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8日 11:43 《钱生钱》 

  央行[微博]刚刚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CPI数据,2.3%的增长率还算可以接受,不过看看蔬菜价格和猪肉价格,很多人会“质疑”CPI数据的准确性。的确,菜价同比上涨35%,猪肉价格更是连续多月维持价格高位,再加上房价在一季度的大幅拉升,我们怎么也无法接受整体物价仅仅增长2.3%的事实。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为大家分析过一组数据:目前GDP的增速是6.9%,M2增速是13.3%,也就是说,货币增长速度比财富增长速度快了6.4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银行拿到平均2%的定期存款利息,每年至少要损失4.4个百分点的购买力。那么,我们的财富到底去哪儿了?

  当前,全球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全球央行几乎无一不在放水,然而危机后的“去杠杆”进程早就让实体部门失去了大幅借贷“胃口”,因此流动性便将金融资产的价格越吹越高。货币量超发带来流动性过剩,最直接影响就是消费居民的收入增加而物价随之上涨。通货膨胀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最大的伤害是对货币储蓄的伤害。要知道,高收入者的资产一般表现为房产、公司、厂矿等固定资产,储蓄不会太多。而以货币形式储蓄最多的,却是普通居民。所以,流动性过剩威胁最大的也正是普通居民。

  我们的财富是这样被“洗劫”的。在货币超发阶段,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要求劳动者加班干活,生产出大量产品。劳动者虽然创造了大量财富,但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去消费。于是这就造成商业的不流通,产能过剩。此时,宏观经济被诊断为内需不足,开始实行宽松货币和货币超发的政策。当内需不足而产品又大量积压时,采用刺激货币的政策是最危险的。在实体产业衰退、金融杠杆无处不在的情况之下,大量货币四处乱窜,寻找“价值洼地”,只会投入到刚需产品,比如住房、食品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冲进楼市,会造成楼市上涨,冲进快消品市场,就会导致物价上涨。于是,在实体经济萧条的时候,金融行业却异常火爆,货币流向到了哪里,机会就指向哪里。所以,即便是经济处于低谷时期,仍有人因为善于投机而成为富翁。

  货币超发和货币宽松出来的钱全部都涌向了投机行业,而不是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于是热钱都变成了各种金融产品,包括房地产,最缺现金的实体行业却没有得到钱,最缺现金的创新型企业更无法得到钱。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既然产品开始不流动,利润趋于零甚至亏损,就只有依靠不断扩张的债务维持。而部分新兴企业,则完全依靠资本市场的钱在“战略性”发展。显然,债务是拆东墙补西墙,融资是用今天的小钱博明天的大钱,大家都在赌“未来”,于是我们身上背负的包袱就越来越重。

  陷入债务危机的传统产业,不仅债务负担越来越重,还得遭受多重挤压,苦苦挣扎,随时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到了一定程度只能被收购或者吞并。而同时,那些跟风进入股市、楼市试图发财的人,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接盘者,大多数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而这一类人,往往是普通人。

  因此,当我们知道物价上涨的实质,我们就更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货币超发是不可避免的,不以普通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能做的只有适应,并从中找到赚钱之道。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析本轮物价上涨中的几个“急先锋”,让大家更加透彻的看清楚问题的内在本质。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