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8日 11:27 《钱生钱》 

  有一组数据是这样的:A股中,散户投资者占比80%,机构投资者占比20%;美股,散户投资者占比20%,机构投资者占比80%。为什么会出现此等反差?A股为什么散户这么多?美股为什么散户这么少?

  其实,在1972年美国股市诞生之初,并没有“机构投资者”概念,美国股市“去散户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自然演绎的过程,根本就没有人为因素,更与所谓的注册制无关。实际上,美国股市“去散户化”,主要源于两股“市场化”力量的强大作用:一是被严厉监管的众多证券投资基金,赢得了美国家庭理财的普遍信赖与青睐;二是规模庞大的私人养老金,成为了美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正是这两股“市场化”的力量感化并“招安”了广大的美国散户,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自动退出股市。

  我们先来说说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社会化的理财工具,它集合大量散户小额资金进行批量组合投资,以期获取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收益。这是世界股市“去散户化”的启蒙与尝试。1868年,英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直至1924年,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此后,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全球基金业发展的中心。

  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特点是:专家理财、组合投资、长期投资、分散风险。它充分利用“集合投资”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有效解决了单个散户小额投资的高成本、高风险的缺陷与短板,它不但节约了单个散户大量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而且从长期投资绩效来看,它能够帮助散户获得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收益。实践证明,除少数个别成功的牛散外,大多数散户炒股的长期收益率,剔除通货膨胀后可能均为负数。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

  美国证券投资基金净资产总计为15.65万亿美元,超过全美银行业总资产。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净资产总计为8.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银行总资产的4.2%。这正是中国机构投资者“弱势”的最强有力证据。

  说完基金,我们再来看看养老金。美股有25万亿美元养老金,其中有7万多亿美元投资于美国证券投资基金,占基金净资产的半壁江山,养老金早就成为了美国资本市场规模最庞大的“机构投资者”。而我国养老金总规模仅有0.8万亿元人民币,我国股票总市值高达53万亿元人民币,我国GDP为63万亿元人民币。

  很显然,我国私人养老金规模狭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它不仅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最大短板,同时也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个“跛足”的机构投资者。这也是我国机构投资者太过弱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更重要的一点,养老金最看重的就是“安全性”。养老金的入市,一方面能够稳定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也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挑选“又稳又好”公司的标杆。只可惜,我国养老金还迟迟徘徊在股票市场之外。

  美股“去散户化”的基本逻辑很简单:由于美国民众构建了“社保+私人养老金+商业人寿险”的三条腿的养老储蓄体系,并由此获得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程保障。因此,“为养老而投资”成为美国家庭理财的终极目标,并且已深入人心。这样美国政府完全不用为美股波动操心,一心想着监管就行了。而我们的管理层呢?真是又当爹又当妈,一天操碎了心,到头来市场没管好,还惹了一身骚。

  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壮大,必然导致散户逐渐淡出。而目前散户为主导的A股市场,“上蹿下跳”是必然的。要想遏制A股的不稳定性,大力引进机构投资者才是王道。

  “猴市”,真伤不起!(文/博闻 图/网络供图)

相关阅读

0