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4日 16:36 《理财周刊》 

  本刊记者 张学庆

  短期来看,各类资产的收益率都在下降,而事实上,正是在各种资产的底部徘徊之中,孕育着资产配置的良好机会。

  “卖房炒股”的声音又起。

  华泰证券首席金融分析师罗毅近日建议:“投资者可将深圳等地3套以上的房子出手一些,到资本市场,用稳健的方式赚钱最好。”

  卖房炒股?

  罗毅称:“去年5月底是很多证券公司私下推荐Homs系统、高杠杆、炒小妖票,而现在则是都在放杠杆买深圳等区域房子,有一种莫名的担忧。”

  他认为,地产的黄金时代应该是结束了。现在已经有很多地产公司都在向金融方向转型,尤其和资本市场相关的金融行业。这说明很多领先的本土资金,已经明白方向。现在金融行业也在大幅转型与改革,本身也充满机会与挑战。

  “一线城市的房价暴涨不要羡慕。”罗毅在一个电话会议中说,“因为从全球历史来看,通过地产来传承财富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各个国家都有房产税,英国欧洲很多贵族,就是交不起地产税,最后房子和土地被国家收回。但是金融行业是最容易传承财富的,如耳熟能详的各个大家族,往往都是金融家族。因为金融是需要专业的,是需要认真进行风险定价的,对社会效率是有巨大贡献的。而现在中国的富人,最好要进行资产的重新配置,因为资本市场的机会很明确,但关键要专业。如果不专业,可以选择德能兼备的专业机构代劳。如果要求不高,还是选择金融蓝筹+新股收益。我们认为这种策略是当前一般富人最好的选择。”

  在2014年底,就有券商喊出抛掉多余的房产买进股票。然后,1年多以来,股市经过脉冲式上涨后,又重回熊途。而一线城市的房价则大幅攀升,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当时如果真有人“卖房炒股”的话,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感受?

  如今又闻“卖房炒股”之声,是否又会重蹈覆辙?不过,就当前看,高房价的崩盘可能性并不大。

  分化严重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两会上表示:“现在中国房地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化越来越严重,在价格上也体现了这个特点。三四线城市的价格现在大体上是回落的,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一部分二线城市。现在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稳定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除了要做好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稳定工作以外,还要抓好价格的监测,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市场对中国楼市可能会像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一样发生崩盘的猜疑,陈政高表态,不能相提并论。第一,时代不同。日本发生的事情是在20年、30年以前的事情,背景、政治、经济条件和今天都大不一样,甚至是完全不一样了。第二,国情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城镇化水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宏观调控的措施也不同。

  看好地产股

  “房地产去库存,看来政策还是比较积极,两会中,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促进房地产去库存。”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表示,“一二线,尤其是一线房价涨得比较快,央行[微博]的官员认为需要依靠市场的规律,由商业银行自主决策,地方政府的政策来应对。宏观政策没法顾及到少数城市,因为这是全国性的总量政策,从总体去库存的目的出发,而且有这么大的待售面积,这么高的库存,整体的总量政策还是偏向宽松。这就是我为什么觉得房地产政策还比较正面、积极的原因。”

  高挺看好房地产股。他说:“房地产未来在政策之下会继续复苏一段时间,在这个主题之下,房地产股也好,与它相关的一些家电、家具,上下游的,应该也不错。除此之外,我看好一些科技类成长股,还有就是消费和医药,它们是A股里主要的两个成长领域。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股都值得看好,里面有一些局部的可选消费和医药比较能够持续地增长。”

  “在未来一段时间,A股总体的投资风格还是在寻找成长股,主要是大中盘的股票,小盘股虽然受到一些注册制消息的影响有一些提振,但是未来一段时间,针对整体流动性下降的情况,高估值是比较大的潜在风险。”他说。

  恢复性上涨

  高挺表示,随着市场预期的转好,预计未来一个季度A股上行机会较大,上证指数涨幅有望达10%。

  高挺认为,1月初股市下跌主要由市场的悲观预期引发:首先,当时汇率贬值压力较大、资本外流导致的外汇储备消耗过快,引发市场关于汇率压力掣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担忧;其次,彼时海外金融市场波动也大,由此对国内股票市场带来连锁反应;此外,当时市场结合内外部的经济运行数据,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较大。

  “在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短期缓解、国际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的情况下,近期公布的国内经济运行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短期内的下行风险在减小。市场预期有望得到修正,股票市场将迎来恢复性上涨。”高挺称。

  受短期经济好转影响,近期钢铁、水泥等周期性行业有所回暖,高挺认为,虽然周期性股最近表现不错,但这都是阶段性的短期机会,并不会是长期趋势。

  资产配置时机

  在股市获利难度提升后,很多投资者开始关注大类资产配置,希望借助多资产组合获取“安全”的收益。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是通过低相关性资产的组合,分散风险,提高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优化组合的风险收益。

  朝阳永续认为,短期来看,各类资产的收益率都在下降,而事实上,正是在各种资产的底部徘徊之中,孕育着资产配置的良好机会。在资产配置之中也应当践行逆向投资之道,今年一季度的商品底部反弹就是一个例子,这为商品产业链相关的资产和投资策略创造了良好的回报。

  从细分资产来看,股票市场已经历三轮股灾,主要指数跌幅近50%。虽然短期来看股市出现趋势性行情的概率较小,但也可以看到基本面优良、成长性充足的股票逐步企稳并进入合理的估值区域。股票市场的边际下跌空间正在逐步缩减,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增加配置。

  具体来看,首先目前时点依然是布局股票市场的好机会,机会是跌出来的。尤其是对于部分优质股票,已产生低估。

  而过去两年牛市环境中所积累的进入股市的资金对于股票的配置需求仍在,随着股市估值水平的下降,收益风险比逐步提高。

  其次,中国依然处于货币宽松的周期之中。中国正在实行的供给侧改革和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客观上都需要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第三、改革带动股市长期走牛,经济转型之路可能充满波折,但众多优质公司将在这一进程中脱颖而出,实现真正价值创造。在多数人悲观迷茫,抛售手中优质权益资产时,长期来看正是购入的好时机。

  朝阳永续还认为,短期趋势性行情的概率较小,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配置上,除了单个产品外,投资者也可以关注专业基金研究机构推出的FOF类产品,FOF产品往往能够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对组合进行动态平衡。

  从债券市场来看,供需之间的平衡关系促使市场情绪较为谨慎,而2月末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决定虽然超出市场预期,但也并未带动收益率曲线的大幅下行。从货币政策层面来看,进一步的降准通道打开,但是利率的下行受到通胀的影响。因此,债券作为防守型资产依然具有配置价值,但是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

  一季度大宗商品成为为数不多的表现较好的资产。展望后市,货币政策、通胀预期、地缘政治等因素叠加共振,使得徘徊于底部的大宗商品价格有向上攀升的动力,但供需结构及美元升息预期会减缓商品上行步伐,因此短期内商品市场走势大概率以宽幅震荡为主。

  如何海外配置

  从海外资产配置的意义来看,配置的核心在于美元资产的配置,美元加息周期的开启和经济复苏带动的投资回报率的提升促使其他货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周期之内面临汇率压力。而海外市场中的欧洲和其他资源型经济体,如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虽然还会面临贬值,但是相对人民币则可能出现升值。因此,在货币层面上,朝阳永续表示,应维持以美元资产为核心。

  在资产类别的配置上,权益市场方面,朝阳永续认为港股市场在未来一年大概率能够提供较好的回报,而美股市场则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这主要是由于从美国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来看,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仅次于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时期和1929年大萧条之前的估值水平。虽然长期利率也位于历史低点,估值水平一定程度的提升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诠释,但整体来看,随着联储加息,美股的估值水平进一步抬升的空间已大幅缩减;而且从近期的经济数据来看,企业盈利增速低于预期,这也会对估值水平形成一定压力。因此就目前市场看,美股的配置价值显著下降。

  而对于港股市场而言,香港市场的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虽然短期看来市场利空很多,但是从股息率来看,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的股息率分别为4.8%和5.2%,而内地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仅为2.7%。港股吸引力大幅增加,市盈率水平已经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准。随着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内地资金对港股的配置将逐步增加,尤其是内地投资者在海外资产配置将会为港股带来显著增量。

  债券资产方面,在考虑汇率因素的前提之下,美债和欧洲债券市场依然是较好的资产配置标的。

  去年12月,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自2007年以来实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周期的拐点来临使美国债券市场长期面临较大压力。另外一个对于美债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则是近一年来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这使得大量资金涌入债券市场进行避险,而美债作为美元资产的典型代表也成为汇率考量下资金海外配置的重要选择,因此可以看到10年期美债利率已由2.32%下行至1.75%,下行幅度高达60BP。从2016年来看,美债依然在美元加息和避险情绪两个大的背景之下徘徊,美债的配置价值中汇率因素要大于美债本身的波动价值。

  市场估值一览表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