2005年,不少信托业人士认为存在“过度”监管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托业的发展速度。那么,你们认为2006年信托业监管的主基调将是什么?业内在这方面有哪些期盼?

  邢成:从2005年底金信信托公司被停业整顿透露出来的讯息来看,2006年的监管环境应该不会宽松。就目前信托业现状和监管层的态度来看,预计2006年信托业仍将以加强信息披露和规范治理结构为主。尽管信托业期待松绑已经望眼欲穿,但出现爆发式松绑的情况很难,监管环境在年底能够逐渐宽松将是最乐观的估计。

  对“200份”等多重限制松绑是信托业2006年发展的最大期待。但是,这种期待在2006年实现仍有难度。目前,信托业的处境比较尴尬。信托公司面临着生存困难和竞争劣势,生存困境迫使信托公司不得不开展风险相对较大的业务,而这些高风险业务的开展又造成松绑迟迟不能进行。现在惟一的办法是尽快完善信托业定规建制的过程。加强规范要求对信托公司而言是痛苦的,但如果没有这些规范,信托业将永远限于私募范围之内,将永远无法摆脱“200份”等这些束缚的因素。因此,定规建制的过程虽痛苦,但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主持人:通过推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是2006年各行业发展的主线。在信托业的创新上,你们预计今年最大的“亮点”将在哪里?

  张大威:资产证券化和REITS。生存的困境迫使信托苦苦探索,信托业成为了中国金融业拥有资源最少,但创新动力最足的先行者。尽管在很多竞争领域,信托业优势不明显,但中国正处于金融创新的活跃期,信托业因为创新创造的市场总份额正在迅速扩大。在许多创新领域,信托业都有望找到突破口。在中国未来的直接融资链条上,信托如果能够成为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将获得极大的业务空间。资产证券化、REITS承载着信托业最多的梦想,并正在逐步走来。但这两项业务也仍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真正大规模在我国推出并最终形成信托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仍有一定困难,仍需假以时日。

  主持人: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将面临全面开放。为了应对全面开放的冲击,从去年开始,银行、证券、基金等行业引资、改制、上市的热潮扑面而来,相比之下,信托业则显得比较沉寂。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全面开放后,信托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形势?

  邢成:在目前的金融格局下,信托业将是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受到冲击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近一二年,银行业通过引资、改制和上市,大大化解了整体风险,竞争力明显提高。证券业经历整顿整合、国家注资、新盈利模式的培育等,也在开放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金管理公司早已通过大量的合资和外资金融机构或专业机构有了充分的融合。相形之下,信托业在开放中可能受到的来自各方的挤压最大,但改革却相对滞后。

  首先,几乎所有的外资金融机构,无一例外的将争夺

理财市场作为布局中国的主要战略。这对于刚刚确立以理财作为本业的国内信托业而言,在面临国内银行、证券竞争的同时,又多了很多强有力的外资竞争者。其次,也是更严峻的,目前国内信托业似乎尚未充分做好应对开放的准备。行业发展尚处于定规建制阶段,诸多限制尚未放开。在国内信托业还没有做好自身调整的时候,开放的车轮已经滚滚而来。因此,摆在信托业面前的形势是严峻的,如何应对开放是每个信托公司都不得不正视的难题。

  张大威:由于国内信托业本身受到很多政策约束的限制,外资通过参股国内信托公司可以获得的网络、渠道等资源不多,所以国内信托机构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有限;再加上少数信托公司存在的这样那样潜在的问题,可能会使外资机构望而却步。

  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信托机构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绝对没有在竞争中获胜的机会或不能获得外资的青睐实现参股。对我国的信托公司而言,如果一方面能够通过加强创新,提升在某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合资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外资机构的深层次交流,仍旧有机会在信托业松绑的情况下,实现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国际竞争中更上一个台阶。

  主持人:综合经营正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可以预见2006年这一趋势将会更明显。在去年的理财市场上信托业因此遭遇了不小的冲击,今后信托公司将如何应对?

  邢成:融合是信托公司的现实选择与终极归宿。从当今国际上信托业务的发展模式和趋势看,信托业在各国的发展都与银行业有着密切联系。要么信托业为大银行所垄断,如英美等国家;要么信托公司转为可经营与信托相关的银行业务,如日本等国家。

  在中国金融日益走向综合经营,银行、保险、证券都跃跃欲试的时候,信托业却仍处于盘整当中。多重限制进一步削弱了信托占据新领域的竞争力,仅靠信托业自身的力量摆脱困境,短期内仍比较困难。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与银行有着良好互补性的信托业,大多与银行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我国信托业行业整合尚未完成,外资进入又带来日益激烈的竞争。因此,对我国的信托公司而言,谋求与外资机构合作,或者通过金融控股等方式与银行相结合,将银行作为依托,既是当前宏观环境下求生存的现实选择,恐怕也是将来我国信托业的最终归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